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PMS系统在配网工作中的实践论文_霍克

试析PMS系统在配网工作中的实践论文_霍克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 河南省郑州 4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化,各项业务流程流转变得越来越顺畅,系统数据量越来越多,各管理层面的数据分析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各地公司开始使用PMS系统以后,工作方式上得到了很大改进,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下面就对PMS系统在配网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PMS系统;配网工作;实践

PMS(power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生产管理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统一推广的系统,其专业主要涵盖了配电、输电及变电等方面,设计目标在于针对电力企业复杂的需求建立业务模型,为个性化应用提供基础设施,对应用系统的生成起到辅助性的作用,从最大程度上提高系统开发及应用的效率。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某电力公司将PMS的实施分成9个阶段,目前前8个阶段已经基本完成,系统验收也正按照计划进行。配网运行的功能模块有基础维护、设备查询统计及周期性工作管理等,共计132个模块,现在共有121个已经投入应用,系统应用涵盖面已经超过了92%。PMS系统去年3月份开始实施,在去年6月份在多个市级供电公司中上线运行,标志着电力公司配网PMS系统开始进入到试运行阶段,一直到去年7月末,共有18家供电公司中开始正式运行PMS系统,到了10月份,生产管理系统顺利的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对工程的整体性验收,PMS系统成为国家电网中重点的工程,已经得到了测试组专家的高度重视。经过1年左右的推广和实施,一直到今年的3月底,系统中共配有80万台配电设备,共绘制了7000张配电单线图,累计等级配电缺陷1000条以上。随着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化,PMS系统中的各项业务流程越来越顺畅,业务记录与填写也越来越规范,系统数据量越来越多,各管理层面上的数据统计分析需求得到了初步吗,满足。

2、PMS系统在应用中获得的经验

PMS系统在正式上线之前,各地市公司中的技术骨干针对本辖区中的配电线路展开了详细的录入工作,其设备关键参数已经完成了90%,这无疑为PMS系统应用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待PMS系统全面上线以后,各公司由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改革,配网部门将PMS系统纳入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在现在为止,配网专业应用中的PMS模块共有基础维护、设备巡视记录管理及缺陷管理等相关模块,具体工具内容如下。

2.1线路及设备相关参数查询更容易

在PMS系统正式上线之前,各部门针对本辖区中的设备、线路等展开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在PMS系统全面上线以后,各部门及时将新增线路及设备录入系统中,这为系统的后续运行和检修提供了重要基础。系统在运行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可以利用该系统及时掌控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可以随时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查看,采用合理的检修方法。在以前的工作中主要依靠巡线及检修人员的经验展开工作,在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障碍,但是PMS系统上线以后,就不再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考虑。

2.2 PMS系统生产更加便捷

以前的工作方式停留在纸质工作方式环境中,需要巡视人员利用纸质缺陷单的方式将其交给相关负责人,然后由其分发给不同的班组。在缺陷单流转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丢失的现象,数量统计和设备缺陷的历史对比也不方便。PMS系统投入运行以后,由巡视人员在系统中填写缺陷,并将流程启动并发送到专责处,再将其发给班组,缺陷得到处理之后由巡视人员展开验收。所有工作都由系统来完成,缺陷丢失的情况得到了避免,还可以对统计缺陷进行检查,通过设备检修频率和次数可以对设备的更换进行考虑,对设备本身的质量情况加以关注。此外,在缺陷处理过程中还能对缺陷处理的进程进行查看,以便对缺陷的处理进行督促。

2.3巡视内容与周期更加明确

PMS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设置了配电设备与电路的巡视周期,这样巡视人员就可以在系统中清楚的查看所辖线路的情况,即将达到巡视周期的设备与线路,进行及时的巡视与查看,避免出现超周期线路巡视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完成配网巡视工作以后,还要将巡视的结果和设备线路的缺陷录入到巡视结果登记中,这是对设备线路巡视过程的总结。

2.4配电线路参数更加完整

可以在统计模块中对已有线路及设备参数进行录入,从而加强对所辖线路参数完整率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通过对新投入使用的设备进行及时的删减和录入,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对新增配电设备的情况进行了解,这对配网设备的管理非常有利,保证了配网的顺利运行。

3、地市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3.1.1无法延期输入

出于对配网特点的考虑,其管理更加倾向于服务式,其工作多数具有临时的性质,不管是故障处理还是配网运行方式倒换操作都具有临时性的特点,不能提前预知。配网工作人员应该在完成故障处理之后,将其录入到PMS系统中。在PMS系统中不能超期完成这些工作的录入,这样一来很多模块在应用上与变电专业落后一些。

3.1.2缺陷流转不能满足实际情况

配网缺陷是多种多样的,很多公司根本无力对这些缺陷进行处理,需要进行外包处理时,不能在选择对象时将其指定外包方。

3.1.3批量数据输入与输出功能不完善

出于对实际工作需要的考虑,PMS系统中配网设备参数等操作,目前PMS系统中并不能将这些数据批量导入,这无疑增加了配网管理部门中系统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系统可操作性也大大增强。

3.1.4界面友好性需要得到完善

现阶段各地市级配网管理部门中普遍存在人员学历低、老化等问题,为了提高实际工作中PMS系统的应用,需要PMS系统更容易接受一些。

3.2改进的建议

面对PMS系统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需要PMS系统管理人员与研发人员共同努力,对其进行完善,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为配网管理部门服务,促进配网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首先,针对PMS系统中不能延期输入的问题,建议将录入期限放大,保证临时检修任务和已操作任务都能录入到系统中,这样就可以保证系统中实际工作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其次,针对不能选择缺陷处理单位的现象,建议可以先选择消缺安排对象时,适当增加制动的外包单位;第三,面对系统中无法导入设备参数的问题,可以增加数据导入的功能;最后,界面完善的需要,可以让使用人员对系统更加通俗易懂,这样才能使PMS系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4、结语

综上所述,PMS系统建设不能一经上线就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合,需要在配网运行管理等单位的应用条件下,不断找到系统中与实际应用不符的地方,并与研发部门沟通、协调,这样才能对PMS系统进行完善,最终使其为配网运行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配网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房牧,许明,王兴念,王彦垒,蔡虎栋.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J]. 供用电,2013,(3):11-16.

[2]邢毓卿,谢祝平,周炳华.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线路巡检系统研究与实现[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44-45+47.

[3]袁鹏,顾建炜,郭创新,曹晋彰,王杨,俞斌.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配网双编码体系设计[J]. 电网技术,2012,(1):271-276.

[4]张英,李红蕾,崔琪,何林泰. 西安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建设的研究[J]. 陕西电力,2011,(2):61-64.

论文作者:霍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试析PMS系统在配网工作中的实践论文_霍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