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依托高中篮球校本课程进行有效教学论文_贺得康

怎样依托高中篮球校本课程进行有效教学论文_贺得康

贺得康 宁夏银川高级中学 750000

【摘要】高中体育篮球课程是一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体育道德的大球运动类课程。在高中篮球课程中,我校自主编写校本教材,利用实战化、实用化、发展化的校本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了适合接受、利于成长、便于运用的有效篮球教学。本文就介绍我校校本篮球课程训练的基础上,试图为广大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揭示出一条高中篮球教学的有效路径,希望以此来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课程、校本课程、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12-085-01

我校在高中篮球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中,依托篮球运动的运动特点,和高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特点等特点,为学生编写出来了运动性强,对抗性强,趣味性强的“三强”校本课程。在篮球课程中通过校本课程的训练,我们使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了体质,发展了团队精神,培养了体育道德,实现了全面发 展。以下列举三项典型的校本训练科目,进行分别介绍。

一、利用“防守下三步上篮训练”提升学生的得分能力

在防守下三步上篮训练中,选择两名学生为一组,一名学生负责防守,一名学生负责进攻,持球三步上篮。准备阶段进攻学生在3秒区外带球,防守学生在3秒区内防守。训练开始,防守的学生在进攻的学生的起点之上,展开紧逼防守,以求缩小进攻学生步伐活动范围。进攻学生要力求在前两步实现突破,以求在第三步拥有更好的出手机会。防守学生需要充分依靠紧逼的动作进行防守,在条件成熟的状况下甚至可以断球。进攻学生在突破前两部之后应该跨入三秒区到篮下,利用前两步的惯性进行上篮。在上篮过程中,防守的学生应注意干扰进攻学生的出手,让进攻学生造成投篮失误,对于有能力的防守学生,还可以对进攻学生的上篮进行封盖,从而提升训练质量。在一次上篮过程完成后,进攻学生上篮成功计2分,上篮失败计0分,进攻学生和防守学生交替位置。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犯规的情况,需要教师及时裁判,判处发球,并一并计入总分之中,跟句总分可以衡量学生的训练状况,为之后的个体辅导提供参考。

二、利用“五人从后场到前场传接球训练”提升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

在五人从后场到前场传接球训练中,我们组织5名学生组成篮球队,让他们站好篮球队的队形,从后场利用传接球的方式运球至前场,从而训练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期间,5名学生首先需要选出一名控球后卫,由他负责主导传接球的全过程,之后根据其他学生的不同位置,以控球后卫为中心进行传接球全场运球的训练。训练开始,控球后卫发出信号运球进入球场,全体5人都向前场奔跑。在奔跑的过程中,控球后卫根据手势的互动,将球传给其他四人,其他四人也可以互相传球,整个过程在跑动中进行。对于这项传接球训练,一要让学生注意好在跑动中传接球的过程,提升运动传球的效率。二是可以让学生在动态传接球的过程中尝试阵型的变换与转换,从而能够在之后的比赛中更好地适应技战术需求。这项训练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跑动能力、臂力、心肺功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项训练,能够为学生培养团队配合意识,使他们在篮球生涯中能够获得更好地成长。

三、利用“趣味性罚球比赛训练”提升篮球训练乐趣

罚球练习是篮球训练中的一项重要的练习,传统的罚球练习为一个人一直罚球,过于枯燥,难免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在罚球训练中,采取多种多样的趣味性比赛方式,有效地丰富了罚球训练的形式,从而提升了校本篮球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我们展开班级个人罚球比赛,首先设计64个分组签,让全体学生每人抽一个签确定对手,1与33对应,2与34对应以此类推,遇到对手是空签的学生轮空。之后让两名学生轮流罚5个球,罚进多者胜,若罚进相同则1人罚1球,直到决出胜负。经过5轮的个人罚球比赛,最后确定出冠亚军。

我们的罚球比赛还可以是集体罚球比赛,集体罚球比赛为每队5名学生,两队展开罚球比赛。队伍中的每名学生负责罚球4球,总共两队共罚20球,比赛结束罚进数量多的队伍获胜。

这样的趣味罚球比赛还可以对胜利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对失败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勉励,从而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通过这项趣味罚球练习,我们的学生的罚球能力显著提升,总体能够达到45%的命中率了,最高的学生罚球命中率接近70%。

总而言之,校本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僵化思维,将更多适于学生发展需要的鲜活内容融入到教学当中,使教学充满了活力。我们在高中篮球的校本课程教学中,利用“防守下三步上篮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得分能力,利用“五人从后场到前场传接球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利用“趣味性罚球比赛训练”提升了篮球训练乐趣,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从而切实体现了校本课程在篮球教学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全民健身视域下高中篮球教学的新思路[J].《学周刊:上旬》,2015,(8):201-201.

[2]张爱湖.高中篮球训练中的技能学习与运用[J].《成功:中下》,2017, (22):193-193.

论文作者:贺得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怎样依托高中篮球校本课程进行有效教学论文_贺得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