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镁和血脂代谢的相关研究论文_孙健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镁和血脂代谢的相关研究论文_孙健

孙健

南京市建邺医院内科 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与血清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镁(Mg),应用相关分析和t检验对血清镁与血脂各项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镁水平与HDL-C呈正相关(P<O.05);血清镁水平与LDL-C呈负相关(P<0.05);血清镁与TG、TC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血清铁水平可能与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血液透析;镁;血脂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普遍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和三酰甘油(TG)增高。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合并症。

MHD患者的CVD死亡率明显增加,较一般人群高5— 8倍,而且发病年龄提前[1]。由CVD所致的死亡占 MHD总病死率的50%,是首位死亡原因[2],脂质代谢紊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镁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其参与机体内多种酶的合成或激活,并具有调节机体代谢、神经、肌肉及心血管等功能。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镁密切相关,但人们对镁的认识远不如钾、钠、钙等其他元素。近年来镁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增加镁的摄入量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降低血脂水平。镁影响脂代谢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临床资料分析,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镁水平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50±11)岁,接受透析治疗时间4~10年,平均(6.7±2.1)年。原发病为高血压肾血管硬化症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糖尿病肾病10例,多囊肾2例,梗阻性肾病2例,原因不明者12例。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4h,均采用动静脉内瘘,用肝素钠抗凝,血流量200一250ml/ min,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ml/min。近3个月未服用降脂药及利尿药,无急、慢性感染和肝功能异常。

1.2检测方法:于空腹12h后透析前采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镁(Mg)、钙(Ca)、磷(P)等指标。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χ±s)表示,血清镁与血脂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P<O.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平均血肌酐(789.3± 211.4)umoL/L,尿素氮(23.1±6.7)mmoL/L,总胆固醇4.8±1.5)mmoL/L,甘油三酯(1.8士0.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0.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0.6)mmoL/L,血红蛋白(81.2±15.3)g/ L,镁(2.6±1.0)mg/dL,钙(2.3±0.4)mmoL/L,磷(1.3±0.5)mm01/L。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血清镁与血脂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血清镁水平与HDL—C呈正相关(r=0.28,P< 0.05);血清镁水平与LDL—c呈负相关(r=0.23,P< O.05);血清镁与TG、TC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O.05)。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普遍存在血脂异常,其发病原因可能与低白蛋白血症、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异常、长期使用肝素、肝血流量减少、脂蛋白脂酶功能缺陷和活力降低等多种因素有关。现有研究认为,镁与脂质代谢的关系极为密切,镁缺乏可以引起血脂水平升高。动物实验发现,镁缺乏引起血浆TG和TC水平的升高,并降低HDL-C水平。镁制剂补充可以使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并伴随血浆HDL,C水平上升。本文资料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镁与 HDL—C呈正相关,与LDL—C呈负相关这与Muhammad RafiqueAnsaIi等最近的报道相同,提示血清中镁的含量对血脂代谢可能有一定的影响。血清镁参与血脂代谢的可能作用机制如下:镁可以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和血浆脂蛋白脂酶(LPL)的活性,促进TC、TG以及LDL—C分解和HDL—C的合成。另外 Mg2+—ATP也是胆固醇代谢限速酶的控制因子。因此,镁能激活许多重要的脂质代谢相关酶,参与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促进乙酰辅酶A的形成,使大量脂质转变形成乙酰辅酶A进人三羧酸循环。血清镁水平还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动物模型的实验数据表明:低镁血症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促发因素。低镁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是低镁使血脂升高,内皮受损,内皮对LDL—C的通透性增加,LDL—C氧化,粘附分子上调,单核细胞迁移入动脉壁,血小板生长因子和白介素一1释放,平滑肌细胞迁移入内皮下间隙及血小板活化。而高镁不仅使血脂下降,还通过刺激内皮增生,增强功能基因对血管生成因子的反应,增加一氧化氮的合成维持正常的内皮功能及降低血压。体外实验已经显示低镁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并且是导致斑块形成的始动因素。而且,口服镁治疗已经显示能够增强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4]。综上所述,脂代谢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血清镁的水平对脂代谢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应重视镁对脂质的影响,维持血清镁在一个安全的水平,从而改善脂代谢异常,以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镁应维持在什么安全的水平和如何应用镁这种廉价、自然和相对安全的药物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Al Wakeel,Mitwalli AH,Al Mohyas,et al.Morbidity and motality in.ESRD patients on dialysis[J].saudi J Kidney DisTransplate,2002,13(4):473—477

[2]Rasmusson HS.Influence of Magenium substition Therapy on blood Lipid Composition in patient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J].ArchIntemMed。1989,149(5):1050~1053

[3]赵战芝,杨永宗.低镁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25(6):450~453

[4]陈军.镁与动脉粥样硬化(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34(7):394~396

论文作者:孙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  ;  ;  ;  ;  ;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镁和血脂代谢的相关研究论文_孙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