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论文_高鑫

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论文_高鑫

高鑫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药材科 江苏 盐城 224400)

【摘要】 目的:探究和分析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普及。

【关键词】 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099-02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以及下呼吸道感染两种。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指喉部到支气管间的急性炎症,主要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在治疗上,一般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在临床上,三代头孢抗生素应用广泛,包括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克肟等。本院对收治的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分组,旨在总结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男患者45例,女患者35例。年龄范围为19岁到75岁,平均年龄为(58.3±2.5)岁。患者经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细菌学检查等检查,均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有37例,细菌性肺炎有1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11例,支气管消除合并感染17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剂量为每次1克,静注治疗,每天2次,连续治疗14天。

实验组患者联合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头孢曲松剂量为1克,静注治疗,每天2次,连续治疗7天,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后给予头孢克圬治疗,剂量为每次200毫克,口服治疗,每天2次,连续治疗7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如下所示:

1.3.1治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消失,包括体温、咳嗽、咳痰、呼吸音以及胸痛等,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痰细菌培养为阴性。

1.3.2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血常规等实验检查、痰细菌培养中有2项消失或者显著改善。

1.3.3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血常规等实验检查、痰细菌培养中有2项有所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4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血常规等实验检查、痰细菌培养均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数据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表示格式为率(%),组间数据比较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格式为(x-±S),组间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P<0.05,则提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40 24 12 3 1 39(97.5%)

对照组40 17 11 3 9 31(77.5%)

可见,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4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40例患者有5例出现轻微皮疹,经停药后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可见,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以及肺炎等。病原体类型主要包括支原体、病毒以及细菌等。因此在治疗上,需要确定病原类型,并结合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随着目前抗生素的应用日益广泛,耐药菌株也不断增加,导致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下降[1]。

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过程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较为常见,其中以头孢菌素抗生素以及青霉类抗生素等为主,常见的头孢菌类抗生素以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药动力学较为理想,对细菌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能够有效对革兰阴性以及革兰阳性需氧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研究显示,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克肟的抗菌谱较广泛,能够抑制多数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阴性菌,对溶血性链球菌以及肺炎球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经注射或者口服后,药物分布较广,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两者在预期效果上也相似,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实施序贯疗法。头孢克肟在机体β酰胺酶高度稳定,经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进行灭菌。抗生素在治疗感染疾病上虽然效果理想,然而重复一种抗生素进行治疗,容易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因此临床上需要合理选择抗生素。

本次研究显示,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这与陈怡[2]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 罗勇飞.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36):131-132.

[2] 陈怡,邓宏伟.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109-110.

论文作者:高鑫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8

标签:;  ;  ;  ;  ;  ;  ;  ;  

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论文_高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