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_黄小花

加强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_黄小花

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3

摘要:采取标准化护理流程强化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管理的成效,提升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的可靠性。基于此要求,本文选取某医院老年内科患者为实验对象,医院从2017年11月就应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加强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安全管理,任意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0月范围内的老年内科口服药治疗患者100例以对照组形式呈现,任意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时间段内的老年内科口服药治疗患者100例以观察组形式呈现,对照组使用基础护理对患者口服药安全展开一定管理,观察组使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对患者口服药展开安全管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两者的诊疗阶段的服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用药护理的满意率等。通过对比才知,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基础差异相比在统计学领域上没有较大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服药完全依从率领域相比,前者不如后者。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来分析,观察组远远达不到对照组水准(P<0.05),观察组病患对用药护理满意率得分更高,远远高出对照组患者的这一项指标(P<0.05)。通过实验与分析得知,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对提高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患者对用药护理的满意率,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上均获得较好的临床实验成效。

关键词:老年内科;口服药物;安全管理

老年病患人员是内科的重要的接受诊疗人员基础,药物口服诊疗经常使用的一种内科治疗的重要形式,患者临床诊疗的安全可靠与治疗成效是评价内科患者是否成功治疗的主要标准。在这当中,安全又可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但未见安全临床治疗效果也可说明治疗丢失了本意。老年患者由于生病情况不同、理解医嘱的智力高低不等、记忆医嘱的记忆力不一样,让老年内科口服药应用在临床上可能导致较大负作用成为很大可能,作为一种高发生率群体,这也是医院口服药在安全管理领域遇到的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背景下,某医院使用标准护理流程来以此提升老年内科口服药应用于诊疗病患的的安全可靠性,当前已有非常好的临床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某医院从2017年11月就使用标准化护理流程来加强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在安全领域上的可靠性,任意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0月时间范围内的老年内科口服药诊疗病患的100例以对照组的形式呈现。任意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4月时间范围内的老年内科口服药诊疗病患100例以观察组形式呈现。在观察组患者之中,男女的比例分别是64%、36%,这些患者的年龄大概都是在60~77岁范围内;在对照组患者总量中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3%、37%,年龄范围均在60~88岁范围内。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病患人员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制定排除规定

制定规定要求:一是年龄超过60岁。二是一切病患人员神经体系性能都能达到规定,都可理解医护人员介绍调查量表各项指标,并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有关调研任务。三是预估生产期超过1年。四是病患人员知晓参与这次治疗的优劣,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制定排除规定要求:一是年龄小于60岁范围内。二是以往有精神类疾病情况以及理解力不高导致难以理清医护人员在多类型的调查量表介绍,不足以达到配合其填写有关调研任务的要求。三是在心脑肝肾肺等主要器官患严重病症,以及血液体系患病人员。四是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人员。

1.3方法

对照组使用基础护理对患者口服药安全展开相应管理,而观察组使用标准化护理流程。标准化护理流程中就确定了口服药患者用药安全管理规定:一是护理人员在取药窗口加入用药咨询平台,护理人员要积极对每一位老年取药患者展开药物服用有效咨询,掌握患者对医嘱用药的理解状况,能够精准理解医嘱要求的用药时期、药物数量、种类以及用药形式的相关人员,发放服药依从性调研表格,并让患者学会自己完成表格数据的填入,有效指引患者将每一天用药状况展开填写记录,并把服药步骤中显现出的不良反应展开填写,不良反应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该第一时间接受治疗。二是根据不十分明白医嘱的病号,为病号具体讲解不明白那一部分,必须让患者完全理解才可结束,并且发放服药依从性调查表格,指引病号把每一天用药状况展开记录情况,不良反应的严重人员应该第一时间接受诊疗。三是对医嘱大多数均能明白的病号,先要向其阐述按照服药对安全用药、保证质量成效的重要性,并且依据病号个体状况,把医嘱规定变成患者能明白的方式,让病号理解且掌握医嘱要求的相关的内容,并且发放服药依从性登记表,产生较为严重不良反应的人员应该第一时间接受诊疗。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都是在进入对应的组别之后一个季度回医院随访,从服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用药护理的满意率等方面来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1服药依从性

整理总结所有患者的依从性调查表中对服药剂量、品种、时间、用药方式的数据,并且和医嘱对照,严格依据处方要求的内容服药次数>90%者为服药完全依从,60%~90%为部分依从,<60%为完全不依从。

1.4.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整理收集两组患者用药阶段中表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1.4.3患者对用药护理满意率

使用某医院制定护理满意率调研表格,对患者的用药护理满意率展开一定调研,依据患者对用药护理的满意度展开选择,以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等多个方面来分析,每一位患者只能三选一,其中总满意率为十分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5统计学分析

现在对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应用程序,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现差异显著,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个组别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

在对照组和观察组实验数据来获知,对照组在安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上的比例依次是55%、33%、12%,而在观察组中,其数据显示了安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上的比例依次是83%、14%、3%。经过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服药完全依从率已超过对照组一大截(P<0.05)。

2.2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人员药物不良反应对比

经过收集整理数据得知,观察组在消化道、皮肤呼吸、系统药物等表现出不良反应率是7%、8%、5%,总共占20%。而对照组在消化道、皮肤呼吸、系统药物等表现出不良反应率是13%、15%、9%,总共占37%。对数值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低(P<0.05)。

2.3两个组患者对用药护理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中对用药护理表现出的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的所占比例依次为81%、18%、1%,其总满意率达99%。对照组中对用药护理表现出的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的所占比例依次为51%、30%、19%,其总满意率为81%。经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对用药护理满意率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在许多状况下,口服药物均是患者自己吃药服用,药物种类、用药时间、药物使用何种剂量、服药形式等多方面严重影响临床用药安全可靠性。由此需要患者必须按照医护人员对医用药描述,从而保障用药是相对安全的。由于老年患者在病毒抵抗力、免疫力都有着较大差异,加之多数器官功能已不如以前,让病患人员对医用药的敏感性被无形加大,药物应用不谨慎非常容易导致药物服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安全事故,加大了病患药物诊疗的风险系数。加强老年口服药用药安全管理,其应是医院安全管理领域主要范围内,必须严格监管。自从使用标准护理流程,对老年内科口服药诊疗病患执行药物服用的有关护理,根据掌握老年患病人员的理解处方医嘱不同状况,使用不一样护理方式来达到安全护理口服药的目的。保障不同类别的老年患者都可以获得非常有用的用药安全护理,从护理的结果表示,与使用基础护理的老年内科口服药患人员来对比可知,显著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对用药护理的满意率,使得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其中就知道在老年内科口服药诊疗病患人员时可使用标准化用药护理流程,可以最大程度实现老年内科口服药诊疗的安全可靠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慧媛,周玲,赵志梅,等.品管圈联合标杆管理提高老年患者口服药物依从性的评价[J].淮海医药,2015(4):393-395.

[2]陈丽雪,林英.持续质量改进在口服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5):459-460.

[3]林丽跃,王美兰,谢强丽,等.持续质量改进在为老年患者发放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8):60-61.

[4]张泓,周密,陈秋华,等.老年住院患者漏服口服药原因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4):161-162.

论文作者:黄小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加强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_黄小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