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全过程管理对策_应收账款管理论文

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全过程管理对策_应收账款管理论文

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及全程管理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应收账款论文,全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赊销这种信用交易,在强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增加收益、节约存货资金占用,以及降低存货管理成本等方面有着其他任何结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巨大的信用风险又往往使企业大量账款被客户拖欠,造成资金紧张并产生高额的机会成本,严重者甚至产生呆账、死账。目前,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居高不下,长期不能收回的现象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应收账款金额高且长期施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市场疲软、客户资金紧张、偿债能力差以及经济法规不健全等外部原因影响外,企业内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1.企业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为了追求账面销售价值,追求销售额,便大量实行赊销。只期望赊销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不顾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缺少事先对客户资信情况全面、深入的调查,盲目向客户放债,致使客户拖尔风险巨大。

2.有关销售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对销售部门的考核主要是当期的销售量及销售收入,销售人员的酬薪、可支配的销售费用与销售额相结合,使销售部门为实现高业绩随意赊销。由于缺乏销售与回款相应机制的约束,致使大量应收账款沉积,甚至变成坏账。

3.应收账款缺少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企业陷于应付长期拖欠的账款,忽视了应收账款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往往不建立客户资信调查档案,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制定的不切合实际却得不到及时修正,造成对应收账款管理上的巨大风险。

二、应收账款全程管理对策

赊销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企业应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到应收账款“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追款的全程管理,以实现应收账款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一)强化信用风险管理,防患于未然

1.设置合理的信用政策。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制定切实可行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是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防范风险的关键。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如同企业的门槛,定的过高,将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而被企业拒之门外,其结果尽管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和收账费用,但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和销售的扩大。定的过低,一些信用品质差的客户便乘虚而入,结果导致信用风险加大和收账费用的增加。企业在信用标准确定的问题上,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以下三个基本因素,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一,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如果对手实力很强,企业欲取得或保持优势地位,就需采取相对于竞争对手较低的信用标准以保持并不断扩大优势地位;反之,其信用标准可以相应严格一些。其二,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违约风险承受能力时,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提高竞争能力;反之,只能选择稳健的信用标准以降低违约风险的程度。其三,客户的资信程度。在制定信用标准是,必须对客户的资信程度全面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判断客户的信用等级并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优惠。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时,就要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信用期限的确定应以增加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定;现金折扣及折扣期限的确定必须将加速收款所得到的收益与付出的现金折扣成本结合起来考查。此外,虽然企业在信用政策中已对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水平作了规定,但当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就需要权衡信用成本及收益及时调整、修正信用政策,以保证信用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的资信管理是信用风险控制的基础,企业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应当作为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贯彻落实。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应当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地进行,并建立起资信档案管理制度,对每一笔交易的价值和风险都应具体做出客户信用分析,盲目信任客户是造成日后拖欠乃至坏账的根源。在实践中,要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程度应增设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就客户的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进行经验性的评价,以对其信用风险程度做出大致的判断。具体包括5个方面:(1)信用品质,是指客户履约或赖账的可能性,客户以往的付款记录是品质的最佳测量工具。(2)偿付能力,可以通过查看客户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来评价。(3)资本,是客户偿债的最终背景,可以通过客户的权益净值来评价。(4)抵押品,不付款的情况下,可用于偿债的抵押品,其价值由取回成本和可能的再出售价值决定。(5)经济状况,一旦遇到不利的外部经济环境,客户处理债务的应变能力。根据以上的信用分析,可将客户的信用状况和交易价值分类管理。

(二)加强应收账款监督,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1.对应收账款运行过程实施追踪分析。应收账款一旦发生,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要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就有必要在收账之前,对该项赊销业务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放在赊销商品的销售与变现方面。一般情况下,客户在赊购后,迫于获利和付款信用的动力和压力,必然期望迅速实现销售并及时付款。然而,市场供求关系所具有的瞬变性,使得客户在短时间内不能顺畅地销售与变现。此时,如果客户的信用品质良好,持有一定的现金余额,且现金支出约束性较小,可调剂程度较大,客户大多是不愿意损失市场信誉为代价而拖欠赊销企业账款的。如果客户信用品质不佳,或者现金匮乏,或者现金可调剂能力低下,那么,企业的账款遭受拖欠也就在所难免。

2.设立信用额度,堵住拖欠发生的源头。实践当中,发生较大的客户拖欠风险主要由于业务人员向客户赊销额度过大,而管理人员又缺乏一个科学审批的标准。因此,建立“授信管理制度”是有效控制呆账、坏账的关键。授信管理制度是通过一系列科学、定量化的信用评估、控制方法,制定信用限额,形成企业内外的信用制约机制,使客户、销售人员、管理决策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在缺少信用额度控制时,有的公司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处于被动的地位。授信制度的建立要求公司每项赊销业务都是以信用限额为限,任何人不得擅自突破,使信用限额成为公司与客户关系的调节工具,在回款问题上争取主动,实现公司对客户的多元管理。

(三)加强拖欠账款管理,减少应收账款投资损失

信用好的客户付款及时,不会发生拖欠。少数的信用客户将被证实纯粹是赖账之徒,无论企业做出多大的收账努力也将无济于事。其他的客户介于这两者之间,成功地和这些边际信用顾客打交道是盈利的关键。当企业通过经常的账龄分析,发现账款被客户拖欠时,首先应分析现有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从新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调查、评价,将信用品质恶劣的客户从信用名单中删除,对其拖欠的款项可通过信件、电话、个人拜访、诉讼等方式进行催收。实施催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收账费用的代价,但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及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企业制定收账政策时应在二者之间权衡,本着收账总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实施收账。另外,实践中,收账职责的确定也直接影响着收账效果,由谁负责收账?承担怎样的责任?应采取什么样的收账步骤?这经常是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突出矛盾。企业应根据自身人力资源状况设置专门化、专业化的收账人员,慎重对待每一个收账程序,一方面在收账时态度应渐加强硬;另一方面要注意避免因催收过急,伤害无意拖欠的客户影响潜在的销售及利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收账上的主观随意性,抓住收账时机,最大程度的挽回坏账损失。

标签:;  ;  ;  ;  ;  ;  ;  

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全过程管理对策_应收账款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