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中,通过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可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施工企业在实际开展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造价控制工作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易导致工程概算、预算以及决算之间出现较大差异,并未发挥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而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够对建筑工程实现全方面、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使造价控制水平得到相应提升。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作相关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1、提升施工单位的实际收益。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单位落实全过程造价控制,主要的作用为:提升施工单位的实际收益。具体落实中通过在施工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实施造价控制管理。实际应用中有效的减少了施工单位在项目管理发展中,出现的资金应用不良损害,资金违规应用,以及内部贪腐等不良现象。
2、合理发挥业主单位的资金应用效果。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业主单位作为主要出资方,以及后期项目的应用方,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实施,对于业主单位的实际权益保障,以及业主单位的资金应用效果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合理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也减少了项目施工管理中出现资金链断裂等不良现象,对于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施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合理管控项目进度,减少资金应用损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为重要的管理内容,良好的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对于业主单位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合约有效履行,以及双方权益的实际保障,项目工程的如期交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合理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对于项目施工管理中的资金应用状况,形成了一定的监管作用,减少了资金应用超支,以及资金应用进度与施工进度不匹配的不良现象,另外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建筑不合理。当下许多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往往会忽视产品的质量问题,工程建筑也不例外,负责工程建设的企业由于需要按照工期交货,常常会不合理的进行工程建设。具体表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头不合理的指挥,从而使得工程决策和工程建设秩序遭到破坏,在还没有弄明白工程标准、合同内容的情况下贸然工作,这样的直接影响就是无法合理的调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变化问题,无法灵活处理工程方案,从而使得工程交期的迟滞,以及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带来影响。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影响是监督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存在矛盾时,导致决策的制定效率低下下,在合作不愉快的情况下,当产生意外的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采取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损失公司利益。
2、高频率变更工程计划。由于工程建筑中,工程所设计的内容较多,较为复杂,再加上前后工期持续较长,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内容,需要根据可变的因素进行合适的调整,这些可变因素包括不可预知的天气状况,建筑材料的涨幅等。工程建设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也会使得工程造价产生变化。所以,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调整时,要合理有效,从而使得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在该阶段的造价控制过程中,应该充分明确以下要点:①加强对投资估算编制的考察与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属于资金密集型的复合型工程项目,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为整体把握资金使用情况,科学优化资金的配置问题,必须依托于科学的投资资金估算。当人们编制完成资金估算表时,应该结合市场分析以及行业前景等,重点检验投标编制表的误差,尤其是要考量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②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它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性也比较大。为整体优化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避免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出现的大额罚金或者环境成本,在投资决策阶段,还应该加强对环境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尽可能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来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③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控过程中,还应该立足于市场调研以及行业发展的分析等,科学控制材料价格、施工机械、施工人员等各项费用,以此来避免材料成本上升或者施工人员人均工资调整可能出现的成本攀升、造价居高等问题。
2、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采用标准设计控制造价:标准设计是构成工程建设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被称为复用设计、定型设计以及通用设计。工程建设中所用的材料、公共设施等均可使用标准设计,这有利于节约设计费用、加快图纸设计速度,有利于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并对预制构件进行提前定制,可有效提高施工速度,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2)采用限额设计控制造价:目前部分设计单位较少重视投资控制,较少实施限额设计,在片面追求高标准建设、装修的情况下,易造成工程投资超额。而限额设计是在充分把握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尊重科学方法的前提下,实施科学合理的设计。为了保证限额设计得到具体落实,需要保证设计与概算形成有机整体,相关设计人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所负责的工程费用进行经常性的审查,切实做好造价控制工作。
3、施工环节造价控制。首先,积极应对与准备前期活动。施工单位需要在工程早期做好设计图纸的研究,获知工程出发意图,做好设计交底会的准备活动与施工组设计流程。施工单位需要主动了解施工现场当地的设备租用价格以及施工材料采购价格,做好当地计价情况资料的有效搜集与处理,随后对这些资料展开施工合同的分析及处理活动。该过程能很好的减少工程纠纷现象的发生几率。其次,施工流程的造价管控活动。主体工程在结束以后假设需要精装修环节,那么在进行精装修前需要对工程做深化设计工作。但如果工程单位并没有明确精装修要求,则在结束主体工程项目后由施工单位主动提出是否需要精装修的要求。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与工程单位需要进行密切协商,在该流程中确认与掌握二次装修最终的决定价格。在结束了设计流程以后,将全部的数据和装修用图纸送去检验,目的为避免所用费用超标情况的发生。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流程的实时记录工作,并将施工用资金的流动走向记录档案,明确投资走向与工程实时进度。通过综合对比了解与判断投资数额与项目的产生费用。假设工程单位的内部管理层和项目未来使用者对工程出现了不一致的要求,则需要第一时间确认工程变更,不能自行修改,否则会导致工程的合同价款与造价面临失去平衡的问题。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施工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造价管理的重视,提升造价管理水平,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实现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雯,凌旭.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08):176-177.
论文作者:何宣阳1,何振伟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全过程论文; 资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