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论文_刘金彪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论文_刘金彪

摘要:建筑行业是个古老而久经不衰的行业,从古至今,建筑形式经历了诸多变化,但建筑行业在人们心中依旧是不可或去的存在。可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开始慢慢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进程,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住宅需求。开发新的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建筑施工行业的革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应运而生,它比起传统建筑行业有着太过显著的优点,同时又有很多弊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展

导言:建筑行业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行业。古往今来,建筑物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建筑行业在现实生活中依旧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难以满足人民对于住宅形式的日益增长的全新要求。如何开发研究新的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建筑施工行业的全新变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全新课题。在这种形势下,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应运而生,与传统建筑行业相比,它有着显著的优点,同时其缺陷和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近几年,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持续升温,我国关于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方面的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许多单位开始探索,进行技术革新。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万科企业,目前已经完成了十多个项目,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

1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什么

随着工业社会不断发展,工业技术出现在建筑领域,房屋建筑能够像机器那般生产,成批成套的进行制造,只需把预制完善的房屋构件,搬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即可。就起源来说,在20世纪初期装配技术就出现激发了人们的兴趣,直到60年代彻底实现。法国、英国和苏联等为首国家优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尝试,受到装配式建筑自身优势影响,其成本支出合理、建筑速度快等,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传统的装配式技术外形结构较为呆板,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进行优化和改进,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我国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大力应用。那么究竟什么是装配技术,详细来说装配式意思是拼装、组合、组装的意思,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是组合、拼装建筑材料,组成建筑体的施工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大幅缩短建筑施工的周期,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并能完成绝大多数建筑的施工操作。当然这项技术的要求还是很高的,首先需要3D打印技术的支持,而且是商业化的3D打印,能够大规模投入实际生产的3D打印技术。

2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分类与优点

2.1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分类

装配式建筑根据其装配化的程度可以分为两大类:

2.1.1半装配式

此类建筑的半装配性主要体现在的主要承重构件的构筑上,一部分可以采用预制构件,而一部分则采用现场砌筑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建筑结构中,用于竖向承重的砖墙一般需要在现场进行砌筑。而像楼板、梁、楼梯平台等这些水平方向上承重的构件,则都可以采用预制的方式进行,然后到现场进行吊装。在大型建筑的构筑上,常见的做法是预制外墙构件,然后再用模板现浇内墙。这种施工方式具有明显的优点,主要是与全装配式建筑相比,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因为需要生产基地的一次性投资成本,大大节省了运输费用,在推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还能够使工期大大缩短,更加的有利于在各地实施流动施工,北取得记好的经济效果。当前,这种半装配式结构我国建筑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

2.1.2全装配式

与生产机械产品相类似,这类建筑的所有构件都可以在工厂内进行批量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地进行现场装配。这些构件涵盖了建筑所需的大部分,包括了装配式大板、梁、框架结构、板柱结构、盒子结构等等。同样,全装配式建筑周围的维护结构也可以采用现场砌筑或者是浇筑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预制墙板。这类建筑的主要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构件的生产效率高、质量有保障,直接进行拼接的施工效率高、施工的过程受季节变化影响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工程量大而相对距离又不太远的地区,采用进行工厂化生产建筑构件将会大大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取得较好的效果。

2.2装配式结构的优点

国外统计资料显示,装配式建筑具有明显的优点,下面主要从从施工速度、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2.2.1节约用工

资料同时表明,在法国,传统建筑每平方米平均用时为20个工时,但是通过采用装配式建筑,进行工业化生产构件特别是在拼装技术广泛运用之后,每平方米用工下降到了11.5个工时,施工的用工节约了将近50%。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劳动强度也因此大幅度降低。

2.2.2缩短工期

资料同时显示,在日本,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建行一栋一百户的五层住宅房需要的工期大约为240d。如果采用了装配式建筑,建筑构件都可以提前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现场进行机械吊装,同样的住宅楼仅仅用了180d就全部竣工,工期缩短了25%,大大节约了构建的时间成本。

2.2.3降低造价

统计资料同时显示,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采用装配式结构建筑和工业化施工方法建造的房屋,每平方米的建筑造价也要低上很多。然而,因为各国的经济情况各异,建筑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具体的造价比的数据也不完全一致。

3改善装配式建筑施工现状的具体应对策略

3.1从创新装配式施工技术来分析

①研究人员主要的研究焦点是对于主体结构的工业化,但这忽视了相应的装修与施工技术的发展,这不利于保障最终建筑产品的总体性能。需要特别注意目前新型的装配式结构体系所涉及的范围更广,不仅包含了主体,对于基础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对于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的构建来说非常重要,这对于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研究人员要借鉴国外在创新装配式施工技术方面成功的经验,发展并创新符合我国建筑行业现状的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例如加强对多层民用建筑的特点的研究,根据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情况对结构构件进行正确的组合装配;还可以继续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力度,从而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进一步发展。

3.2从提高装配式的施工质量出发

①要合理使用辅助工具。科学合理的使用辅助工具可以有效提高预制装配式施工过程的流畅性,有利于实现规范的施工操作,因此,辅助工具的选择与应用需要重点把控。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较常用到转角板“L型”吊具,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安装效果,同时还能降低损坏率;另外对于其他的预制构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工具,从而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效果的全方位提升。②健全现有的装配式施工环节。施工环节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施工材料能否有效使用,具体落实施工环节的细节,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装配式施工的具体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材料的选择过程,确保质量;墙板的尺寸要设计得到,避免后续组装出现各种问题;另外还要严格检测坐浆层的厚度,减少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等等。③从制度上来保障施工的监督力度。强化管理人员与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与监管力度;因此要控制好材料的监管过程,通过自检以及抽检来提高材料的生产质量;做好现场材料与施工技术监督工作以及后期施工问题的排查等,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来进一步提高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作为一项开发中的新技术,要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还需要多种专业领域的技术支持。当前,受限于技术水平,此技术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但是,就目前这项技术所发挥出的明显,彰显出深入进行研究的价值和良好前景,无论是响应国家打造绿色建筑的号召,还是顺应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潮流,实现建筑施工领域的创新都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本文对装配式结构建筑的特点进行了粗浅分析,希望能够对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新和.浅析建筑施工转型中的工业化趋势[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1142~1143.

[2]刘长生.试论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94.

论文作者:刘金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论文_刘金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