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探究论文_梁海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探究论文_梁海

摘要: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本文做出了分析,优化关于道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以及设计方案。较全面的阐述了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问题,为提高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时的技术、质量等做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分析。

关键词:公路桥梁;沉降;路基;路面;质量控制

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交通运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交通运输的载体自然是道路桥梁,从古至今发挥着不可缺失的作用。令人疑惑的是在公路与桥梁的衔接处往往会出现沉降段的情况,即使是公路与桥梁衔接处有很细微的差值,依然会存在桥头跳车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在对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的关键是处理技术。

1 施工设计优化

1.1 公路桥梁注浆设计

施工时候,往往工程师会选择一定的方法及技巧来应对道路桥梁的路面路基的小沉,采取必要的方法是:选择一个起始方向来进行一次性的注浆工作,在不同深度相同形状的钻孔有着不同的规范,建筑轴线和注浆孔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从外围向内层直至基层底部还需要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做有利于施工注浆的顺利进行。除此以外还要考虑新旧土层对施工的影响。那么注浆孔部分要求呈现直孔,然而其余部分的注浆孔需要斜孔状。要求具有良好的渗透力和易于清理注孔,那么就需要使用调控间隔的施工作业方式。控制好钻探用水的压力具体一般不能太大做到适宜,因为钻探用水压力太大会使施工地基加速下沉,通过具体的情况来判断该使用何种方法。

1.2 注浆深度控制

在工作人员进行注浆后,必须对其进行控制及其检测,检测工作的具体情况是否达标合规矩。工作的结尾阶段需要进行下套管使其和地面联通并且留有4m左右的空间不开孔。选择2~3个注浆孔进行相应的检测,施工中用预先设计的步骤进行。严格按照规矩进行工作,保证工作质量高、稳定性强,路面基础好,这是监测注浆的主要效果。在工程完成后,应当直接密合检测孔,分析路基下沉原因。

2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2.1 桥头搭板与桥梁伸缩缝之间连接问题

造成两者之间连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于桥头因为自然或者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沉降以及桥头和桥面的填土是不是能够有效的链接,可能会存在部分异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发现,在桥面经常会有阶梯状的缝隙或者裂纹在连接处出现,进而影响驾驶员在行进过程中的速度,以及行驶体验感。当存在这种情况是,如果路经的有大型的卡车或者汽车,其自身的重量会使道路桥梁承受很大的重力压迫,可能会对道路桥梁自身的结构造成损伤,会出现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2.2 沉降段路桥路面自身不够平整

初始阶段的施工作业中,如何使路桥面平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路面平整度不合格,或者路桥面下降序数较高,会加大路面与轮胎的摩擦,从而影响形式车速,车辆轮胎的磨损也会急剧上升。

2.3 沉降段路基路面受损或地基塌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尤其是刚刚建成的桥梁和路面,在投入使用之后,短时间之内,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和裂缝等。造成这一些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基础的建设阶段,施工人员对于沉降段的路基没有落实,只把重点放在了路面的平整度上。在一定的条件下,很多因素都会使路面基层受压不均匀,导致里面出现缝隙、开裂等问题。造成路基沉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

(1)路基施工前未认真设置纵、横向排水系统或排水系统不畅通,长期积水浸泡路基而使地基和路基土承载力降低,导致沉降发生。

(2)原地面处理不彻底,如未清除草根、树根、淤泥等不良土壤,地基压实度不足等因素,在静、动荷载的作用下,使路基沉降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填方路基在分层填筑时,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的厚度进行铺筑,随意加厚铺筑厚度;压实机具按规定的碾压遍数压实时,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规定的要求,当填筑到路基设计高程时,必然产生累计的沉降变形,在重复荷载与填料自重作用下产生下沉。

(4)路堤填料土质差,填料中混进了种植土、腐殖土或泥沼土等劣质土,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多、抗水性差、强度低等特性的作用,路堤将出现塑性变形或沉陷破坏。

3 一般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就全球的发展来看,世界各国在道路建设用土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整体而言,一般用土主要有细粒土、粗粒土、巨粒土这三类。根据不同路基不同结构土层时所选择的路基填土筑材各有不同,往往施工人员在根据道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一般影响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3.1 地理条件

在进行施工建设时,整个路线的选择、路基路面的设计会受到道路沿线的地形、海拔高度、路面等的影响[5]。例如:山岭、丘陵、平原等地区的地势起伏、土壤结构的情况不同,当然路基的水文情况就存在较大的差距。

3.2 自然因素

公路路线经过的地区有所不同,自然条件也有所不同,某个地区的降水量较大,那给施工过程造成一定的阻碍,再者,公路竣工后期的沉降,水分充足以至于导致地面土质疏松、下沉等。

4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采取的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

4.1 路基与桥台过渡段填筑方法

施工作业中对桥台后面所需的填充填筑材料有相应的要求,一些材料的性能和刚度需要用一个标准来衡量。通常这些材料一般填充在距离桥台后5~10m的范围内,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因素:①沉降诸多发生在公路与桥梁的过渡区,选材时要确保所选材料要位于路基和桥台有一定的刚度。②当完成压实桥台的工作后,若再次遇到此类问题时,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压实质量要符合一定的规范,所选择的材料也要选择更容易被压实的材料。通常选择的材料有碎石土、较高强度的工业废渣等,因为这些填筑材料具有优良的透水性。

4.2 地基处理措施

地基处理主要分为基础工程措施和岩土加固措施。有的工程,不改变地基的工程性质,而只采取基础工程措施;有的工程还同时对地基的土和岩石加固,以改善其工程性质。选定适当的基础形式,不需改变地基的工程性质就可满足要求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反之,已进行加固后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如处理不当,往往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且事后补救大多比较困难。因此,对地基处理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4.3 公路桥梁头板常见的设置方法

通常情况下,道路桥梁建设中,锚栓的方向通常都是竖直或者水平方向的,将板接近桥台的一端设置在桥台上,这样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桥上的搭板沿着纵向滑落的情况。通常情况下用作锚栓选择的钢筋比较特殊,对结构有特殊的要求,比如说:钢筋的型号为22号,钢筋与钢筋之间的间距应该保持在75~80cm之间。然而锚栓相关规定的位移数值与水平的拉杆位置应该保持一致。当然这样设置的原因有是一定的优势的。此外,我们还应当将连接处都设置成倒立三角的状态,这种形态下连接处会更加稳定,避免搭板转动损伤桥面的情况。

结语

一般而言,道路桥梁的施工量较大、所需要的技术方面知识广而复杂、质量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在施工建设中容易发生一些质量安全问题的阶段是路桥沉降段,出现桥头跳车的情况是因为路桥基面的不均匀沉降所导致的,这样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规避建设过程中穿线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施工人员的不懈努力,相信在以后的施工建设中能够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倪新端.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6,34(23):45~46.

[2]韩会清.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6,15(9):242~243.

[3]劳富,冯洪志.试析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科研,2016,45(11):00242.

[4]王勇.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J].低碳世界,2016,34(28):213~214.

[5]李进宇.公路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探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3):00202.

[6]闫立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沉降机理与施工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6,56(15):56~57.

论文作者:梁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探究论文_梁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