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进口零部件物流供应模式的发展方向_ckd论文

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进口零部件物流供应模式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企业论文,中国汽车论文,发展方向论文,零部件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近年来,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与国际汽车巨头“联姻”,将越来越多的国际汽车品牌引入国内市场。这一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的趋势(见图1)。

图1 国际汽车品牌进入国内市场的发展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CKD(Completely Knocked Down)方式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普遍采取的生产方式。事实上,与其称CKD为一种生产模式,倒不如称其为一种进口零件的物流操作模式更贴切些,其比较精确的翻译方式应为“成套批量化包装部件模式供货”,一般常规是,一辆汽车所需要的相同的零部件个数为一套,若干套相同的部件作一个单位进行包装和运输(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大多以6的整数倍作为一单位)。

在CKD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国产零件的比例在逐渐上升,但是进口件仍占相当高的比例。尽管国家不断进行汽车行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但基于我国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WTO的要求,短期内,中国汽车并不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主研发”与“国产化”。因此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零部件的进口依然会保持一个比较旺盛的势头。因此,本文只针对进口部分的汽车零部件之物流供应模式的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2 CKD模式

CKD模式大大加快了新车下线的速度。然而,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这种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的要求。一方面,CKD模式本身无法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设计本身都是出于对输出国市场需求的分析进行的,海外厂只能在现有产品中选择与本国市场预期相吻合或相接近的产品,加上零件的运输周期与组装周期,等到产品真正上市时,其市场的需求度必然会被大打折扣。此外,CKD模式下产品的技术信息几乎完全由外方控制,中方只能进行简单的组装,此种情况毫无疑问是不利于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

3 PbP模式

PbP(Part-by-Part)模式,可被译为“批量化包装供货模式”。与CKD相反,通常情况下,PbP没有固定的包装和运输模式,一旦确定所需零部件的数量,相同部件将进行批量的包装和运输。然而在汽车行业物流的实际操作中,为了适应运输和满足海外工厂仓储、分拣和配线等的要求,相同的零件还是会确定几个相对固定的包装量和包装模式。不同零件的包装方式也会根据前期成本核算的结果来确定采用“循环包装”(returnable package)或“一次性包装”(one-way package)的模式。与CKD模式相比,PbP方式可以更为灵活的调整各种零件的实际需要量,并根据对市场的预测更灵活的调整产品线;另一方面,PbP方式也使主机厂掌握了更多的产品技术信息,有利于实现从“技术转移”到“技术创新”的转变。CKD与PbP的比较如图2所示。

图2 CKD与PbP的比较

4 采用PbP模式的优势

PbP的具体操作方式,总体看来有些类似于3PL采购方式与目前国内汽车行业普遍采用的国产零件供应商“直送”方式的综合体,国内生产企业通过向海外指定的合同方发送订单进行订购,然后由指定的合同方组织货源,安排包装并根据主机厂的交货计划进行发运。因此,与CKD方式相比较,PbP方式对整个主机厂的物流供应的优势如下:

(1)减少对库存空间和库存资金的占用。CKD模式下的“订购”和“生产”都是严格按照“辆份”的概念进行操作,如果在批次中发现个别“缺陷零件”,主机厂就会通过一个特别渠道进行独立的采购操作,采购回同原问题件完全一样的替换零件,而此“缺件批次”就会因缺件而无法上线进行生产,直至所有缺少的零件被全部补回,从而产生对库存面积和库存资金的占用。

而PbP方式进口的同样的零件中,所有的零件都是无差别的,所以各种零件的消耗量都同与之对应车型的产量成正比例关系。这样就会有效地避免CKD模式下的因“缺件批次”无法上线生产造成的对库存面积和库存资金的占用。

(2)降低零件的采购成本。PbP模式对降低零件采购成本的贡献主要通过降低整体包装成本和“单件采购”成本两个方面体现。

CKD模式下,出口国的服务供应商需对零件供应商直送的零部件按照“辆份”进行分拣和包装,而PbP模式下,服务供应商只需对直送的零部件按照所需的数量进行装运,通过对两种包装过程的对比,人力物力方面的节约显而易见。

CKD模式下“缺件批次”的零件补充是通过“单件采购”流程来实现的。为了尽量减少因“缺件批次”而产生的对库存的压力,同时也为了满足成品车的供应量,这种“单件采购”往往会采用费用高昂的空运方式。而在PbP模式下,因为有足够数量的同种零件供应生产,所以个别“缺陷零件”对生产的影响就不会成为制约因素,整体数量上的差异也可以通过定期的库存盘点集中的暴露出来,并通过调整订货计划来平衡零件的供应,从而最大限度避免昂贵的空运费用支出。

(3)加强了主机厂在工程技术信息方面的主动性。CKD模式下主机厂的工程技术信息完全受制于人,特别是工程技术信息的变更经常滞后,为主机厂的生产控制带来很大障碍。PbP模式下,主机厂可以完全掌握产品的工程技术信息,在便利了生产控制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4)通过灵活的调整产品的配置,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特别是短期市场变化的要求。

CKD模式下订单一经发出,成品车的各种配置也随之确定,即便可以进行个别调整,其幅度也相当有限。但PbP模式下的订单只是确定了所需各种零件的总量,具体车型的配置则可以通过对具体生产计划的调整而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迎合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

5 PbP模式对供应链管理的高要求

如前所述,按照PbP模式组织供货进行生产,优势非常明显,但是此种方式对供应链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采购周期的控制。CKD操作中对采购周期的控制相对简单,CKD方式下零件的生产周期一般不计算在采购周期之内,在订单确认之后则直接交由服务供应商按照“辆份”进行包装处理。PbP操作中不仅包括零件本身的生产周期,连原材料的准备过程都要计算在整个周期之内。加之PbP的采购本身就由按“辆份”操作调整到按零件级操作,因此,PbP方式下采购周期的控制就会更复杂一些。

PbP模式下,主机厂与零件生产厂商之间的沟通是通过合同方来进行和完成的,在此过程中,任何因订货方与实际供货方的沟通不畅导致的滞后信息都有可能对货期产生影响,而主机厂由于合同的限制,又无法同零件生产厂直接对话,所以对货期的直接控制能力较差。

另一方面,与3PL方式有区别的是,PbP方式对应的合同方往往是带有垄断性质的原产品输出方,而非可以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选择的3PL“服务供应商”,实际操作中也无法通过“供应商考核”等常规手段进行有效的激励与制约,双方更多的是以一种“合伙人”的姿态进行操作。

(2)采购计划的调整。由于国际采购周期较长,采购计划调整的显效也比较缓慢,而调整的难度则主要体现在实际需求数量低于采购计划这方面。PbP订单一经确认,进入生产阶段,就很难进行实质性的降低采购数量的操作,制成品无论滞压在何处,都会造成仓储费用的上升。对此,主机厂可以考虑要求合同方选择实力比较雄厚的海运代理,通过调整运输计划,将零件的仓储时间转化为在途时间,从而缓解制成品库存压力,并有效地进行了零件实际供应量的调整。

(3)包装材料的处理。上文中提到过,PbP模式中零件供应的包装方式会根据前期成本核算的结果来确定采用“循环包装”或“一次性包装”。对于“循环包装”,就涉及到返回原进口国的问题。如果对“循环包装”的包装材料处理不当,不仅有可能导致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也可能因返回不及时造成包装物周转率的降低与库存面积的占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资金投入的增加。

6 PbP模式研究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1)产量。产量因素是决定是否采用PbP方式的关键性因素。一般来讲,PbP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生产,如果规模较小则不适用。具体的生产规模需要对先期投入与产品生命周期及预期利润的盈亏平衡点进行测算之后才能确定。

(2)信息系统的集成性。信息系统的集成性是一个老话题,无论是在CKD模式下的进口件供应还是国产件供应中都反复被强调。而在PbP模式中,其重要性将更为突显出来。要想对国际采购进行全程控制,强大的IT系统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打通所有信息盲点,建立起实时的预警机制,才能将各类“不可控因素”实现可控性的最大化。此外,IT系统对生产控制,产品工程技术信息控制等方面的作用更是近乎无可替代,因此在PbP模式的建立过程中,IT的投入将非常巨大。

(3)生产计划(IPR)的准确性与前瞻性。目前国内的“按订单生产”中所指的“订单”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客户订单”,而是基于对市场分析基础上的一种市场预测,IPR则正是基于“市场预测”基础上的对具体生产的指导性计划,各种MPR订单的预测与确认也都是以IPR为决定性依据。因此,加强生产计划的准确性与前瞻性,能够有效地保证在库零件的消耗,从而减轻仓储压力,降低零件报废率。

(4)做好物流供应链的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政策优势。此部分涉及的具体事例较多,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运输的周期,将目前主要适用于国产件供应的JIT的概念引入进口件的供应中去,深入研究国际贸易过程中的相关规定,充分利用好各个可能的缓存时段,以调整对库房仓储的压力。如,集装箱到港后有若干天的免费存储期,逾期才会按照一定比例收费。若能充分利用好这个周期,就能节省相应天数的仓储管理能力和库存空间。

7 结束语

PbP模式在中国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在国内汽车行业还没有大范围的开展,部分企业虽然有此方面的意向,但也大多属于基础概念确认与可行性研究方面。随着汽车行业零件国产化率的逐步提高,我国国内的汽车物流必将取得更好、更快地发展。相信在国际汽车物流领域,我们会学到更多更好更先进的物流理念与运作方式,从而推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标签:;  ;  ;  ;  ;  ;  

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进口零部件物流供应模式的发展方向_ckd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