加强管理,不销售,成为最畅销的产品_宝钢论文

加强管理,不销售,成为最畅销的产品_宝钢论文

强化管理滞销变畅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畅销论文,滞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问刚刚过去的1994年,最让钢铁企业老板们坐立不安的是什么?回答十有八九是四个字:产品滞销。据了解,去年全国钢材压库几千万吨。眼看一天天下滑的价格,推销员们急得搓手顿足。

然而宝钢的推销员们却显得从容不迫:“你要宝钢产品?好!我们一定保证按合同供货。不过,请您先交预付款。没有预付款?对不起,我们暂不能签订合同。”

别人求之不得的合同,宝钢却婉拒门外。

然而更多的企业宁可东挪西借也要交上预付款,也要订上宝钢的产品。去年宝钢积压库存为零,相互拖欠现象不仅没增加,还清欠10亿元。

宝钢产品畅销的显在原因当然是其质量好。

然而宝钢产品畅销的深层原因,恐怕多数人还有所不知,那就是宝钢人在经营管理上所展现的智慧、气魄、胸怀、眼光。

董事长黎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市场不会永远是旺季。”他常提醒干部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要练内功,增强坑市场风险能力。

前几年国内钢材市场紧销,宝钢宾馆里住满了等着要货提货的人。而宝钢宁可每吨少赚四五百元,也要想法挤出产品销往国外,而且专门销往对质量特别挑剔的美国、日本、韩国。放着国内大把的钞票不赚,却去冒可能被国外索赔的风险,很多人奇怪:“宝钢集团的董事长黎明是不是没睡醒?”

还有许多别人不愿干的“傻事”,宝钢却甘心去干,石油管、锅炉管、05板,生产这些产品不是不挣钱,就是注定收不回钱。可黎明说,这些代表宝钢形象的产品赔钱也要保,如果宝钢不能生产这些产品,那么国家建宝钢的意义何在?

直到钢材市场罩上阴云,合同很难拿到,别的厂长愁肠百结,而宝钢订单依然不断,人们才恍然大悟,这几年宝钢人既不傻也不是没睡醒,是根本就没睡。宝钢是在练内功,先把自己锻炼成一身钢筋铁骨,让宝钢这块牌子在市场上磨砺得闪闪发亮,保证随时出现击。

例如,宝钢比其它企业早几年到国际市场上去闯荡,不但质量提高了一大节,获得了德国、挪威、法国等6个国家船级社颁发的“通行证”,还拼杀出一块市场。去年,国内钢材市场疲软,宝钢出口量稳步上升,去年底实际出口近百万吨,创汇3亿美元,一跃进入世界大型钢材出口企业行列。

再如,宝钢对用户特别讲情谊,每年免费为用户试制100炉、3万吨新钢材;对难度校大、赚钱不多的的某些生产用材如汽车用材,宝钢还重点给予保护和政策华倾斜,汽车厂每月需要多少钢材、什么规格,宝钢都很清楚,保证按需供给。

宝钢在经营上视合同为生命,诚实守信,不合情理的钱不挣,有损信誉的钱更不挣。1993年元旦前后,钢材价格双轨制宣告结束,价格每吨涨了1000元,宝钢如果将手头的合同拖上几开,就能顺“理”成章地多得2.7亿元。但宝钢没有打这个“时间差”,即便是已与客户商定好延期至新的一年的合同,宝钢也一样按原价履约。难怪客户们都说,在宝钢签了合同,就等于把货买到了手,不用再担心价格、质量有变化。宝钢就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自己的良好信誉。

宝钢的信誉甚至惠及到它的用户,只要用户说贷款是买宝钢产品,银行就敢把款打到宝钢帐户上。因为银行相信,如果买不到货,宝钢也会及时将货款本息返还客户。如果宝钢未按合同规定时间交货,宝钢会主动自罚,向客户以每月每吨100元的代价补偿。

在已建立的良好信誉面前,宝钢人并未陶醉,仍在“吾日三省吾身”。宝钢对不合乎市场经济要求规范的国有大企业的各种弊端进行了一次次革除,围绕用户需求,一次次调整产品结构……。

宝钢,这个现代化的钢铁巨人,正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新的腾飞。

标签:;  

加强管理,不销售,成为最畅销的产品_宝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