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肖雪春,赵顺彪

长沙岳麓区亚太医疗美容医院 410006

【摘 要】目的:分析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以60例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根据术后患者护理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研究组患者术后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术后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用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进行术后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上举96.7%、外展100%、旋转93.3%等上肢功能优良率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上举80%、外展83.3%、旋转80%等上肢功能优良率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术后恢复干预,可有效改善术后患者上肢功能。

【关键词】针刺;康复训练;乳腺癌根治术;上肢功能;效果

乳腺癌根治术是乳腺癌患者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手段和方法,根治术通过对患者的乳腺部位肿瘤以及周围部分组织切除的方法,来达到清除肿瘤,降低肿瘤复发的治疗目的[1]。但是乳腺癌根治术具有切口大,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大,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上肢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等不良症状,从而严重的降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加快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发生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的关键和核心[2]。本次研究中,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60例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纳入标准为:(1)乳腺癌均为单侧发病,且肿瘤未出现转移;(2)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3)患者均同意本研究。根据术后患者护理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研究组中患者年龄最小为28岁,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为(40.2±1.6)岁,癌症分期情况为:Ⅰ期患者18例,Ⅱ期患者8例,Ⅲ期患者4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68岁,平均年龄为(39.5±1.7)岁,癌症分期情况为:Ⅰ期患者15例,Ⅱ期患者7例,Ⅲ期患者8例。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功能锻炼护理,包括术后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早期制动,避免患者过度对肢体进行活动,从而造成疼痛、二次损伤的出现。对于出现肢体疼痛的患者,可以给予镇痛药物等进行对症护理。

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术后的护理和治疗,(1)针刺:对患者的百会穴、人中穴、大椎穴、命门穴、关元穴、廉泉穴、中枢穴等穴位采用针灸针进行刺扎,针刺治疗每次持续时间为30分钟,每天进行一次。(2)康复训练:①卧床期训练:术后初期,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必要的制动处理,做好对上肢的保护工作,防止其受到外界压力,适当垫高手臂。早期锻炼以手部、腕部运动为主,包括指导患者进行握拳训练,借助橡皮球进行挤压训练,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按摩处理等。术后5天,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的运动,包括曲肘伸肘等。②下床活动期的训练:术后逐渐扩大患者上肢运动范围,指导患者进行手臂上举训练。此外,可以进行手臂画圈训练,初期以较慢的速度画相对较小的圆圈,后逐渐扩大范围。拆线后,可进行扩肩运动,并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日常的刷牙、进食等活动。③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指导其保持合适的强度和频率继续坚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活动。

1.3 观察指标

上肢功能:对患者上肢的上举、旋转以及外展功能进行评价,(1)优:上举功能与治疗前相比相差5cm之内,外展功能可以达到180度,上肢旋转功能可以达到360度;(2)良:上举功能与治疗前相比相差程度在5cm到10cm之内,外展功能可以达到150度到180度,上肢旋转功能可以达到300度到360度;(3)差:上举功能与治疗前相比相差程度超过了20cm,外展功能在90度到150度之间,上肢旋转功能在270度到300度之间[3-4]。上肢功能优良率为优秀率+良好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软件为Epidata3.0,统计学计算软件为SPSS20.0,计数资料,采用平均数n,%表示,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上举96.7%、外展100%、旋转93.3%等上肢功能优良率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上举80%、外展83.3%、旋转80%等上肢功能优良率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体情况如表2。

表1 患者上肢功能优良率情况比较(例/%)

3讨论

上肢水肿、麻痹等症是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十分容易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这是由于术中会对患者的部分淋巴组织以及运动组织进行切除,进而形成破坏所致。术中对患者形成的损伤越大,相应的上肢功能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就越高[5]。为了减少术后对患者上肢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手术对患者生活工作带来的不便,应该尽早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和治疗。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乳腺癌根除术后的患者给予了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了术后干预治疗,针对患者术后的不同恢复阶段,如卧床期、下床活动期等,进行了针对性康复训练指导,前期以锻炼患者手臂、腕部关节功能为主,后期以活动患者肩部以及肘部关节功能为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对患者上肢的肩部肌肉、手臂肌肉等进行了有效的锻炼,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的回复率上肢的功能。此外,配合必要的针刺治疗,起到了疏通患者堵塞经脉,活血化瘀的功效,加速了患者上肢功能又好又快的恢复[6]。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及时的给予针刺和康复训练干预,对于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述梅.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4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J].饮食保健,2016,17(3):37.

[2]陈梦,雷华娟,郑松,等.针刺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镇痛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28(1):22-25.

[3]李丽,谢娜,陈旦,等.早期系统康复介入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1(8):1843-1845.

[4]卜彩菊,何英煜,刘琴,等.全程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14(4):436-439.

[5]韩娜,刘延锦,栗英,等.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手机应用软件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7,25(3):267-270.

[6]蔡桂程,符小敏,谢惠芬,等.康复视频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1(17):2641-2642.

论文作者:肖雪春,赵顺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肖雪春,赵顺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