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论文_王时应

住宅建筑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论文_王时应

王时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新疆

摘要: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如何正确分析研究每一个工程的特点,选用合理的方案,采用合理的形式,以及采用合理的计算依据,是每位工程设计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下面谈一谈在工程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建议。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常见问题

前言

建筑是百年大计,一套合格的设计图纸,是保证其安全、可靠、舒适的前提,这就要求设计师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住宅建筑设计中一些常见的、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多为日常工作中的总结和对规范的理解,希望自勉的同时,也能给同行一些有益的参考价值。

1不分场合地采用“错层式”

错层住宅指的是一套住宅内的不同使用功能用房。如起居室、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建筑在不同高度的平面上。其建筑特点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用 30~60cm的高度差进行空间隔断。形成多个不同标高平面的使用空间和变化的视觉效果。错层这种空间处理手法最初是用在小别墅上。它们面积较大布局比较灵活层数低。结构抗震要求不高。为了使室内空间有些变化或者在一个大空间中以空间高低的变化来划分出两个或多个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如客厅、餐厅等)。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型的要求越来越挑剔精明的开发商摸透消费者的心理,建房时也越来越把精力注重于居住生活空间的舒适性。因而错层住宅也应运而生。但是错层住宅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不看对象不分场合地滥用那就欠妥了。小面积户型不应采用错层式。有的住宅面积不大 100~120m2左右。客厅、餐厅面积也较小为了做出错层免不了踏步的设置。而踏步却占了一定的面积即产生了“垃圾面积”,这不但减少了使用面积而且由于踏步的空间分界作用使空间显得小气,不能体现错层建筑“空间变化美”的优点。在地震区避免采用错层式。根据抗震规范要求:

1)在建筑物的整体布置上。应尽量保持体形上的对称和简单质量和刚度的对称和均匀分布,避免平面上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和不规则的形状。

2)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楼层不应错层。按照上述抗震规范要求错层住宅的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要相互协调。虽然错层住宅一般体型也较简单,重量、刚度均匀分布,但毕竟它的立面和平面有了变化故必须深入研究确保工程质量。错层结构与传统结构的受力方式不同。特别是同一楼层的梁、板等受力构件不在同一平面。若错层的高差较大时必须要使某一个方向的立面连续梁间断成错落连接,形成剪切式构架。这就迫使构件传力不连续性,造成传力线路曲折迁回,在柱接点处产生剪切旋转,无形中增大了地震能量的输入。不可否认。在建筑住宅错层结构设计中部有抗震结构受力计算并采取抗震加固措施,但是这种抗震结构计算及其加固构件能否经得起设计地震强度的考验需要历史来证明。

在建筑抗震理论远未达到科学严密程度的今天,单靠计算很难使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因此要着眼于建筑总体抗震能力的概念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握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续等几个重要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再辅以必要的计算和构造措施。才能使设计出的住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足够的抗震可靠度。

2 小面积选用跃层

在多层、高层住宅中设计跃层式住宅是国内近几年才出现的,跃层式住宅一般是在独户式二层住宅中采用在户内设置楼梯为垂直交通。一般每户在同层内布置房间,完全可以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目前在多层、高层住宅的中间层大量出现的跃层式住宅主要是为追求变化和气派的室内空间。并无其他功能的要求。在户内设楼梯的跃层不利于老弱及儿童上下使用。许多家庭里有老人、有小孩这对老人和小孩的活动来说却是建造了障碍。且楼梯要占用一定的房间面积,对于面积不太大的套型更不适用,为追求形式在多层、高层住宅中间层且每户面积不大的套型做跃层式是不可取的。另外,不少住宅户内楼梯坡度设计太陡,步宽尺寸不足。存在居住隐患很大。对此建议:多层住宅的顶层可做跃层式住宅以扩大居住面积,丰富住宅建筑造型。对于使用面积在80~100m2的大众住宅不宜选择跃层式住宅。以减少户内楼梯占据的有效面积。

3厨房和卫生间的不足

3.1 厨卫管线布置缺乏协调

由于目前国家在厨、卫管线布局接口等方面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造成各工种各自为政,各种管道的配置任意性过大,各专业过分强调本身的特点而不是服从使用功能,考虑放置设备及装修的要求。特别是煤气管任意穿行厨房造成厨房布置橱柜困难。另外厨房外墙上往往预留有排油烟孔通常高度为距地面 2.2m左右,但调查中发现多数住户对该孔的位置不满。原因是这个高度正好是吊柜的高度管道穿过吊柜会减少可用空间。因此建议预留孔洞尽可能设在楼板下。

3.2小面积住宅卫生间比例偏大

目前中国的卫生间设计中存在着盲目追求增加卫生间个数的倾向。如两室两厅的户型中就有双卫(主卧卫和共用卫)甚至 3 卫(主卧卫、共用卫,工人间卫生间)而在我们入户调研中感到住户更需要的是储藏间。在小面积住宅及经济适用住宅中设多个卫生间既不经济也无必要。由于现在的中国家庭已经是以小家庭为主,平均家庭人口为3~6 人。两室户的购买者一般为青年夫妇有一个卫生间应该足够。卫生间干湿不分,设计不细。目前我们县大部分住宅的卫生间中便器和淋浴器共处一室,甚至“三大件”加洗衣机共处一室,造成淋浴后便器、洗衣机及地面全被打湿,使洗衣机的使用年限降低。带来很多不便。

4 住宅外观“欧式”成风

一些地区住宅外观欧式成风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两点:1)抄袭成风,当前的住宅设计是大城市克隆外国、小城市克隆大城市。村镇克隆城市不考虑“因地制宜”不讲是否适用不顾及经济条件,不追求个性特色。2)包装重于功能。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追求造型的时髦、新潮上。而忽视住宅使用功能的完善和提高。许多开发商不惜重金为了附庸“欧风”在一些居住建筑中,乱贴所谓“欧陆符号”,搞一些大柱、繁琐的线脚,把住宅外部做成繁锁的欧式装饰在建筑项部做几层高的弯顶。且没什么使用功能仅仅是一种形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些决策者从个人爱好出发一些人认为只有欧式建筑才能与我国部分城市的建筑协调。极力推崇欧式风格。欧式建筑是百年前的一种成熟形式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在建筑上去模仿百年前的形式显然是落后的。而且欧式建筑不利于现代化施工造价高,构造复杂许多对其做法不熟悉一味拼凑勉强为之,搞得不伦不类建筑效果很差大煞风景。如在某自治州本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地区。在城市建设和建筑风格上应体现出民族文化而近几年来所建造的许多房屋,也穿上了“洋装”,有的县城甚至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建筑风格定为“欧式”这失去了我们自己的民族风格。城市的特色也无从谈起。建筑是文化的部分。中国的建筑文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盛誉内涵博大精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沃土之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文化日益丰富。

5 结论

当前,住宅建筑设计已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争与比较的时代。我们设计人员也应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负责、严肃对待,不要赶时髦、出风头。在设计时只要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那我们的住宅设计就会避免出现以上问题住宅设计才会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王时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  ;  ;  ;  ;  ;  ;  ;  

住宅建筑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论文_王时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