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雪梅

李雪梅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 体检科)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择取 2017 年 1 月-2018 年 2 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 108 例患者,随机将其均匀划为对照组(n=54) 和实验组(n=54)。即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为常规护理联合护患沟通护理,对比各组患者 SAS、SDS 评分。结果:干预前,各组患者 SAS 评分、SDS 评 分数据相似(P>0.05);但干预后,实验组 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即各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例如实验组 SAS 评分为(14.39±5.10)、 对照组则为(21.64±3.16)。结论:在妇产科患者中,以常规护理为前提的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负面情绪,还可避免医患纠纷,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患沟通;妇产科;负面情绪;心理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69-02

 

 产妇、新生儿作为妇产科护理的主要对象,但因科室特殊性,导致产妇多 面临紧张、恐惧等情绪,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护患沟通,能够和患者间达成共 识,使之在消除其的负面情绪的同时,预防抑郁等不良事件的出现,有利于患 者早日恢复、出院[1]。对此,择取 2017 年 1 月-2018 年 2 月我院妇产科收治 的 108 例患者,探讨护患沟通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 2017 年 1 月-2018 年 2 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 108 例患者,随机将其 均匀划为对照组(n=54)和实验组(n=54)。即对照组患者,年龄上限为 56 岁,下限为 22 岁,中位数为(39.28±17.24)岁;实验组患者,年龄上限为 57 岁,下限为 22 岁,中位数为(39.73±17.64)岁。各数据相似(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全方位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预防、治疗;健康教育 和出院指导。 护患沟通:①尊重患者。作为护患沟通的核心,护士应对患者予以充分尊 重,时刻为患者着想,积极做好患者护理工作,以便增强患者信任感。②强化 操作技能。护士需充分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和护理技巧,有利于提高患者信任度。 即在日常护理中,对经验、教训予以总结,再通过专项技能的学习,逐步强化 自身操作技能,辅之对患者面部表情、面色的观察,科学掌握其心理情绪的变 动,做好负面情绪的疏导[2]。③转变护理理念。传统妇产科护理中,多以疾病 治疗为主导,未对患者身心感受予以思考,而新型护理理念则是将患者纳入护 理中心,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层面的需求,落实人性化护理的意义和价值。④ 做好患者、家属间沟通。若要展现护患沟通的作用,则需在和患者有效沟通的 前提下,做好和家属间的交流,不仅可为患者提供家庭关怀和支持,还可帮助 患者早日康复。⑤转为思考。和患者沟通过程中,可从患者的层面看待问题, 对其心情、情绪予以体量,再通过轻松/愉悦情绪的感染,使患者身心放松, 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3]。

  1.3 评价指标 对比各组患者 SAS、SDS 评分,且以 50 分为临界点,若≥50 分者,则表 现为焦虑/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以 SPSS 20.0 统计软件为基准,对数据加以处理。即计量资料使用 x ? s 表 示,数据间行 t 检验。若各组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则证明 P<0.05。 2 结果 干预前,各组患者 SAS 评分、SDS 评分数据相似(P>0.05);但干预后, 实验组 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即各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

论文作者:李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护患沟通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