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脐带脱垂的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张大燕

张大燕 贵州省都匀市惠水县中医院 550600

摘要:目的:对隐性脐带脱垂进行观察,同时提出相应的护理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其中有隐性脐带脱垂产妇25例,产妇在第一产程以及第二产程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对此进行相应的护理,总结隐性脐带脱垂产妇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护理后,25例隐性脐带脱垂产妇均顺利生产,没有出现新生儿死亡的现象,其中剖宫产20例,顺产5例,新生儿在出生时有轻度窒息3例,中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3例,正常15例,Apgar评分0—3分2例,4—7分8例,8—10分15例。结论:隐性脐带脱垂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脐带受压,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危险情况,所以,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胎儿心跳,减轻脐带受压,及时为产妇补充溶液,提高新生儿预后,提高缺氧的耐受性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通过对产妇加强隐性脐带脱垂护理,可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危险。

关键词:隐性脐带脱垂;护理分析;新生儿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若脐血循环阻断时间过长,则很容易造成胎死宫内的现象。隐性脐带脱垂和脐带脱垂常见的情况如下:胎先露尚未衔接时、低置胎盘、脐带过长、脐带附着异常或胎位异常等[1]。产妇若得不到有效的护理,很容易致使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影响新生儿的预后。在临床上,针对隐性脐带脱垂产妇通常采用卧床、抬高床尾等方法进行护理,以改善母婴结局。基于这一情况,本次研究特选取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25例隐性脐带脱垂产妇,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旨在帮助其他同类疾病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现就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其中有隐性脐带脱垂产妇25例,将隐性脐带脱垂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占12.5%,孕妇中年龄最大的41岁,年龄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31.43±2.36)岁,有经产妇13例,初产妇12例,孕周在37周以上。经检查,25例产妇骨盆外测量未见明显异常,胎心监测正常,均为单胎。在生产过程中,有5例产妇宫缩规律,胎心正常;有20例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有胎心减慢,胎头下降缓慢等迹象。

1.2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产妇在生产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告诉产妇在生产时的注意事项,部分产妇在生产前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此,需要多和产妇进行交流,双方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引导产妇,消除产妇的焦虑情绪;此外,嘱咐产妇家属多关心产妇,鼓励产妇,产妇在生产时,可由丈夫陪伴。

健康教育。鼓励产妇自然分娩,向产妇说明自然分娩的好处,如产后恢复较快,能够减小对身体的伤害,对身体其他内脏影响较小。

体位护理。如果产妇宫口未开全,应采取头低臀高位,或是侧卧位,以降低脐带受压。产妇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后,若胎头下降延缓或宫缩乏力,胎心好的情况下可采用催产素行静脉滴注方式,帮助产妇生产。

产中护理。在生产过程中,多数产妇会因疼痛、疲劳等因素,在卧床时,胎头在骨盆入口处会出现受阻等现象,可以让产妇保持头低、臀高的姿势,同时用手指顺着宫颈推动抬头,这样可以减轻脐带受到压迫,同时有利于生产。针对活跃期宫口扩张4cm以上,前羊膜囊饱满,出现胎头下降缓慢者,最好将产妇用车床送到产床上检查,避免产妇自行走动和做下蹲动作,导致胎膜破裂,减少脐带脱垂的发生;对于宫口未开产妇,护理人员需要在旁指导产妇吸气、呼气,让其放松,避免腹部压力增加。

产后护理。主要包括新生儿和产妇的护理。产妇分娩结束之后要及时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大多数脐带脱垂胎儿都会出现胎儿窘迫[n5],其呼吸道内会有很多分泌物,为此,在替产妇分娩时,应提前将清理呼吸道的相关药物及医疗器械准备好,待新生儿呼吸建立、哭声响亮及皮肤红润后迅速剪掉脐带,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工作。针对产妇方面的护理,一是做好产妇子宫收缩及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工作。由于产妇的高度焦虑和紧张会影响其子宫收缩,因此在实施必要的心理开导之后一定要及时的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并按摩子宫。如果产妇的阴道出血量过多,在发现和确定属于软产道受损的情况下予以缝合[n6],并行抗感染治疗。二是协助产妇做好日常的个人卫生清洁,时刻保持会阴部清洁,正常是每天2次会阴护理,防止产褥期发生感染。

其他护理。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为产妇补充溶液,适当补充葡萄糖以及维生素C,提高缺氧的耐受性,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另外,产妇生产完毕后,进行母乳宣传,向产妇说明母乳喂养的好处,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免疫能力。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孕妇的生产方式,同时采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进行评分,分数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新生儿结局越好。

2结果

经过护理后,25例隐性脐带脱垂产妇均顺利生产,没有出现新生儿死亡的现象,其中剖宫产20例,顺产5例,新生儿在出生时有轻度窒息3例,中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3例,正常15例,Apgar评分0—3分2例,4—7分8例,8—10分15例,详情见表1。

表1 产妇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n=(例)%]

3讨论

隐性脐带脱垂产妇常伴有羊水过多、胎位异常等危险因素,所以,需要对产妇进行严密监测,卧床休息,抬高床尾等,避免出现胎膜早破。产程中,严密观察宫口开大及先露下降情况,多次听胎心音,有条件者,可以持续胎心监护,发现胎心异常者,应立刻行阴道检查,并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及时通知医护人员[3]。临床上,一旦发现脐带脱垂若胎儿存活,应争取最快时机娩出胎儿,尽最大可能提高胎儿存活。此外,心理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针对担心胎儿或害怕手术的产妇着重进行心理护理,使产妇积极配合。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25例隐性脐带脱垂产妇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后,产妇均顺利生产,没有出现新生儿死亡的现象。

综上所述,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隐性脐带脱垂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脐带受压,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危险情况,所以,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胎儿心跳,减轻脐带受压,及时为产妇补充溶液,提高新生儿预后,提高缺氧的耐受性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通过对产妇加强隐性脐带脱垂护理,可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危险。

参考文献:

[1]陈碧兰,李伟芳.隐性脐带脱垂32例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医药前沿,2012,02(08):375-376.

[2]魏雪群,吴远萍,李若旋等.头位脐带脱垂8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2001-2001.

[3]刘玲,杨凤英,刘佩蓉等.头位分娩合并脐带脱垂2例病例分析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04):135-136.

论文作者:张大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隐性脐带脱垂的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张大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