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问题与对策论文_田烨1,彭峥1,张寒丽2,瞿继成2,于彩虹2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问题与对策论文_田烨1,彭峥1,张寒丽2,瞿继成2,于彩虹2

永顺县疾控中心 湖南湘西 416000

【摘 要】近年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一直是我国卫生监督的主攻方向。其中,消毒隔离工作是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预防、控制院内感染,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工作,成为基层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分析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问题;对策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主要面向本机构服务辐射区域的居民,为其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消毒隔离监控工作,是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现今,基层医疗机构大都不符合卫生院建设标准,且医疗设备不足,医护人员专业素质较差。[1]如何切实落实医院消毒隔离政策,成为基层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不健全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对医护人员具有指导性、约束性,鞭策性、激励性,规范性、程序性。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医护人员对隔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进行消毒隔离工作时比较随意。例如,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没有定期对听诊器、温度计等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

(二)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意识薄弱

1、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消毒隔离意识薄弱,医护人员缺乏消毒知识和医源性感染控制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认识到在较差的医疗条件下,确保医疗安全的必要性。

2、基层医疗机构没有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要求,将感染科室与其他科室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厕所等分开。[2]此外,科室布局比较随意,且缺乏明显标识。

3、科室内部没有进行分流。基层医疗机构在科室内部细节设计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消毒人员、消毒物品进出共用一条通道,造成交叉污染。

4、消毒设施没有进行定期维护。部分高压蒸汽灭菌器为在管理中被忽视,长期以来缺乏定期维护。

5、医护人员没有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在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仪容不符合医疗标准:不戴帽子、口罩等。医护人员未遵守“六步洗手法”,部分清洁消毒硬件设施不到位。[3]比如,缺乏洗手液和足够的上下水设施以及干手设备。

(三)消毒隔离措施管理力度不够

1、紫外线灯辐射照强度、设置高度及单位空间的配置不符合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环境空气消毒不够重视,部分诊所紫外线灯已损坏,却常年不使用。

3、部分医疗机构环境不达标,诊疗室、配药室、输液室等没有独立分开。

4、医疗器械菌落数合格率低,主要原因是医疗器械的清洗不过关,消毒和保存当中,使用了不合格的高压蒸汽灭菌器。例如:口腔医疗器械菌落术超标,合格率较低。

二、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的对策

(一)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开展全员培训

开展全员培训,有助于增强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指导医护人员在消毒隔离工作中取得长足的进步。笔者根据多年医疗工作经验,总结了全员培训的一些方法:开展《医疗技术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知识座谈会;设立消毒隔离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参观学习等。通过以上方式,使医护人员熟悉掌握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二)健全消毒隔离制度

古语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消毒隔离制度在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应该熟悉记忆消毒隔离制度,并将其科学规范的应用到消毒工作中去。[4]例如: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先清洁,再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或低温灭菌。中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先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氧气面罩等,应采用高水平或中水平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先清洁,再使用中低消毒剂消毒。

(三)加强医疗废物处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预防感染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五类。医疗废物是引起疾病传播或相关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危险性因素。[5]在收集运送的时候,要做到分类处理,密封,包装物完好,运送时防止流失、泄露、扩散和直接接触身体等。

(四)加大监管力度

相关单位应制定有效性的医疗规章制度,并增设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加大惩罚力度,对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结束语

预防和控制感染时消毒隔离工作的重心。为确保医疗安全,基层医疗机构应提高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完善消毒隔离设施等。长久以来,基层医疗工作一直是我国医疗的薄弱地区。[6]医疗条件差、医疗人员综合素养低;政府对其监管、扶持力度不够等,都是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改革的绊脚石。希望基层医疗机构在消毒隔离方面能有实质性的进步,为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7]

参考文献:

[1]唐平,陆爱珍,梁雁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现状与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07:781-783.

[2]唐平.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的研究进展[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05:526-528.

[3]唐平,陆爱珍,梁雁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现状与对策[A].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2005:4.

[4]赵文英,吴碧君,陈培玉,吴崇庆,邱玉峰,郑飞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管理质量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2015,05:504-505+508.

[5]许志涛,徐晓娟,孙树法,牛桓彩.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的监测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15:2579-2580+2584.

[6]杨翠芳,林志彤. 广州市社会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对策[A].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02:3.

[7]潘琴. 上海市金山区口腔诊疗消毒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

论文作者:田烨1,彭峥1,张寒丽2,瞿继成2,于彩虹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问题与对策论文_田烨1,彭峥1,张寒丽2,瞿继成2,于彩虹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