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研究

湖北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研究

王宏杰[1]2001年在《湖北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五大报告把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今后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工作。党的十五届叁中全会又特别提出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巩固扶贫成果,根本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由此可见,促使和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和走向发展,是党和政府的一贯任务。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结束,绝大部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在各种综合措施的强力作用下,得以顺利解决温饱。在此基础上,如何有效地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稳定脱贫和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进入新世纪后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加强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中,人口又是关键性的因素,故而专门讨论人口问题意义重大。 本文以湖北省贫困地区的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一个系统,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把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作为一体,着重从以下叁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贫困地区人口问题的基本描述;第二,分析贫困地区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系;第叁,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对策。

杨发祥[2]2003年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叁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张俊飚[3]2002年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充分地融结和考虑贫困地区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主要内容。为此,本文在研究时,紧紧抓住了贫困、贫困地区、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将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实现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并将之贯穿于论文的始终。致力于全面和深层次地解析中西部贫困地区与可持续发展各个要素(即PREE)之间的关系,归纳和总结典型贫困地区在现实发展中所存在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寻找和研制可将之推广的基本路径,以实现点与面的结合。同时,将对相关要素的分析纳入到制度的范畴,探索制度创新的方法和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层次的不断提升,为理性判断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提供铺垫。为此,本文运用了调查研究方法、计量分析方法、数理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等,对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的主体结构主要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在本选题领域所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评述。第二章是对我国贫困问题的演变轨迹进行分析。首先对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进而对我国贫困地区的空间变异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变异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又展开了对政府的扶贫政策和贫困人口的数量变化过程的分析,以全面了解我国贫困问题在过去和目前的基本状况。第叁、四、五、六章则分别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集中探讨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一系列核心要素,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各个要素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和如何围绕可持续发展来做好各个要素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第七、八章主要就现实发展中存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或者符合可持续发展思路的一些典型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进行了总结性的描述和归纳,同时对这些经验与做法如何顺利地推广到面上进行了探讨。第九章则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将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到制度的层面,探讨制度因素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影响,并就如何实现制度创新以推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看,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其一是提出脱贫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其二是提出了新的贫困的概念,拓展了贫困的内涵与外延;其叁是提出了可持续脱贫的新概念,认为可持续脱贫是指原有贫困人口稳定离开既定贫困标准线以后所处

李银发[4]2013年在《人口因素对弥渡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弥渡县地处云南滇西边疆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目前,虽然弥渡县的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比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地区贫困、人口状况形势严峻、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其中的人口问题不仅影响着地区人口的发展状况,也影响和制约了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的发展。本文从人口的结构、分布、质量、规模等因素对弥渡县农村经济的影响的角度出发,研究弥渡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现实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弥渡县典型乡镇的农村人口状况的实地调研,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类、统计、分析后发现弥渡县贫困地区的人口状况存在:人口分布不合理,组成结构两极化严重,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生活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等问题;并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就如何解决好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提出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把解决好弥渡县的人口问题作为实现地区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叁农”建设。其次,制定倾斜性政策措施,把建设的重心逐步向农村地区倾斜。第叁、完善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教育、交通、服务保障体系。第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弥渡县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第五、增加扶贫方式,提高扶贫效率,增强抗贫能力,实现地区的整体性和持续性脱贫。

王宏杰, 张俊飚[5]2001年在《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即PREE)的协调发展。PREE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层次性的巨大开放系统,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又有消极的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PREE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弱化、消除它们之间的消极关系和消极影响。

峻峰[6]2005年在《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文中认为用人力资源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西部经济问题,是确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据和支撑点。从西部开发所处的时代背景看,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表明,人力因素不仅可以克服物质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倾向,而且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从而保证经济长期增长。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及世界各国在人力资源方面研究与实践活动等领域中的现有成果,充分吸收和借鉴包括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等在内的多学科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工具,针对西部地区这样一个特殊的区划,对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1. 本文结合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的测算,研究分析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以及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由此得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自然资源的赋藏程度与本地区经济增长有关系,但不存在必然联系的结论。此外,对西部地区资本供求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未来资本需求的测算发现,资本不足和短缺且使用效益低下,构成了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因此,在资源和资本对西部地区长期经济增长形成制约的时候,我们应及时地把经济增长的着眼点引入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之中。2. 本文提出了素质观的、能本观的人力资源概念,并通过界定人力资源存量的概念、构建人力资源存量的度量方法和数学计量模型,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存量状况、配置状况、流动状况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劳动力流动性差、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缺乏构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基本特征。 3.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本文从人力资源视角的教育观和教育价值观出发,通过对西部地区教育总体特征和教育投资及农村居民教育投资行为的考察与分析,指出西部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广大山区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水平的低下直接影响了农民教育投资意愿与行为。提出教育的发展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力资源的最基本的来源,而落实教育投入的政策和措施是西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4.在职培训投资和健康投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本—收益理论及西部地区在职培训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说明,西部地区正规的在职培训方式起步较晚,差距大,有效供需不足。因此,提高认识,改革现行的职业教育体制,调整教育结构,加大投入,通过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消除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供需矛盾。西部地区健康投资状况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健康投资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人口健康水平低下、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不足、社会公共卫生设施条件差、健康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其真正的根源在于经济落后和贫困,关键在于如何打破西部地区贫穷和人口健康水平低下之间的恶性循环,使西部地区逐步走向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健康水平提高齐头并进的道路,然后进入更高一层的循环当中,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格局。 5.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主要是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本文在研究分析各学者对“贫困”概念的不同认识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把贫困地区,直观地理解成是生产力水平低下,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地区,这只是贫困的表层形式而已,而真正的问题是少数地区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长期落后,这是贫困的实质,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理性选择应该是依托人力资源开发反贫困。 6.制度、政策对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促进作用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表明,同等的人力资源存量水平,受不同政策、制度、市场开放程度的影响,其发挥的作用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在相近的政策、制度、市场开放程度的条件下,具有高质量人力资源的地区必将首先发展,而且能够达到快速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以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行制度的安排还存在着诸多缺陷。通过管理体制和制度改革,不断推动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关键词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经济增长,存量

王俊文[7]2007年在《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尔基曾说:人类生活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贫困。贫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消除和缓解贫困,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繁荣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0年的3%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目前我国农村仍有2800万人尚未脱贫。这些地方地域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素质低下,脱贫难度越来越大。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现代化,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农村稳则全国稳,农民兴则国家兴。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即改革不合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农民积极性,那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民问题,则主要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和所追求的就是要消灭贫困,使人民过上民主文明、幸福富裕的生活。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贫困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因此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战略要求,关注贫困问题、研究贫困问题,解决贫困问题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六章对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是导言,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缘由;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当代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意义,即中国反贫困进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中国反贫困进程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和睦团结和社会安全稳定创造了条件;中国反贫困进程,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和良好示范效应;中国反贫困进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第叁部分主要从文献学角度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反贫困理论研究现状;第四部分对当代主要贫困理论进行了阐析,即贫困的经济学解释;贫困的人口学解释;贫困的社会人类学解释;贫困的政治学解释,尤其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贫困学说;第五部分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基本内涵与反贫困要义,提出了贫困类型的划分,对贫困测定的价值取向及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变化、贫困地区分布及其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贫困区域进行了释义;第六部分主要确立了本文研究方法,即理论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共性与特性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由四个部分组成,主要阐述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形成的多维原因。第一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环境原因,即对我国贫困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对我国贫困地区区域环境条件与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对我国贫困地区环境与人口的相关性考察;第二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历史原因,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政治性根源;城乡“剪刀差”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经济性根源;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导致农村贫困的社会性根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政策差异性是导致我国地区贫困的基础性根源;第叁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文化原因,即文化贫困对形成贫困的影响;民族文化对形成区域贫困的影响。第四部分阐析了形成贫困的体制、机制原因,主要有政府经济行为的缺位与错位对我国贫困的影响;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对我国贫困的影响;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对我国贫困的影响。第叁章由五个部分组成,主要对我国反贫困绩效评价、历史经验及其轨迹演进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叁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第二部分主要对我国反贫困历史进程及其轨迹演进进行了梳理;第叁部分是正确认识我国反贫困绩效及其评价;第四部分对我国反贫困基本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反贫困过程及其政策存在缺陷,并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反贫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四章由叁个部分组成,主要阐述了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启示。第一部分对发达国家贫困特征及反贫困措施进行了阐述,并以美国、意大利、日本反贫困政策措施为例;第二部分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特征及反贫困实践进行了阐述,并以印度、巴西、孟加拉反贫困政策措施为例;第叁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反贫困的当代启示。第五章由六个部分组成,主要探讨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框架。第一部分主要解读了反贫困治理结构内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反贫困治理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即反贫困目标体系和战略实施;反贫困政策、制度制定及法规;反贫困组织机构网络及管理体系;贫困人口参予与组织;利益相关者的主动参予。第叁部分主要分析了反贫困治理结构监督机制及其作用;第四部分对反贫困治理结构内容进行了阐析;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制定反贫困法,走依法反贫困发展之路;第六部分主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是贫困治理结构的基础和前提,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可持续发展”含义;“可持续反贫困发展”的基本理解;贫困地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扶贫项目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由七部分组成,主要对当代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形成;第二部分对我国反贫困战略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叁部分对我国反贫困战略进行了反思,即在反贫困主体确定上,过高估计政府对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利益分配中的作用;在反贫困客体确定上,重视宏观区域贫困,忽视微观层面的贫困村、贫困户;在反贫困方式上,注重物质资本输入,相对忽视人力资本开发和塑造;在反贫困内容上,重视改善供给,轻视剌激需求;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指导思想;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21世纪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宏观选择;第六部分对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具体操作进行了实证分析,即建立坚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加强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消除或缓解贫困;信息扶贫;政策扶贫;人力资源开发扶贫;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崔海伟[8]2013年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叁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李嘉岩[9]2002年在《农村反贫困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困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1997 年10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国际消除贫困日”发表的文告指出:“在 发展中国家,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生活费每天不足1美元的贫困线以下;在发 达国家,也有1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农村,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也面临着农村 贫困问题,肩负着反贫困的历史使命。 悠悠万事,温饱第一。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 反饥饿、反贫困的历史。从刀耕火种到新中国诞生前的漫长岁月,广大劳动人 民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屋不挡风、房不避雨”的穷困潦倒生活。为饥 饿所逼、为温饱而争,曾经发生过许多大规模的反饥饿、反贫困运动,但都没 有彻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反贫困的新篇章。五十年代取得显着成 绩,六七十年代偏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贫困受到影响,使得直至1978年 尚有2.5亿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33%。十一届叁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农民收 入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到2000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只剩下2000 多万人,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村反贫困和扶贫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 期。 新时期农村反贫困工作依然十分艰巨。首先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绝对贫困 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地方病 高发区和水库库区。它们大都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恶化。解决这部 分人口的贫困问题异常艰难,反贫困进入攻坚阶段。其次我国政府制定的贫困 线标准比国际每人每天1美元(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低许多,如按国 际标准化衡量,1998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约 1.06亿,贫困发生率约 11.5%。 再次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均收入差距的拉大,农村贫困地区与非 贫困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变得突出,地区性的贫富悬殊呈现出来。此外,由于 生态破坏、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返贫和新产生的贫困,每年也有几十万乃至 上百万。这种情况证明,虽然农村贫困面有很大减少,因而反贫困工作量减少 许多,但是未脱贫者大都是积贫难返的农户,反贫困“攻坚战”难度加大了。 如何有效地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人们已经找到了一条从给钱给物“输血”济贫到增强获取资源的能力与机会不断增加的“造血”式扶贫的道路。笔者以为;“造血”必须增进体能,提高健康素质,要从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上反贫困。故本文立足于以人为本,包括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探讨反贫困,阐发反贫困的人口学视野——反贫困与人口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提出这一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目的。即在中国政府各种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2000年底己基本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那么说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是否彻底解决了呢?论文作了否定的回答。作者从人口可持续发展作为切入点加以分析,提出立足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反贫困战略。即以适度的人口数量、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的合理发展为目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沿着这样的道路,确定所要研究的重点是农村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同时按照规范化研究要求,对本文采用的数据资料作出评价,以支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第二章贫困与反贫困的人口学理论,通过合理抽象,构筑贫困与反贫困的人口学理论。界定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指出贫困的一系列测量指标。在分析西方关于贫困的人口学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日实际,建构了农村反贫困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从农村贫困人日的数量控制。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调整叁个方面论述人口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和人口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第叁章来自实践的贫困调查报告是笔者通过利用假期深入到甘肃定西、贵州从江。安徽金寨和内蒙古和林格尔四个国定贫困县;运用抽样调查收集到的调查资料,完成的贫困调查报告。报吉着重阐发了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环境。人日与资源、人口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人口变动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国农村贫困地区人口与贫困之间的必然联系,这对认识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全局有很大作用。 第四章农村贫困现状与贫?

张志新[10]2005年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构想的提出,西部大开发就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开发西部,而是如何开发的问题;以及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时如何实现东、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必须把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必须从重视“物力资源”开发转变到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开发的轨道上来。只有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才能有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只有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才会有更为长久的动力源。因此,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力资源开发。 本论文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法为指导,以经济法学和民族经济学为底蕴,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热点问题之一的西部大开发作了全面考察和深入研究。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指引下,立足于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借鉴国内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论证了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成败的关键。在如何作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上,结合人力资源开发有关知识和人力资源特性,创造性地提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应建立在法律保障机制基础上。只有依法开发,才能有效地防止忽视教育、不重视人民健康等问题的发生;只有依法开发,才能有效地保护各开发主体的权益;只有依法开发,才能避免人力资源不合理配置和浪费现象;只有依法开发,才能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宏观调控作用,坚决杜绝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分离等现象的产生。总之,构建适合于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保障体系就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结构上,本论文除引言、结语外,正文分为两大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1一3章)论述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涵、现实状况、基本思路以及开发利用问题。重点阐述了不能以开发论开发,而是要把人力资源开发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人力资源开发与促进就业相结合;要坚决剔除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上存在的六大误区以及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路径选择等具有实践价值和可操作性的重大问题。第二部分(4一7章)主要从人力资源开发法治环境的酿造、教育法与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法律保障以及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服务机制的构建等方面来论述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障问题。本部分从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出发,重点论述了构建适合于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保障体系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性地提出明晰劳动力产权、切实保障人力资源各开发主体的权益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条件。除此之外,还简要地论证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不但要有良好的法律环境,而且优质的法律服务可以促使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始终沿着法治的轨道运行。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障,劳动力产权,西部民族地区

参考文献:

[1]. 湖北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研究[D]. 王宏杰. 华中农业大学. 2001

[2]. 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3

[3]. 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 2002

[4]. 人口因素对弥渡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李银发.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5]. 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J]. 王宏杰, 张俊飚. 陕西农业科学(农村经济版). 2001

[6].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 峻峰.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7]. 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 王俊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8].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

[9]. 农村反贫困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嘉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10].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障研究[D]. 张志新.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湖北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