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儿童福利机构中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原因论文_杨晓军, 保丽燕,肖向红

杨晓军 保丽燕 肖向红

宁夏儿童福利院宁夏银川 750011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福利机构中护理安全。方法:通过总结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孤残儿童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责任心增强,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术操作的训练,为孤残儿童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孤残儿童 护理安全 对 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130-01

孤残儿童[2]福利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孤残儿童生存、健康状况逐年提高。但是针对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生活在机构的孤残儿童,由于他们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机体防御能力差,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护理工作量大,机构难以招聘到专业护理人员,人员素质层次不齐,使机构中的护理工作面临一定的不安全因素[1],针对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通过回顾总结机构常发生的护理差错,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是值得重视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2007-2011年,各护理单元出现的差错与护理缺陷共计142例。

1.2方法:按照院护理差错分极,1类差错(严重差错),责任心不强,不遵守院内及护理规章制度,查对不严,违反操作规程等造成错误,给儿童造成痛苦,延长治疗时间。2类差错,工作中的失误,造成儿童一般性疼痛。3类差错,护理工作中发生一般性错误,不直接影响常规工作,未造成儿童任何痛苦。

表1 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

2、结果

儿童碰伤、摔伤缝针;操作不当造成小儿骨折;烫伤;小儿坠床;分别占42%、11%、9.6%、8.8%;发生时段多在夜班和节假日,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占48%、21%。

3、讨论

3.1 具统计现阶段儿童福利机构的护理队伍中[2],50%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人员无专业,文化程度低,20%是护理专业毕业的大中专生, 30%是聘用人员,文化素质、专业技术不等。 这样的人员结构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2儿童福利院一个护理人员要照顾7-10名儿童,超负荷的护理工作,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使部分从业人员不安心工作,不尊重自己的职业,工作质量下降,易发生差错事故。

3.3儿童福利机构的孤残儿童因智力落后,无识别危险、自我保护的能力;有的因生理、病理特性,患有癫痫、自伤、燥动等病症,不配合治疗、护理,也给护理安全带来影响。

3.4儿童生活环境设施的安装、放置位置、入厕的环境、儿童玩具是否适合残疾儿童使用,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儿童多,房间拥挤,恢复期和急性期儿童共处一室,如果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易发生交叉感染。

4、结论:

从事孤残儿童护理工作的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学儿科护士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童福利工作的特殊职业素质,要求护理人员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细心。加大社会关注度,提升从事福利工作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同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3],规范护理行为、落实检查督导,严把护理关键点,学习法律法规,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孤残儿童护理员[1]专业技能学习,提高护理技术达到安全和满足孤残儿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丽平主编,孤残儿童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曾凡林等.孤残儿童的情感发育,评估与收养准备对策课题总报告[J] 中国收养中心,2004。

[3]阎成美,翁庐英,李妮.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47-549.

[4]祝明连.浅谈影响临床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2,7(2):347

论文作者:杨晓军, 保丽燕,肖向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剖析儿童福利机构中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原因论文_杨晓军, 保丽燕,肖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