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选择_大学论文

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选择_大学论文

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度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标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在校生与适龄人口之比。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曾以量方面的差异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国的高等教育能容纳适龄人口15%以内的为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能容纳适龄人口15%~50%的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能容纳适龄人口50%以上的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1%。毛入学率11%大体上相当于总人口的1%在校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线。美国1950年越过此线,前苏联1960年越过此线,西方七国1970年均越过此线,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拉丁美洲多数国家1980年越过此线,一些非洲国家在1990年越过此线。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2020年将达到30%。目前,我国部分省市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毛入学率已达到或超过15%,北京适龄人口的43%在接受高等教育。我国正处于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期。本文在探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选择。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意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教育和教育产业的大发展和经济的大跨越,其战略意义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1.有利于在基础教育中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但它拓宽了“桥面”,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有所缓和,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有利于减轻家长和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2.能拉动中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将使中等教育出口过窄的局面逐步得到缓解,从而拉动中等教育的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中等教育将出现一个大发展的时期。3.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1999年5月底发布的信息,我国90%的家长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69%的人表示为孩子上大学举债也在所不惜。1999年对城市居民的调查表明,在回答“存款的主要原因”时,居民首选“用于子女教育”(64.1%),高于选择就医(51.4%)、养老(46.2%)和购房(37.1%)的比例。可见,我国居民对高等教育具有强烈的需求。4.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的文化水平较低,还存在一些青壮年文盲,这一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据权威部门测算,2000年,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共需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500O万左右,但目前尚存在2000万人的缺口。5.促进经济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1998年,日韩两国经济发展中的教育贡献率已超过25%。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处于国民经济产值的第三位。1997年,上海教育对全市GDP的贡献达2.9个百分点。为了分析高等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根据国家统计局1997年12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1997年高等教育部门产出系数为2.26,即高等教育需求增加1亿元,国民经济规模将扩大2.26亿元。6.拉动国内需求。高等教育对需求的拉动表现在:(1)直接扩大对教学科研、生活后勤设施设备、对各种建筑物和各类物品及服务的需求。(2)直接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尤其是学校周边地区的社区服务体系的发展。(3)直接创造对包括出版、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在内的智力密集型产品与劳务的有效需求,直接带动知识产业的增长。(4)有效地引导社会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7.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教育发展有长效性,而且回报率高、风险小、无污染、市场广大,是我国首选的发展产业,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行业。教育是关系各产业链顺序发展的基石,全方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接受学历教育的人口将达到3亿人,将新增近1亿人的受教育机会。这无疑为教育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8.缓解就业压力。教育是解决社会面临的失业与空位并存矛盾的有效途径。教育可以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机会,同时在从业人员就业问题上发挥“蓄水池”、“充电器”的作用,缓解就业矛盾。(1)扩大教育机构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可面向那些接受过较高教育、有较高学历的知识阶层雇用教职工,为社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2)众多的学子继续深造,客观上可适当推迟一些劳动者就业时间,缓解失业高峰期社会上的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据专家预测,今后三四年内,高校如能扩招一倍以上,则可腾出几百万个工作机会。(注:李东福:《树立教育产业发展新视角》,《光明日报》2000年5月3日。)9.刺激社会投资。教育产业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把教育作为投资对象,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经营,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回报。据统计,90年代发达国家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为12%,中等收入及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回报率可高达20%。美国战后教育投资长期超过国防投资,二战后大学生增长了7倍,每年仅学费收入就达到2000亿美元,布满全球的“托福”考试和MBA财源滚滚,垄断了世界教育市场份额的30%~40%。(注:曾天山:《教育产业应有可为》,《光明日报》1999年4月21日。)教育已成为社会投资的重要领域。

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战略选择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题是用政府与民间的成本分担机制来推进高等教育扩展

在政府与民间的分担机制问题上,有五种民间高等教育财政渠道,可以弥补政府高等教育经费的不足:(1)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开始收取学费或提高学费水平;(2)向学生收取全成本的生活服务费;(3)民办高等学校主要依靠学费解决经费来源问题;(4)鼓励部分大学和教师从事企业性的活动,从相应活动中获得经费;(5)吸引企业界向学校捐赠或在高等学校设立基金或奖学金。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加大社会和居民家庭对教育成本承担的份额,建立起新的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这种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建设应坚持以下八条原则。第一,成本合理分担原则。这一原则用学费占运行成本的比例来衡量。1999年,我国高校学费占经常性成本的25%,达到了大多数国家高等院校成本的分担水平。第二,承受能力适度原则。这一原则用学费占经济收入的比例来衡量。成本分担制度要考虑到国家的历史状况、经济基础、居民的支付能力等各方面的条件。我国一些公立学校的学费已超过3000元,是人均收入的50%~150%,而美、日、德、韩等国学费仅占人均收入的5%~20%。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数据,1985年~1995年,发达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30.5%下降到25.5%,发展中国家这一指标从103.9%下降到78.9%,同期我国从136%下降到81%。(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的教育绿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三,收费标准差别性原则。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办学主体有不同的成本,应按不同专业和不同办学主体制订不同收费标准。第四,办学投入多元化原则。世界各国办大学都不是完全靠学费维持学校发展的,办学经费是多元化的。欧洲不少国家高校是免收学费的,法国的国立大学只收取少量注册费,英国到1996年才成立委员会调查是否要适当收学费。美国公立高等学校1980~1981年度学费和杂费占办学经费的13%,到1994~1995年度这一比重为18%。美国私立高等学校1980~1981年度学费和杂费占办学经费的37%,到1994~1995年度这一比重为42%。美国最著名的一批私立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学费为23100美元,但学费总量只占其总收入12.33亿美元的13.9%。又如哈佛大学学费为21266美元,学费总量只占其总收入15.64亿美元的21.2%。(注:张孝文:《“教育产业化”的思考》,《光明日报》1999年9月22日。)第五,办学主体多样化原则。在接近或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多数国家都积极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往往高于公立高校。六七十年代,日本、亚洲四小龙在自然资源和资金相对短缺的条件下,制订私立教育法,大力扶持非政府办学,大规模发展民办高校,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创造了教育超前经济发展的东亚模式,并以此为支撑,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泰国私立高校学生数占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50%左右,且不断增长,韩国、菲律宾、日本都在70%至80%以上。当前,我国应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国办大学事业费的保证比例只有60%~70%,政府再办新大学的能力有限。此外,我国有大量的教育资源有待开发,全国有60万退休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这些人是发展我国民办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第六,坚持提高效率、控制高校成本原则。学校内部要不断加强成本核算管理,不断降低教育成本。这里,关键要理顺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教育的效益。第七,政府投入到位原则。如果政府投入不到位,会出现将教育所需费用大部分转嫁给学生家庭的倾向。为此,政府应当依法提高教育公共支出水平,加大投资力度,满足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的需要。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以色列为最高,达到7%,北欧国家6.5%以上,其他发达国家均在5%以上。发展中国家巴西为5%、马来西亚为4.9%、墨西哥为4.6%、韩国为3.6%。(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的教育绿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1990年为3.04%、1992年为2.73%,1993年为2.54%、1996年为2.46%,1997年虽有回升,也只有2.50%左右,距离4%的目标相差甚远。第八,保障教育公平原则。这里的关键是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部分。政府应当实行政策倾斜,实施教育的金融创新,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困难家庭的教育扶持。不让有培养前途而家境清寒的学生,因经济原因而失去在高校深造的机会,应该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条基本原则。要努力使所有学业合格的学生不因经费问题而被大学拒之门外,必须实行对学生的资助。对学生的资助大体可以归纳为下面九种形式:(1)以助学金的形式发给学生,以支付其上学所需要的学费和生活费;(2)以奖学金或其他奖励形式,发给学习优异的学生;(3)一些专业团体发放专项奖学金或其他经费补助;(4)企业或商业机构提供奖学金;(5)由公共金融机构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6)由政府担保银行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7)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收入;(8)学校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住宿、饮食和交通服务;(9)学生或家长在纳税方面获得的优惠。美国在整个对学生的资助中,贷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963年只为20.8%,1987年达到49.4%。我国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政府应承担一定的风险。比如出现毕业即失业的,个人可以申请破产,这个钱要由国家还。此外,管理成本一般也应由国家出。还款期8年还不够,国外有20年的,我国也应该长些。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线是结构调整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正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两大矛盾。一是教育内部的资源约束与教育外部的需求扩张的矛盾。目前,我国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超过了资源所能提供的供给,形成了90%的社会预期与11%的资源供给现实的矛盾。二是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的人才供给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这一矛盾会导致过量教育(over-education)现象的产生。过量教育是一个社会拥有的高等教育超过了它的所需。近年来,在总供给和总需求方面,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整体需求呈现减弱的趋势,供需矛盾加剧。过量教育除了总量供大于求外,还由于高等学校提供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结构矛盾形成的人才结构失衡现象所使然。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不仅有量的平衡,而且有结构平衡。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失衡有以下几种表现:(1)层次结构失衡。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严重缺乏。以北京为例,一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180万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到70万,仅占38%,受过系统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15%,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以上仅占3.5%,按我国现阶段工业水平的要求,高级技工至少应占7%。正是高素质工人缺乏,导致产品质量无竞争力。美国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高级专业人员保持20%的比例不变,只是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则从原来的20%提高到65%,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从原来的60%下降到15%。一般来说,就业人员中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结构模式应该呈金字塔型,而现在我国的就业人员队伍的结构却呈现出倒金字塔形。(2)产业结构换衡。我国高等教育中面向第三产业的比例明显偏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这一比例达60%以上,而我国仅在33%左右。(3)城乡结构失衡。大中城市人才多,县乡和老少边穷地区人才少。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市观念使大学毕业生滞留在城市。据统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在县镇就业者占15.2%,去乡村的仅占4%。(4)部门结构失衡。靠财政支持的政府型部门人才多,市场经济部门人才少。吃“皇粮”的人多,生产“皇粮”的人少。(5)类型结构失衡。依附型就业人才多,创新型创业人才少。谋职者多,造职者少。

解决上述问题,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现一线工人的高素质化。要更新观念,把人们从轻视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中解放出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构建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而且需要构建知识传播和应用体系;不仅需要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加强技师、高级技工的培养,实现一线工人的高素质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达国家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时,高职教育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德国联邦政府发展了一种与传统大学并行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高等专科学校。其在专业设置上侧重应用技术,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各类技术型人才为主。英国政府在1966年明确宣布:通过合并现有的有关学院,建立少量的多科技术学院,并提出,多科技术学院不再是大学的候补者,而是与它们平起平坐的院校。日本短期大学专业设置灵活多样,并且职业针对性强,因而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应用型人才。第二,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发展社区性高等教育。在美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是遍及全美各地的社区学院,社区学院为美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而走向普及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进入80年代以后,迫于国际经济竞争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美国政府再次加大了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其重点是发展高中后的职业教育。数以千计的社区学院不仅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而且因其办学特色在世界高等教育界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我国应当大力发展社区性高等教育,促进大城市的卫星城和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快速发展。社区办学以社区生源为主,以当地急需专业、人才为导向,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在社区就业,从而缓解学生就业的矛盾。第三,建立适应新经济需要的教育模式,把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尤其是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上。高等教育应当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美人格和全面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校要适应学生就业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制和多种培养方向;根据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反馈,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随着就业变化和知识发展,不断调整专业方向;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培养创业和创新的活力。第四,改革就业制度,支持高素质人才自己创业。建立高等学校毕业创业风险投资制度,采取经费补贴配套措施,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基层机构和乡镇企业去工作;建立全国统一就业服务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建立创业基金,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实现就业多元化。政府应鼓励并支持一些高素质人才自己创业,建立创业基金,实行高素质人才的信用贷款,培植高层次的个体户,实现就业门路的多元化。第五,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实现“学而优则俏”和“学而优则富”。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岗位、一流业绩能得到一流报酬,从而使高校扩招的个人高成本在社会上得以补偿,个人价值真正得以实现。要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逐步建立重贡献、重实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对到艰苦边远地区或在特殊岗位工作的人才,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优惠政策,从而充分发挥工资政策的导向作用。第六,实行灵活的弹性学制,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扩展,防止一哄而起。推行低门槛入学考试,开放性的学分制和严格的学分制管理相结合的学历和文凭管理体系。考生一旦通过基本的入学考试,便取得了进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拿到文凭。通过入学考试的考生可以在他认为合适的任何时候修满学分,获取文凭。要按需要定发展,防止一哄而起、粗制滥造或生产“假冒伪劣”文凭等。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动力在于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教育信息化有三大优势:一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应用;二是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开办远程教育达到资源共享。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远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人才;第二代是80年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第三代是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产生了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世界经合组织的研究表明,从1995年至2004年,全世界远程网络教育的市场规模每年以45%的速度扩张。目前,在加拿大三分之一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是通过一种由国际网络连起来的“虚拟大学”讲授的,这些讲课教授分布在3个国家。美国在短短5年间,网络大学即从原来的10余所增为300多所。据韩国教育部公布的资料,韩国教育学术情报院办的“教育网”,至今已有会员160万人,预计到2002年可能突破800万人,韩国的教育网站目前已达到200多个。发展以教育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以下作用:(1)有利于缩小地区间教育差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远程网络教育将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具有覆盖面广、全方位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的优势,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网络化教育的迅速发展,对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将起到重要作用。(2)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传统校园教育因其课堂面授性质和成本结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教师和巨额资金,限制了教育在短期内的大规模发展。利用现有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可以较快地将教育普及到传统课堂不能达到的地方。(3)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点,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形成跨城市、跨地区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网。各种优秀的教师资源可以在互联网中得到集中体现。可以形成校际或教育机构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三个不同层次的广泛交流。可以建立各类知识领域的专门资源网站,配合网上学习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大量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资源。(4)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远程教育克服了函授、广播与电视等远程教育中存在的师生分离、时空相错、反馈滞后、交互困难、学习孤独等弱点,为在远程状态下进行个别化学习的学员营造能够再现面对面教学辅导的教学氛围,提供师生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5)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网络的直接效应是它使教师的能量得到了放大。网络教学具有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特征。美国乔治亚州的一所学校建立计算机室以后,9年级代数不及格率从38%降至3%。254个对照实验表明,教学中适当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使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所用的时间减少了30%。(注: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二)》,中国教育信息网。)(6)有助于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计算机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任何个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任何学习需要,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的个别化学习的条件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挥特长,提高创造力。(7)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境,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体验。更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与校外社会连为一体,例如:美国宇航局通过互联网向中学生开放,允许他们与宇航员对话和收集关于太空的信息。(8)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现代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与这种“知识爆炸”相适应,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知识能较快进行更新。(9)有利于实施宽进严出的机制。国际远程教育的经验表明,现代远程教育有利于宽进严出。

标签:;  ;  ;  ;  

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选择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