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论文_刘炀

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论文_刘炀

齐齐哈尔一厂医院 1610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市场中各类先进的医疗器械层出不穷,而医疗器械的使用直接与医院的日常经营相挂钩,因此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的工作是医院的重点工作内容。本文就目前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希望能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维修水平,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高水平的医疗器械设备代表着一家医院的医疗水平高低,因此大部份医院往往引入市场中最先进的医疗器械,为病患提供最好的设备保障。但是,在医疗器械的使用过程中,医院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缺少相关的维修机制、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不到位以及专业人员素养不高等,使得医疗器械的维修维护工作开展艰难,因此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维护改进措施开展势在必行。

一、目前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的管理现状

(一)维修人员素养较低

多数医院不能清晰认识到医疗器械维修对于日常经营的重要性,在招聘阶段,对于维修人员的专业要求过低,导致医疗器械出现问题时,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修复,正是由于招收门槛的低,严重阻碍医院日常经营的开展。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院器械维修人员都仅局限于中专水准,且大多数维修经验只依靠前辈的传授与自身的实践,其专业技能掌握的水准较低,再加上其对于医疗器械的见解较低,在发生较为严重的医疗器械故障时,难以进行有效的维修,从而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侧面影响病患的治疗[1]。

(二)日常维护不到位

医疗器械属于易损耗性的设备,因此其日常维护与保养是器械正常运行的前提。通过维修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器械中所存在的潜在隐患,进而降低医疗器械故障所造成的事故,且能很好地延长器械的使用期限。但是,根据大量的实际表明,多数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维护与保养都存有忽视的现象,另外,医院也没有制定相关的维护机制与日常检修规则,从而降低了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维修技术较落后

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医疗器械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也带动了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应用,使得其构成与使用来越来精密与复杂,但是其维修技术的发展难以跟上其医疗设备的发展速度,从而为医院医疗器械的修复带来诸多问题。新型的医疗器械更多融入了物理、电子、网络、自动化等专业元素,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机械构成也要来越来复杂。根据目前医院器械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难以跟上着[2]快速发展的医疗设备技术,这也是目前医院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当最新的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仅凭借着以往的维修经验进行修复,这无疑是一场维修人员的赌注,极大降低了医疗器械的使用率,也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运行。

(四)维修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大部分医院都缺乏健全的医疗器械维修制度,仅仅是一种形式在医院中留存,没有相关的辅佐制度去加以实施,加上相关维修管理定期培训的缺乏,导致在医疗器械维修方面存有较大漏洞,其责任归属问题也存有异议。现阶段,我国并未存有相关的医疗器械维修机构,若只依赖于医院修理人员的日常维护与维修,会导致相关的维修制度呈现片面性,长此以往,会带来不可预估的医院损失与医院信誉损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维修人员能力

面对当前医疗器械修理水平普遍不高、恢复利用率低的问题,应该切实从医院维修人员专业技能角度出发,首先,可以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去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开展技能考核,根据考核内容设立竞争上岗机制,会激发维修人员的学习意识与竞争意识,进而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通过开展互联网教学,利用先进的学术报告,去进行维修技能的提升,能有效定位故障问题,及时维护医院的经营利益。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的构成与使用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招收人员的过程中适当提升专业门槛,进行招收的专业考核,以此侧面保障维修人员的专业基础,也能减少对于维修人员的培训时间。

(二)落实日常维护工作

维修人员在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过程中,应该进行相关的医疗器械预维护工作,将出现设备故障问题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减少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成本支出,最大限度降低非必要成本的浪费[3]。基于此点,医院应该积极落实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通过一定的预防性措施,提升器械的使用寿命,也能减少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医疗事故。通过日常化维护工作,才能使得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以此提高医院的运行效果。

(三)引入新型维修技术

因医疗器械的发展过于迅猛,导致其维修技术的发展相对处于滞后状态,因此国家需要加大对于维修技术的研发,使得器械发展与维修技术相匹配,不能造成单方面发展的弊端。另外,医院、政府等相关机构,可以积极组建相关的维修团队,根据国际上最新型的医疗设备进行维修技术开发,制定一套完善的维修方案,从而更好地推动医疗器械的发展与进步。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维修机构,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的维修技术,结合我国医疗设备的实情,研发适合发展的维修技术,以此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维修方案。

(四)完善医院维修机制

因国内多数医院的维修机制都只是以一个空壳的形式存在,导致多数医院医疗器械的浪费度大大提升。基于此,需要去制定一套更加完善、健全的医疗器械维修机制,明确各个维修环节负责人的任务[4],以防止事故发生后的相互推诿。另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惩罚奖励机制,能够有效减少维修医疗器械过程中的暴力拆装、恶意私藏等现象的发生,提升医疗器械维修的效率,也能进一步提升医院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改进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工作时,通过对于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切实落实日常维护工作、积极引入高水平维修技术以及完善医院的维修机制,能有效提升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也能进一步促进医疗器械的升级与发展,进而为医院的日常经营提供最高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晓燕,高萍.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及维修保养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11).

[2] 李玉龙.医疗器械维修现状及其维修管理[J].科技资讯,2017(14):123-123.

[3] 张英云.浅谈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对策[J].科技展望,2017,27(20).

[4] 邝玉妍.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10).

论文作者:刘炀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论文_刘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