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5例临床分析论文_张红梅

张红梅

(高邮市人民医院 江苏 高邮 225600)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 鼻内窥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073-0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与慢性鼻窦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上均已手术治疗为主[1]。传统的手术多是开放刮除术,不能够对鼻息肉清除完全,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复发。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为了研究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随机对我院的9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进行传统手术治疗和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90例患者,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龄18岁~75岁,平均年龄为(46.7±1.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刮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对患者的鼻腔表、蝶腭神经节和眶下神经进行麻醉,在常规的鼻镜下,将大块的鼻息肉切除,使病变部位形成漏斗,然后在漏斗处和领窦处分别进行开口,长度为20毫米以内,将鼻内窥镜从开窗口置入窦腔,采用相应的工具进行清除鼻息肉,并进行冲洗窦腔,对领窦处进行填塞碘仿纱条,对患者的鼻腔内填塞凡士林纱条,最后在手术结束后2天后取出填塞物,采用浓度为1%的呋嘛液进行消炎处理,进行鼻腔清除积雪、干痂,并进行灌洗,随访观察1年。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判定分为痊愈、 好转、无效3个阶段。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窦腔良好,称之为治愈;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窦腔内有部分水肿和分泌物,称之为好转;患者症状无改善,窦腔较治疗前无变化,称之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乛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比较[n(%)]

 

3.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由于鼻腔与鼻窦黏膜长期炎症所引发的黏膜上皮水肿肥厚或者是囊性病变,随着息肉的增大,会将鼻窦口阻塞,再加上鼻腔内部的黏膜组织增生,会导致鼻腔中出现炎症,从而诱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上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流涕、鼻阻等,并且其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为患者应用有效的治疗方式开展治疗非常的必要。

当前传统的开放刮除术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是常用的两种治疗方式,但是传统的开放刮除术受到鼻腔复杂解剖结构的影响,在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临床医师的操作技能具有极高的要求,并且手术之后,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其复发率也是非常高的。鼻内窥镜应用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诸多的优点,主要表现为:(1)能够对患者鼻内的病灶予以彻底的清除,并且还能够继续为患者开展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与功能性鼻内筛窦开放术,对于防止疾病的复发具有积极的作用;(2)应用鼻窦引流、鼻窦通气、鼻腔重建的方式,有利于患者病变的黏膜生理功能的恢复;(3)鼻内窥镜自身的体积是非常小的,在为患者开展手术的过程中,不会对鼻中的其他部位造成损伤,这能够大大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应用鼻内窥镜开展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的视野是非常清晰的,有利于对鼻窦及其周围的病变组织进行详细的探查,使得手术的准确度大大提升。

为了研究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随机对我院的9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进行传统手术治疗和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经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乛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远由于传统的手术治疗且并发症极低。

综上所述,采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朱艳平.应用鼻内窥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7):246-247.

[2]陈长林.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1):13-14.

[3]宋巍,王浩.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临床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4,27(04):900-901.

论文作者:张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5例临床分析论文_张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