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论文_曹亚荣

初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论文_曹亚荣

曹亚荣(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初级中学 陕西 岐山 722400)

摘要:教学方法通常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目的,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 方式和途径的总称。在课堂上,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 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16-01

一、以教材为根本,夯实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

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身心特点的要求编写的, 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与学的材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媒体,是知识能力的载体。因此,政治课教学要立足教材,以教材为根本,夯实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首先,教“活”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摈弃照本宣科“教死书”的方式, 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理清知识脉络,序化知识,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所谓“序化知识”, 就是根据教材, 对知识进行分层次、有条理、系统的梳理,以避免学生掌握知识时主次不明、轻重不分的现象, 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有序的知识结构。教学过程中, “知识序化”要求教师以初中生的认识发展特点为基础,紧扣教材, 抓住教材的目标和重难点,按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 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加工,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使知识层次更清晰, 条理性更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巩固,做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改变传统的空洞“说教式”教学,努力贴近生活,突出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现实价值,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达到内化知识,外化行为的目的。“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 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积极地建构对自己富有意义的理解”然而, 政治教材呈现的知识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的抽象知识,它省略了情景、观察、探索等生动的过程, 初中生受认知能力发展的局限和生活经验欠缺,对抽象的材料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 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感知知识、体验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巩固内化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训练,形成技能

初中政治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需要教师强化训练,形成相应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在教学中, 学生不能正确地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突出表现为: 一是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 二是表达能力差, 答案不能用正确的学科术语恰当表述; 三是考虑问题不全面, 答案不完整; 四是归纳、概括能力差,答案照抄照搬教材。针对以上情况,教学中,可以通过典型题、变式题的练习强化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同时,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 形成解题的技能技巧。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 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 找准答题角度,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点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 其次,要注意把握解题思路,套路。

三、拓展思路,重视创新

随着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入,考试评价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由重考察知识的掌握向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转变。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不能被动地依赖老师和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 要有探究的勇气, 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满足现成的“标准答案”, 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解决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此,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 强化基础,培养迁移能力

基础知识是能力迁移的前提,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是命题的主要材料来源。课本上的知识作为所考察的内容,会有所取舍、有所再生, 常以不同的题型来呈现,因为命题的原则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因此学生应对教材基础知识了如指掌, 这样才能在知识的迁移中, 答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才能表露出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所以在抓好落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二) 重视热点, 培养应用能力

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是中考命题的重要材料来源。与此内容相关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这类题目侧重于检测考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和个性的发展,能力测试点侧重于检查考生实际应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注重对时政热点问题的关注和积累,教学生学会与课本知识相连接, 精心设计题目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 重视学法, 培养探究能力

基础教育课改的一大亮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因此,在政治的考试评价中,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和思维品质检测,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是体现课改精神命题的旨意所在。最适合检测的题型是综合探究题,这种题型注重课内与课外的契合,激励学生在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探索和体验,这种题型往往作为压轴题出现。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 进行社会调查,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思考人生,培养他们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并在能力的提升中完善自己。

总之,要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重视研究课标和教材教法和学法, 改进和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学内容科学化、层次化、条理化, 及时解决学主学习,做学习的管理者; 帮助学生学会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论文作者:曹亚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初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论文_曹亚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