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应用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阳慧

阳慧 (永州市中心血站 425000)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应用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血站就诊的60例血小板减少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应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应用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护理中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血小板减少;临床效果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帮助人们止血和加快凝血速度,当人们血小板水平减少时,人们便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止血、贫血等症状[1],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大约有10-30万个血小板,血小板减少还会引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良好的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本文将研究综合护理应用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血站就诊的60例血小板减少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16-85岁,平均年龄(50.5±5.6)岁,病程为3个月-1年,平均病程为(0.7±0.2)年,实验组中,男15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16-85岁,平均年龄(50.6±5.7)岁,病程为3个月-1年,平均病程为(0.7±0.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其中,纳入标准为:①征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并且签订了同意书。②患者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和贫血等症状。③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沟通能力完好。排除标准为:①患者有精神病史或致命性疾病。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主要内容有:①个性化心理护理。每个患者的病情、性格、情绪状况都不同,要针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也可以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的方式排解该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必要时可以联系患者的家属,促进患者与家属的沟通[2]。②健康宣教护理。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输血知识教育,告诉患者输血前用药的目的以及在输血后所需要的注意事项。③血管保护。护理人员应当采取去白细胞血小板滤过器静脉输血[3]。④生活护理。每天早晚定期巡视病房,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以及病情变化,当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当及时联系患者的主治医生,并且作出健康指导[4]。⑤饮食护理。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患者的营养指标给予患者每日三餐的严格标准安排,尽量让患者多喝水,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和肠道蠕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5]。⑥康复运动。护理人员每天早晚都促患者进行 一次康复运动,每次45分钟左右,主要内容有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持续观察4周,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中治疗有效率包括显效(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和贫血等症状消失,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有效(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和贫血等症状逐步好转,血小板水平改善幅度超过50%)、无效(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和贫血等症状无改变或加重,血小板水平不正常)。不良反应的主要内容有:头晕、头痛、乏力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用SPSS22.0对所收集到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率)表示,并且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一定要十分注重其饮食方式和饮食内容,中医上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有特定的食疗,当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出血的症状时,需要及时进医院就诊,当患者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或者血小板寿命缩短等,即可判断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病原因可能是使用了引起骨髓再生障碍或低下的药物,或者使用了抑制制造血小板的药物,不同的护理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本文研究了综合护理应用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通过以上简单讨论可以得知: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主要原因有:每个患者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心理护理,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能够给予自己痊愈的信心,只有在患者清楚了解其所患的疾病以及输血前用药目的和输血后的注意事项,才可以帮助患者避免血小板减少的发生,从而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血管保护和个性化的饮食护理可以更加人性化的使护理人员贴近患者的生活与治疗,从而拉近与护理人员的关系,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进而恢复身体健康,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所以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应用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护理中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值得被推广。

参考文献

[1]臧敏,张红梅. 整体护理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0):238-238.

[2]王彬彬.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护理[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8):158-160.

[3]乐意. 儿童X连锁血小板减少症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护理[J]. 上海护理,2017,17(5):101-103.

[4]渠文敏. 对化疗期间并发血小板减少的食管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58-159.

[5]叶岚,沈国妹,侯佳. 1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6,14(5):529-530.

论文作者:阳慧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应用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阳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