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的僧道形象分析——以(卷一)为例论文_林婉仪

《聊斋志异》中的僧道形象分析——以(卷一)为例论文_林婉仪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本文以《聊斋志异》(卷一)为例,列出其中涉及僧道文化的文本。通过文本的对比分析和归类,发现每一类型的人物形象都被蒲松龄赋予了独特的意义,这其中既有对黑暗现实严厉的控诉,又有对虚幻世界的向往等等,从中亦可窥探出蒲松龄崇道抑佛的倾向,内容丰富。

关键词:《聊斋志异》,僧人形象,道士形象

《聊斋志异》之妙不仅与其记录着奇闻怪事,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有关,更是因为这部小说敢言他人不敢言之言。正因为如此,郭沫若才会这样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在《聊斋志异》研究的内容上,笔者选择以《聊斋志异》(卷一)为例,将“僧道文化及人物形象”作为研究小切口,见微知著,粗略建立小说整体的僧道形象框架,借此更深入地探寻聊斋之密。

《聊斋志异》(卷一)共含小说42篇,其中涉及僧道形象的就有14篇:5篇僧人,8篇道士,还有1篇二者同时出现。

通过细读文本,笔者将这十四个僧道形象做了简单的分类。

一、僧人形象

小说涉及僧人形象的5篇分别为《尸变》、《画壁》、《长清僧》、《僧孽》、《四十千》。根据人物的性质和特点,可将这五位僧人分别归纳为引导者、示范者、推动者和罪恶者。

(一)引导之僧

在《画壁》和《四十千》中的两位僧人就可被定性为“引导之僧”。这类僧人往往被塑造成了全知全能者,他们游离于故事之外,但却能掌握事情的真相,洞悉事情的发展动态。

《画壁》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孟龙潭和朱举人游寺,却不想朱举人在游历的过程中竟飞到了壁画里,与画中的美丽少女发生了一段恋情。在朱举人渐渐忘我之时,寺中老僧将他唤了回来。

在这个故事当中,朱举人对壁画中的少女产生了色欲于是进入了幻境之中与少女欢好,在虚与实之间游移。在此过程中,老僧也跟着他切换于虚实之间,并始终处于引导者、更高层次的觉悟者、上帝视角之中。这与女欢好的幻境与其说是朱举人的意淫,不如说是老僧察觉朱举人色欲后给他制造的一场梦境,以便令他领悟“色即是空”的道理。但是作为一个启发者,老僧最后并没有直接挑明真相,简单一句“幻由人生,贫道何能解”,是希望朱举人能够自己顿悟幻境之理,只可惜他们没能大彻大悟其中的道理。

而《四十千》则讲的是讨债孩子的故事。故事后来出现了一个老而无子之人对此事心生疑惑,高僧就告诉他:“汝不欠人者,人又不欠汝者,乌得子?”这样一说便让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僧人都没有出现。而是到了文末才现身,并被赋予了无所不知的上帝角色,行使着答疑解惑,点明真相道理的职能。

(二)示范之僧

而《长清僧》则被定义为“示范者”。

小说中的长清僧虔心向佛,品行高洁。死后还魂重回人间,附到了一个公子哥身上,原本可以借此机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放纵欲望,享受公子原有的荣华富贵,在美女和酒肉中醉生梦死。但他却毅然拒绝了所有诱惑,在家中恪守禁欲,最后又重返佛寺。蒲松龄正是通过长清僧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行高乃不堕落,性定乃不动摇” 的僧人形象,这或许也代表着蒲松龄心目当中最理想的僧人境界。这样一位不起妄念,心性高洁的僧人在无形中递着一种榜样的力量,为众生以身示范着真正的佛道之人是怎样出淤泥而不染,在尘世之中来去自由的。

(三)推动之僧

这一类的僧人在故事情节中并不承担主要角色,而是作为故事情节的推动者和叙述者存在的。《尸变》中的僧人就是属于“推动之僧”。

在《尸变》中,有四个人在旅店住宿却遇到了诈尸。其中一人伺机而逃,最后在寺院外与女尸斗智斗勇。故事中的僧人并不高明,他遇到鬼怪也会害怕得不敢开门,和普通人并无两样。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带着人性弱点的僧人,才更加凸显出和女尸周旋之人的机智与勇敢以及当时情况之惊险。所以此处的僧人,除了作为故事的知情者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之外,同样也是一个侧面烘托者。

(四)罪恶之僧

作为14篇道僧形象中唯一讲述负罪僧人故事的《僧孽》,十分引人注目。张生被鬼误抓下地狱,在重返人间前游览了地狱。在那里他看到他哥哥痛不欲生的样子,鬼使便告诉他,这个僧人犯了很重的罪孽才落此下场,于是张生醒后马上告诉哥哥。哥哥知晓原因后,从此戒欲诵经,成了一个戒僧。

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传递着蒲松龄的神道观,即因果轮回,善恶终有报。为了使得故事更具说服力和现实性,他选择让僧人来背负这样的罪孽。僧人本应当清心戒欲,断绝俗念,规规矩矩地一心向佛。可这僧人不但欲望不止,还不尊法戒,利用僧人的身份为自己谋取私利,敛财淫赌。凡人尚且不能如此,更何况是佛道之人。所以蒲松龄给他安排了严厉的罪罚,以传递自己的愤恨和严厉的谴责。小说虽为虚,然咒诅却为实。蒲松龄所塑造的这个罪恶之僧,其实也是在影射着当时社会中的那些“挂名道僧人”,以此篇揭发他们丑恶的嘴脸。

而从蒲松龄选择佛教中的僧人而不是道教中的道士,来承受宗教负面影响的这个问题上,也可窥探出他对于佛道两教的态度,即崇道抑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道士形象

蒲松龄的崇道抑佛观,在僧道故事篇目的多寡上亦可见得。在《聊斋志异》卷(一)14篇僧道故事中有《种梨》、《崂山道士》、《焦螟》、《雹神》、《成仙》、《灵官》、《鹰虎神》、《画皮》8篇有关道士。通过比对和归类,可将这八位道士归成五类,分别是:行道者、惩戒者、消灾者、高明者和成仙者。

(一)行道者

《鬼哭》、《灵官》、《鹰虎神》此三篇中的道士就可被归为普通的行道之人。在这三个故事当中,无论是给魂灵超度的道士,还是跟喜好吐纳之术与老狐狸结为玄友的道士,亦或是被鹰虎神抢回钱来的道士,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法力,看似若有若无,但却又不可缺少。以故事情节的推动者、知情者存在着。

(二)惩戒者

《种梨》和《崂山道士》中的两位道士是以惩戒者的身份登场的。

《种梨》讲的是个笑话。吝啬爱财的卖梨人遇上了机智而又小气的神道士,一开始的轻视和瞧不起人变成了最后痴痴傻傻地被人捉弄。蒲松龄构思这个“破巾絮衣,丐于车前”的邋遢道士和吝啬爱财反被捉弄的卖梨人,一方面是想要传递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能够随意的轻视和瞧不起别人这个道理;另一方面更是想要借这“蠢尔乡人”启发众生遇事应大方,不要锱铢必较。

《崂山道士》则嘲讽了 “投机取巧者”。故事中的王生想要“速成”道术以图享乐,最后却被道士给捉弄了一番。道士刚开始作为一个考察者,让他日日砍柴;在察觉到他浮躁的心绪后,就变成了一个安抚者,制造幻象诱惑他安定下来;最后见他无可救药了,就变成了一个惩戒者,通过“穿墙术”小小地捉弄了一下这个心术不正,投机取巧想要不劳而获的俗人。

分析比较《种梨》中的求乞道士和《崂山道士》中的道士,不难发现两位道士作为惩戒者的共性:在故事当中他们都是人性弱点的揭露者,或是揭露人吝啬的劣性,或是揭露人投机取巧,喜好阿谀奉承的劣性;他们都作为游离于尘世内外的人,嘲弄世俗,惩善扬善;他们都拥有着令人惊叹的法力,都能够制造幻象。就比如求乞道人,变核为树;亦或是崂山道士,能够自由地生成幻象。而这些法术都是前文所提到的普通的道士所没有的。

(三)消灾者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这一类道士所在的故事环境往往是主人公遇到了妖魔鬼怪的侵扰,道士受人所托降妖除魔,最终皆大欢喜。《焦螟》和《画皮》正是如此。

《焦螟》讲述的是董公一家被狐精扰乱,道士施法赶跑狐精。

而在《画皮》的故事中,则塑造了两个消灾道士。第一个道士除了法术高强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第二个疯道士则不然,疯疯癫癫却隐藏着让人起死回生的法力。真所谓“真人不露相”。

两个故事中的三位消灾道士都是斩妖驱魔,救人水火之徒,最终使人转危为安。这一类消灾者往往不仅仅拥有着高深的法力,更是道心端正,有着勇猛无畏的心性。他们已然超脱为人身神性,近似于英雄,能够给人以无限的安全感。这似乎也是蒲松龄在借道士降妖除魔的故事有意无意地宣扬道教,通过一个个“信道平安保”的例子,宽慰俗人紧张害怕的心绪,并吸引更多的人入道崇道。

(四)高明者

蒲松龄的故事中总是存在着一小部分得道高人,《雹神》中的张天师就是这样的,这看似若有若无的人物,却是作为权力掌握着的身份存在的。王公的登拜,雹神的听令,寥寥几笔就将张天师的位高权重给凸显出来了,不由得令人产生敬畏感和崇拜感,并对这样一位高明的得道之人和他那呼风唤雨的法力心向往之。

(五)成仙者

在道教文化中一直有着潜心修炼便可超度成仙,长生不老的说法,《成仙》就讲述了两个凡人超度成仙的故事。

成生和周生本是凡人,但社会现实黑暗,为官不仁,人与人缺乏信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厌世弃俗,遁入道门。《成仙》实际上也是蒲松龄在影射当世:黑暗的人心和现实不知道把多少个“周生成生”逼上绝路,让他们只能在异境中寻求出路。不同于前面的僧道形象,周生和成生的成仙道人形象被赋予了悲剧色彩,他们的“弃世”饱含着对社会的控诉和失望。这里的成仙道人并没有能让读者感到欢喜和羡慕,而更多的是惋惜和无奈。

小说写的是妖魔鬼怪神仙僧道,批评的确是统治的黑暗、官员的勾结和人民的苦难,这一个个僧道形象反映了时代的重大事件,也反映了时代的悲剧。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著、朱其凯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9月北京第1版

[2]刘文斌.《聊斋志异》僧道形象研究[D].兰州大学,2011.

[3]吴九成.《聊斋志异》与道教[J].蒲松龄研究,1995年(Z1):315-329.

[4]杨桂婵.《聊斋志异》与道教神仙信仰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

[5]齐春春.《聊斋志异》与释道文化[D].河北大学,2006.

[6]黄洽.《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D].山东大学,2005.

[7]蔡斌.论蒲松龄的佛学观及其在《聊斋志异》中的体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7.

[8]王一雯.真幻流转:《聊斋志异》的壁间世界及佛道之思[J].蒲松龄研究,2017(02):95-106.

作者简介:林婉仪(1996年11月—),女,广东省深圳人,广州市番禺区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论文作者:林婉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聊斋志异》中的僧道形象分析——以(卷一)为例论文_林婉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