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论文_李佳艺 马 京

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论文_李佳艺 马 京

济宁学院化学与化工系 山东济宁 273155

【摘 要】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高校重要的育人阵地。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和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人--学生和辅导员--的角度,探讨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宿舍人际关系是指个人在宿舍中与宿舍的成员通过语言、思想、知识、情感等媒介在交往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1]。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2]。据统计,大学生有80%的课余时间在宿舍度过,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还有5.72小时[3]。调查结果显示,有20%以上的同学对宿舍关系不满意,而因人际关系问题去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在70%以上。大学生宿舍又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事关高等教育的成败。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构建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提供对策。

一、学生本人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发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习惯的不同,这就需要舍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谦让,换位思考。例如,由于个人习惯的不同,有的同学习惯早起,有的同学习惯晚睡,这些同学要考虑自己的作息习惯的不同,是否会影响到舍友,尽可能保持大多数同学一致的作息习惯,降低噪声,减少对他人的影响。还有个人卫生习惯差异等等。

合理使用网络。有些学生沉迷于游戏,大部分时间面对电脑,不但荒废了学业,由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人格障碍、人情冷漠、道德缺失等。所以,这部分学生需要转变观念,改变电脑的用途-作为学习的工具。同时,积极参加三走活动: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既能锻炼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在现实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人面对面接触。课余时间,有计划的阅读课外书,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营养,修身养性,有意识的关注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从理论上充实自我。

合理认知自我和他人。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众星捧月的感觉,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倾向,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学习成绩等优势,许多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必然导致宿舍人际关系难以处理。因此大学生要反思自身是否存在自我中心和自我感觉良好,把对自己的评价降低些,对舍友的评价高些。

正确归因,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即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对于积极的方面适当外归因,归结为舍友的原因;反之,内归因。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矛盾,有利于舍友间的友好相处,形成和谐的宿舍关系。

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良好的个性品质,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愿意与个性品质良好的人交往。所以要反思自身是否存在不良个性品质:贪婪、虚伪、自私、自卑、猜疑、嫉妒……,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真诚、善良、大度……做一个让大多数人都喜欢具备良好个性品质的人。

二、朋辈宿舍心理委员

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可以从大学生中选出朋辈宿舍心理委员,由于年龄相仿,文化背景、生活理念、思维模式等相近,具有如下天然优势: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宿舍为四人间或六人间,也就是说每个宿舍心理委员负责四个或六个学生,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效率,有效弥补了心理健康教师不足的问题;由于生活在同一个宿舍,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舍友的心理变化并提供帮助;由于彼此非常熟悉,容易沟通,吐露心声,了解其内心世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大力宣传,扩大宿舍心理委员的影响力,为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严格选拨、岗前培训、制定规章制度、加强督导等措施,积极发挥朋辈宿舍心理委员的优势开展工作。

三、学生工作人员

学生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要重点关注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要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加强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向大学生传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知识,可能的话开设相关课程。再次,开展以宿舍为参与单位的活动,培养宿舍成员间的感情,体会团队的重要性,同时在活动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最后,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给学生以家的感觉,相亲相爱一家人。根据地域特色,因地制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中,论语中就包含着丰富的人际交往观念。以诚待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以宽容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愿意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以德聚人: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什么回报善行?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通过板报、电子屏、网络等工具广泛宣传此类语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大学生是最大受益者,大学生要以主人翁的精神主动参与。

学生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要加强引导,点面结合,充分发挥朋辈宿舍心理委员的优势和作用。师生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大学校园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雪花,陈万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宿舍关系及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2)300-303.

[2]毛小玲,李宏翰,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2005,19(7)473-475.

[3]陈文星等.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研究,2012,33(2),237-238.

【基金项目】济宁学院2017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编号:cx1735)。

论文作者:李佳艺 马 京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论文_李佳艺 马 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