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沐景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园林工程建设是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项目,能够为人们提供放松、娱乐、休闲的绿色场所,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鸟语花香的自然,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强化对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能够有效促进园林工程项目的高效落实,以促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难点;处理措施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移居到了城市生活。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我国园林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园林工程不仅能够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够提高人们在城市生活的舒适度。然而,我国的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就会阻碍到我国园林工程业的健康发展。
1园林施工技术难点
1.1施工和设计之间没有关联
在园林施工建设中,施工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在实际施工建设中,施工者的施工时间比较紧迫,施工设计的图纸很多,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设计思想把控不准确不到位,不能精准按照施工设计者的思想进行施工,施工环节和设计环节联系弱,导致施工和设计相互脱节。除此以外,园林施工的地形比较复杂险峻,当施工者在施工环节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有效的与设计人员沟通联系,设计人员也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施工人员只能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进行处理,这就导致园林施工效果与设计的思想不符合,差异性较大,无法保障施工工作的正常运行。
1.2土壤改良技术落后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可观绿色植被和其他植物的生长离不开优质健康的土壤,园林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园林中植物的生长质量,且土壤的改良处理技术应依据园林的具体区域以及植物生长条件进行。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园林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将重点和注意力放置在改良土壤方面,尤其是土壤改良处理技术存在较多问题,缺乏优质土壤,难以充分满足园林植物的实际生长需求,使得园林植物无法健康生存下去,这样不仅会影响园林植物的成活率,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园林的持久稳定发展。
1.3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
相较于其他工程项目,园林的施工不但要求实现对整个过程的高质量控制,施工完成后的养护工作也是园林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尤其是花草、树木等植被占据着园林建设的大部分比例,而要确保植被在移植后的成活率与健康成长,必须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然而,在多数园林工程完成后,往往忽略了对植被、混凝土浇筑等的后期养护,导致植被成活率低、混凝土浇筑质量差等问题,影响园林的建设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园林施工技术难点处理措施
完成园林绿化建设工程需要的是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只有共同完成才能保证园林建设工艺达到最高的标准。而不同学科之间研究的核心就是如何能够利用相应的手段和技术,将整个园林设计的综合性功能集中体现,保证实用、美观、绿色环保都可以有所体现,将生态之美和人文结合,这样一来,园林绿色建设工艺才会更加完善、而在该工程中,需要绿化设计、供水供电排水工程以及照明工程等不同方面的研究学科相互结合,最终才能达成生态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结合,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以,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园林施工工艺水平的提升,以下就是对于提升施工工艺水平几点概述:
2.1完善施工准备工作
做好施工前期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工程人员的通力合作,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首先,完善园林工程的设计图纸,相关设计人员要依据区域气候环境、地形地势条件以及工程的成本预算,在进行慎重的现场勘查之后,借助GIS、CAD、BIM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其设计图纸,确保整体设计理念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图纸设计完毕之后递交给专业的审核人员进行图纸会审,以确保工程图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加强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良好沟通,使双方在工程结构、施工材料、建设周期等多个关键点上达成共识,以确保设计理念的准确落实,保障园林工程的建设效果。最后,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落实技术培训、取向培训和文化培训,鼓励绿色节能技术和工艺的应用,帮助其有效克服施工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消除不规范操作,从根本上为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驾护航。
2.2提高施工方与设计方之间的有效沟通
在园林施工时,施工方应充分了解园林的施工,清晰理解设计人员的表达意图。尤其是在施工放样阶段,必须确保其准确性。在园林建造中,人文因素极为重要,涉及许多古典因素的应用。为了充分、准确地表达这些因素的本质含义,施工人员必须与设计人员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确保园林的建造能够充分表达出为人接受、喜爱的美感与文化韵味。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园林建造的意境向设计人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下不断优化、调整设计理念,确保园林的设计与施工质量。
2.3注重施工中的土壤改良处理技术
为使植物有良好的生长基础,必须改良种植土壤,才能有效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保证园林施工质量,达到预期园林的景观效果。因此,应结合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温气候条件,同时结合施工现场地质地貌,经过综合分析、慎重考虑,制定土壤改良处理施工方案,确保土壤改良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例如:种植及土壤改良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如膨化鸡粪等环保型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4对工程竣工技术管理
工程竣工阶段对工程成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施工单位往往忽视了对这一阶段的管理。工程竣工阶段与工程各方的利益联系紧密,如果不能充分处理该阶段的收尾工作,不仅会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效果,而且会导致前期工作彻底失败。对于工程竣工阶段的管理,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检查团队对工程进行检查;对工程验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对工程中使用到的技术进行总结;对工程文件进行及时归档和保存。
2.5提高苗木后期的养护力度
绿化植被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对于绿化植物能够形成的景观效果也有极高要求。在修剪园林绿化苗木时,必须确保绿植苗木的成活率与美观性,其中对于像元宝枫等精细植物则需认真修剪,其他灌木类苗木则只需适当疏枝处理即可。若在修剪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剪口,则应在剪口处涂抹植物保护剂,防止树木流胶与引发病虫害,保障成活率。与此同时,为避免苗木的养分过快消耗而影响成活率,还应及时摘除苗木上的花、果。除此之外,在苗木种植的后期,遮荫也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养护措施,尤其是南方地区6~10月份的日照较长,温度也较高,这时则应对银杏、玉兰等苗木采取遮荫养护,可利用钢管搭成井字架覆盖遮阳网进行防晒降温,及时补充水分。
结语
总之,园林工程成为衡量城市居住舒适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园林工程建设的目的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在接近大自然的同时,能够获得视觉上的满足。因此,园林在发展的过程中,尽管会遇到一些难点困难,只要能够根据施工地的地理环境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苗木,并进行科学的组合,就必定能有效规避发展中的问题,并促进我国园林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孝洪.浅谈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处理策略[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6).
[2]叶云.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问题及处理策略[J].现代园艺,2018(12).
[3]艾艳桂.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其优化措施[J].绿色科技,2018(1):117-118.
[4]刘智勇.如何加强园林施工技术的措施与难点处理[J].现代园艺,2017,04.
论文作者:李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园林论文; 土壤论文; 难点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成活率论文; 苗木论文; 园林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