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以及心肺脑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论文_刘桂胜,覃素娇

(广西脑科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心肺复苏以及心肺脑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8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急救中采用心肺复苏,观察组在急救中采用心肺脑复苏。结果:观察组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以及脑缺血缺氧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持续时间、亚低温持续时间以及镇静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采取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心肺复苏。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急救效果;心脏骤停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32-02

心脏骤停指的是心脏骤然终止射血的功能,大动脉的心音发生消失,重要的脏器发生较为严重的缺氧以及缺血,最终引发患者生命的终止[1-2]。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了心肺复苏以及心肺脑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0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8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6~68岁,平均(42.59±11.43)岁;心脏骤停原因:创伤失血4例,呼吸抑制6例,内脏神经反射1例,肺栓塞0例,心脏原因3例,水电解质酸碱紊乱3例,药物中毒3例,过敏性休克2例,溺水1例,鞘内注药1例;中度意识障碍患者12例,轻度意识障碍患者 6例,重度意识障碍患者6例。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16~69岁,平均 (42.74±12.35) 岁;心脏骤停原因:创伤失血3例,呼吸抑制7例,内脏神经反射1例,肺栓塞0例,心脏原因4例,水电解质酸碱紊乱3例,药物中毒3例,过敏性休克1例,溺水1例,鞘内注药1例;中度意识障碍患者11例,轻度意识障碍患者7例,重度意识障碍患者6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在急救中采用心肺复苏,观察组在急救中采用心肺脑复苏,按照每位心脏骤停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心前区捶击、胸外心脏按压以及人工呼吸。心脏的按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分别为:(1)双手挤压法:将右手的四个手指放在心室的后方部位,并且将左手的四个手指放在患者右心室的前方部位,右拇指放在左指的上方以使挤压的力量大大加强。(2)单手挤压法:采用右手握住心脏,将拇指置于右心室的前方部位,四个手指置于患者左心室的后方部位。(3)单手推压法:将右手放在患者心脏的后方部位,把心脏推往胸骨的背侧,实施挤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以及脑缺血缺氧时间;并比较两组的呼吸机持续时间、亚低温持续时间以及镇静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以及脑缺血缺氧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以及脑缺血缺氧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3.讨论

心脏骤停患者往往突然发病,大多数为急性因素导致心脏排血功能突然丧失,在临床上属于危急患者,具有抢救时间短以及发病急等临床特点[3-4]。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身体机能以及身体意识是心肺复苏的主要临床目的。心肺脑复苏作为一种有效针对心脏骤停而使用的可以恢复循环建立的迅速手段,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心输出量,促进患者的呼吸功能、心脏排血功能以及循环功能恢复[5-6]。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心肺复苏相比,心肺脑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采取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心肺复苏。

【参考文献】

[1]杜志春.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76-177.

[2]杨军,李春盛,吴彩军,等.参附注射液对窒息法心脏骤停动物模型复苏后肺损伤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8):967-974.

[3]黄雷,刘迎午,李彤,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7):570-576.

[4]徐化国,李来传,史有奎,等.亚低温治疗对心脏骤停综合征病人血清S100b蛋白及格拉斯哥评分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7,21(2):293-296.

[5]周雅静.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5):120-121.

[6]袁伟,李春盛.亚低温治疗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12):1165-1169.

论文作者:刘桂胜,覃素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心肺复苏以及心肺脑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论文_刘桂胜,覃素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