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IL-6及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论文_王维,岳雪,邓国红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例宫内细菌感染新生儿与30例未感染新生儿,对其脐带血PCT、IL-6及CRP行测定,对比两组水平差异及阳性率。结果:感染组PCT、IL-6、CRP水平与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阳性率测定结果最高依次为:PCT+IL-6+CRP,PCT+CRP与PCT+IL-6,PCT,IL-6,CRP(P<0.05)。结论: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PCT、IL-6、CRP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但联合诊断阳性率更高。

【关键词】 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PCT;IL-6;CRP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78-02

新生儿宫内感染又被称之为母婴传播性疾病,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导致新生儿疾病的感染途径。临床研究证实,宫内感染可致使胎儿脑白质受损,以及致使新生儿脑白质软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同程度感染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还可能剥夺患儿的生命[1]。为此,加强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预防疾病上均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拟对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了解其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我区2014年1月—2016年5月接诊的已确诊宫内细菌感染高危新生儿。纳入标准:(1)符合宫内细菌感染高危因素;(2)未合并生殖道畸形的孕妇娩出胎儿;(3)母亲未合并有重大内科疾病;(4)签订同意书。根据上述标准共纳入26例感染组新生儿,30例无感染新生儿,两组基线资料逐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细菌感染诊断标准

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功能不全、皮肤呈现为灰色、嗜睡等临床症状,经血培养测定结果显示为阳性,或者经临床医生观察诊断确诊。

1.3 方法

在新生儿娩出后10min内取脐带血,并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PCT,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6,免疫比浊法测定CRP。PCT测定试剂来自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试剂,IL-6、CRP测定试剂均来自北京美康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判定标准:IL-6>23ng/L即可判定为阳性;PCT≥0.5ng/ml即可判定为阳性;CRP>5mg/L即可判定为阳性。两项指标联合判定时,若其中一项指标测定显示为阳性,即可将其判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本研究数据统计分析,以率(%)表示阳性率,χ2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PCT、IL-6及CRP测定结果比较

感染组新生儿PCT(2.33±0.10)ng/mL、IL-6(39.24±6.07)ng/L及CRP(13.85±1.02)mg/L;未感染组新生儿PCT(0.44±0.07)ng/mL、IL-6(12.82±5.11)ng/L及CRP(13.24±1.16)mg/L。两组新生儿PCT、IL-6及CRP测定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新生儿阳性率测定结果比较

两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感染组阳性率测定结果最高依次为:PCT+IL-6+CRP,PCT+CRP与PCT+IL-6,PCT,IL-6,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宫内感染主要是指在妊娠过程中,孕妇受到感染并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包括了胎膜、羊水、胎儿和胎盘感染。在引起宫内感染中,以细菌为主,且多来自阴道[2]。在新生儿宫内感染诊断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使得诊断经常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极不利于病情的控制。随着对PCT、IL-6、CRP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广泛运用,将其用于新生儿脐带血测定,判定新生儿是否存在宫内细菌感染成为了目前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3]。本研究通过对三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感染新生儿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新生儿,这表明在宫内细菌感染中,通过PCT、IL-6、CRP的测定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此外,本研究对三项指标测定阳性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尽管三项指标进行单一测定均可判定一定阳性率,但另对三项指标联合诊断进行对比,发现两项指标联合诊断阳性率高于单一诊断,而三项指标联合诊断的阳性率则显著高于两项指标测定和单一测定结果(P<0.05),这表明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当尽量采取三项指标联合测定,更利于阳性诊断结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采用PCT、IL-6、CRP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通过联合诊断来提高诊断敏感性,避免假阴性。

【参考文献】

[1]戴红梅,曹彬.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与新生儿细菌感染类型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7(6):764-767.

[2]徐瑛,谢服役,何立忠,等.PCT、IL-6及hs-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0(9):1934-1935.

[3]Randau TM,Friedrich MJ,Wimmer MD,et al. Interleukin-6 in Serum and in Synovial Fluid Enhances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Periprosthetic JointInfection and Aseptic Loosening[J]. PLoS One 2014,9(2):89045.

论文作者:王维,岳雪,邓国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PCT、IL-6及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论文_王维,岳雪,邓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