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无障碍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论文_魏鹏

摘要:现代社会要求和谐发展,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需要更加注意弱小群体的住宅需求,为行动不便及伤残人士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做好无障碍设计。基于此,本文就无障碍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无障碍;建筑设计;体现

1.建筑外部环境的无障碍设计

1.1建筑出入口无障碍设计

建筑出入口位置应设置方便轮椅通行的台阶或者平台,坡度设置要合理且要具备一定的防滑性,在平台上应设置雨棚,这样遇到阴雨天气轮椅使用者可以在此稍作停留。一般情况下供轮椅使用的坡道设置应为直角型、直线形或者折返型,不应该设计成弧形,因为弧形反而不利于轮椅使用者行走。坡道两侧扶手应与设置的休息平台扶手保持相连,其坡度比例应控制在1:20,扶手的表面既要保持平整,同时还要方便抓握。

1.2建筑楼梯与电梯无障碍设计

楼梯与电梯是高层及中高层建筑的重要垂直交通方式,应设置在光线相对较好的位置,并在该处设置无障碍标识,以免老弱病残者及时发现,为其提供安全保障。楼梯形式应设置成每层两跑或者三跑的直线形梯段,避免设置成了螺旋式楼梯或者弧形楼梯,给老弱病残者带来安全感,避免其在行走中不小心摔倒。扶手一般在台阶、坡道、楼梯及走道等位置两侧设置,高度应控制在0.85m左右,为了保证通行者的安全性,在无障碍设计中应在扶手起点与重点位置延伸0.3m,并设置盲文标识,给予残疾者温馨提示。

1.3建筑公共走道无障碍设计

建筑中公共走道设置具有严格要求,一般公共走道的最小宽度应控制在1.2m,如果其表面应用了不同铺装,那么不同铺装之间应相互取平,其之间的高度差应控制在15mm以内,并在斜面过渡,另外,在走道中还应设置盲道,为视力障碍的人提供便利,如下图1所示。

图1

另外,在公共走道两侧墙面下方还应该设置护墙挡板,高度应控制在0.35m,在设置中可利用水泥、木材及塑料等多种材料。

2.建筑内部环境的无障碍设计

2.1起居室、卧室无障碍设计

在建筑内部环境中,就流通而言,可及性(已适用和可适用单元)的意思是走廊和门口都有足够供轮椅使用人回旋的余地,并在去可及空间的行经途中没有台阶。门前面可能需要较大空间,但是居住单元的总面积还是能保持在一般最小限度之内。在已适用单元里,为了便利起见可以扩大最小净宽以避免轮椅损坏墙壁和墙角。居室的地面、门洞和家具等应方便行动困难者和乘轮椅者通行和使用要求;卧室应有良好的朝向、采光、通风和视野;通往各房间的过道宽度不宜小于1.2米;门扇应采用推拉门、折叠门,其次采用平开门。

2.2厨房无障碍设计

可适用住房内,在洗涤池和操作台的厨柜应设计成前面和底部可以拆空以便轮椅人或坐着工作的人置腿其下。这两个区域柜台的顶高原为914mm,但可以设计成降低到最低的813mm及71lmm。坐下时,大多数厨房工作最好柜台尽量接近膝高。位于710mm处38mm厚的台板,大致上已低到尚足以容纳高大的人膝盖伸入下方。有些轮椅有可拆的双臂,又有些有台面形的双臂可以贴紧柜台,有的臂不能拆卸。柜台降低到71lmm高度时,有固定臂的轮椅及臂靠必须位于柜台边后。许多有着这种臂的轮椅人宁愿在一个高度大于最佳值的柜台上工作,而其高度须能让轮椅臂在柜台下面滑动。因此,711mm高度能提供一个低的工作表面和容膝空间,而813mm高度则提供了容纳轮椅双臂的空间。另外,在可适用的厨房里。水池和操作台前面外观与习惯的并无不同,需要紧靠时只要卸下面板即可。柜台本身必须密缝,降低时只要挪位而不必锯切。一般防溅板要做得比正常的深以吻合低柜台的位置。

2.3卫生间无障碍设计

在设备的选择和布局上应留出空间,使轮椅使用者在卫生间内能够自由活动。坐便器旁边的空间大小和配套设备的布局,应便于使用者无需从坐便器上起来,就可以洗手,并将手擦干,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无障碍设计的周密性。为了增加使用者的稳定性,墙面要加装扶手,扶手的高度要便于使用者使用。洗脸台宜采用悬挂式,下面要留出轮椅脚踏板的空间,管道应考虑有隔热装置,防止烫伤轮椅使用者的腿部,两侧离地面700mm,水平长度不小于700mm,其中靠墙侧的安全抓杆应设“L”型,直径不宜大于42mm,材料采用不锈钢或抗菌尼龙材质。卫生间内排水要畅通,不能有积水,地面采用防滑材料。洁具宜采用白色或其它显眼的色彩。冷、热水混合龙头宜采用恒温龙头,易于控制。

3.新技术在建筑无障碍设计中的应用

3.1电磁感应装置和红外线装置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听力障碍者的交流、沟通困难。电磁感应装置被设置在出入口处,声音由麦克风传出,经过扩大器进入感应闭合电路,在感应闭合电路的有效范围内,听力障碍者可通过自己携带的助听器中的T波段接受到声音信号。红外线装置用麦克风将声音传入扩大器,解读装置把声音信号转为红外信号发射出去,当这种信号被特制的红外听筒接受后会闪烁,听筒会解读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声音。

3.2利用盲文设计的电子触摸屏语音提示仪器可以让盲人迅速了解建筑内部的概况和适用要求,无线语音提示系统可以让盲人通过随身携带的接收机适时地接收安装在建筑物各个部分的发射机发出的信号,随时随地地提示盲人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和提示行进的途径。

3.3缓关门装置以及电子门禁系统,可以避免所有的残疾人在开关门时所遇到的不便,为手推车和轮椅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另外,防火门控制系统可以使行动障碍者难以通过的防火门在平时处于常开状态,在火警时通过火灾报警系统发出指令,使防火门自动关闭。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建筑无障碍设计,必须考虑残疾人心理感受、行为特征,方可促使建筑空间和残疾人的有机系统。按照不同性质建筑,优化建筑设计。随着建筑科技不断发展,在今后建筑设计中,尤其是无障碍设计,必然朝着多元化、界限化、多样性的方向发展,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将社会发展中的新技术应用于建筑的无障碍设计中。

参考文献

[1]陈兰兰.建筑住宅中的无障碍设计[J].新材料新装饰.2014.

[2]董彩虹.浅析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J].中国房地产业.2017.

[3]张雷.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方法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论文作者:魏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谈谈无障碍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论文_魏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