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八年级英语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_杨昆

农村初中八年级英语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_杨昆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金水初级中学 723300

摘 要: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必修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质教育,要具有可持续性。但在农村初中,随着年级递增、课程内容的增加、难度的加大,使得八年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两极分化不断加大。这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原因。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对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两极分化 探究成因 应对策略

一、八年级“学困生”原因分析

1.客观存在的心理因素

(1)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具有过渡性和动荡性,社会性的约束与自我独立的矛盾冲突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其主要表现为:追求自我,对教师在课堂上的约束要求不肯听从,犟头倔脑、任性,加之基础较差,屡考屡败,找不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产生自暴自弃情绪,情绪低落,得过且过。(2)对前途理想的认知不明晰,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人认为自己将来又不做外交官,也不生活在国外,英语不是自己谋生的工具和手段,于是对英语采取马虎、应付的态度,从而导致英语学习失败;失败又反过来催生消极的学习态度,认为英语反正我也学不好,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就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置于弱势地位,缺乏自信心,形成消极暗示,破罐子破摔,英语就真正成为困难学科了。

2.现行教材的因素。现行英语教材城市气息浓,起点高,跨度大。冀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也是初中现行教材中内容最多(九年级课文篇幅最长,可全册只有10个单元)、词汇量大、教学模块多、语法最难的一册,语法知识分散在相应的学段,显得很零乱,不系统也不成体系;并且每个语法点的出现都比较超前,给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许多障碍,使得好多学生无法适应突来的变化。

3.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家庭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山区农村初中,学生全部来自农村,且大部分为寄宿生,还有相当部分的留守学生、单亲学生,“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受限于学生家长受教育水平,他们无力承担孩子的英语辅导任务,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比较简单粗暴,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致使家庭作业没有父母的辅导、配合和督促,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烦恼无法倾诉、无人疏导,一旦孩子出现掉队现象,家长往往束手无策。(2)教师因素。①小学阶段缺少英语专业教师,一开始就没过好字母关,更不用说音标关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没有了“小升初”对英语学科的考查,小学英语教学的正常开展都有问题,仅仅是停留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层面,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都较差,有些学生到现在连26个字母都还不能熟练地会读会写,更谈不上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再通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使得一部分学生的欠账越来越多,到了八年级,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直接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走进了“学困生”的行列。②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二、应对策略

1.建立英语学习互助小组。按照英语成绩好坏,按每四人一组的方式编成多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学习好的同学任组长,让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同学“结对子”,让他们自由组合“拜师学艺”。由组长配合老师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必须对组员负责,对他的学习严格要求,督促其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如监督记单词、默单词、背课文等。如当天单词听写较差,可要求他重新听写。同时,组长还要给组员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学生与学生打交道比较有亲和感,学生们也乐于接受相应的学习任务。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对于英语学困生,教师更应该想方设法多与他们聊聊天,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喜欢你,进而“爱屋及乌”也喜欢学你教的英语。另外,在课上或课外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也在学习上给予一定的帮助,让他们重拾信心,让他们觉得教师是真心为他们好,而且他们是受到教师的特别关心的。这样他们会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有劲,从而走上良性的学习轨道。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要求学生反复地模仿,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就会感到枯燥,学习就不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更多实践英语的机会,如课前学唱英文歌曲,课中开展英语辩论会、讲英文故事比赛,课后还可组织学生看英文版的电影等。同时还要利用中学生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多搞一些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娱乐中学英语,既增加了学生实践英语的机会,提高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英语,这样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通过课外辅导转化学困生。一个老师大多要带两个班的课,由于班级过大、学生人数过多,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课堂上只有40分钟,顾及到每一位学生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有用课外辅导使学困生体会到老师的重视。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点,老师大多时间都和学生呆在一起,有晨读、晚读、晚辅导等。所以我们英语教师可牺牲一些课外时间来辅导学困生,细心讲解,耐心辅导, 孜孜不倦循循善诱,这样他们的英语成绩就会慢慢提高,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最终达到由量变到质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转化后进生的理论与方法》[M].知识出版社。

[3]邵瑞珍 主编 《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杨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7月总第1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八年级英语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_杨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