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观察论文_加尔勒·哈比有拉,王维玲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 新疆昌吉 831117)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4月直至2016年7月期间,并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急救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急救护理,将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死亡率4.44%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平均时间(121.06±5.18)min、急诊分诊平均时间(0.61±0.15)min、住院时间(8.75±1.23)天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急救平均时间、急诊分诊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综合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229-02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多发且常见的疾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常伴有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胸痛等并发症,而对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急救护理,能缩短患者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1]。因此,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综合急救护理效果,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收取我院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4月直至2016年7月期间,并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急救护理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90例患者均符合临床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90例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认知障碍,排除标准:(1)伴有内分泌疾病、精神疾病患者,(2)不接受急救护理的患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1~6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6.78±2.15)岁,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25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0~6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5.28±2.38)岁,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24例。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各项资料差异不显著,可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护理人员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治疗、院前抢救等措施。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急救护理。

综合急救护理(1)院前抢救:医务人员在接到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急救电话后,应立即将抢救物品准备完善,在5分钟内进行出诊,到达现场以后,护理人员应协助医师对患者实施抢救,给予患者服用药物,并实施面罩吸氧,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及发病过程,(2)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例如呼吸频率、体温、血压、心率等,注意患者是否发生呕吐、恶心、干咳、呼吸紧促等症状,若患者发生呕吐,应清理鼻腔和口腔的呕吐物,避免窒息情况发生,患者用药后,应观察其不良反应,(3)在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保持患者平稳,同时联系院内相关科室,要其提前准备手术设备和检查设备,电话通知患者家属或者其单位,(4)院内护理:患者入院后,应在1分钟内将急诊分诊工作完成,开放绿色通道,通知医师进行抢救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死亡率。

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急救平均时间、急诊分诊平均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使用SPSS19.0软件,将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死亡率、急救平均时间、急诊分诊平均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处理,采用P<0.05表示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对比存在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死亡率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死亡率4.44%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的死亡率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具有并发症高、病情危重、致死率高、病情进展快、发病急等特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因此,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综合急救护理的效果。

研究显示,常规急救护理为基础护理,无针对性,无法显著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导致患者抢救时间延长,对患者生存率造成严重影响[3]。而对患者实施综合急救护理,综合急救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在规定时间内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从而达到预期的急救护理目标,最大限度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4-5]。通过主动性、标准性、预见性的进行护理工作,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将被动急救护理转化为主动护理,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应与患者家属沟通,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及发病过程,从而评估患者是否能进行急诊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缩短急救平均时间、急诊分诊平均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6-7]。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死亡率4.44%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平均时间(121.06±5.18)min、急诊分诊平均时间(0.61±0.15)min、住院时间(8.75±1.23)天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急救平均时间、急诊分诊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程宝珍,张小红,牛娟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2]于佩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78-1380.

[3]李莉.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h内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5(8):742-744.

[4]杨亚佳,范雪华,江溶等.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8):718-720.

[5]陈丽娜,周焕芳,任国琴等.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11-13.

[6]王静.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3.

[7]宋杏婷.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临床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72-73.

论文作者:加尔勒·哈比有拉,王维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观察论文_加尔勒·哈比有拉,王维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