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承包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创新总结论文_尹斌斌1,孙理2

施工总承包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创新总结论文_尹斌斌1,孙理2

1.中海油基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 300450;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0

摘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领先时代的脚步,不断增强创造力和竞争力。建筑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创新力不足,一方面是传统的工艺做法目前还依然大面积存在,另一方面是依然延续着粗放的管理模式,导致现在在建筑市场中,企业在竞争力上趋于一致,导致市场环境日趋严峻。而质量管理在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质量是一个建筑企业安身立命之所在,所以,具体到施工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需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融入时代,才能将企业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管理;创新

1对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创新的认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举足轻重的筹码,是立足市场,占领市场的重要保障。对于我们建筑建筑工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已成为市场挑战的必然趋势,把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制胜的法宝,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传统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存在弊端,难免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迫切需要不断进行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创新,逐渐构件科学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质量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建筑施工项目在项目质量管理上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质量管理。

2)质量体系不甚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存在盲区。

3)规范未能有效运行,施工方案编制缺乏针对性,对于重点难点部位不能有效把控。

4)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经验式管理造成无法对项目整体进行统一把控。

3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质量管理创新对提高建筑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企业管理层有了较强的质量管理创新意识,才能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组织生产,强化工序控制,使工程质量能有效地得到保证和提高,不断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不断创新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

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多种活动,利用开展策划、组织、计划、检查和监督等方法,使产品质量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

通过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创新,要能实现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创新实现工期优化、降本增效,使企业获得品牌效益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质量管理创新还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适用于推广应用。

4 质量管理创新应用

质量管理创新的应用有很多方面,具体到项目实施上,可通过质量管理的策划创新、制度创新、体系创新、措施创新实现质量管理创新。

4.1质量管理策划创新

项目部可根据项目特点及质量要求,在工程伊始,将质量目标细化分解,按分部分项工程,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概括到具体,编制质量管理计划书和创优策划书,把项目全周期范围内做法进行细化和优化,并提前确定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根据创优策划书,按照分项工程确定样板、提前策划样板的部位、面积大小、工艺做法等。对主体、砌筑、粗装、屋面、门窗、石材外墙等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及隐患的部位增加深化设计的深度,制作工艺实体样板,保证每个细部节点方案的操作可行性。此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于个别问题进行特殊分析,继续完善质量策划的深度与操作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管理增加实测实量的测量范围和测量频率,并做到有理可依,有迹可循。建立实测实量奖罚和改进机制,对各施工队伍和劳务班组进行实测实量对比,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对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质量问题,采取对策进行攻关和改进,逐步提高。

4.2质量管理制度创新

质量管理制度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可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达到精细管理的效果。项目部可创新技术交底制度,将技术交底延伸到视频技术交底,样板技术交底,语音技术交底等方面。除了通过传统纸面技术交底方式外,采用视频的方式,将做法的关键部位清晰地表示,让工人有更具体的认识。通过实体样板交底,让工人对实际操作中的成活标准,细部构造等进行更深一步的认识。在现场设立广播系统,利用工人休息间隙,广播质量宣传语及质量控制标准,增强工人的质量意识。通过创新的技术交底制度,全方位渗透,提高了工人的技术水平及能力。改进质量例会制度,通过图片展示、现场检查等方式,将质量例会从会议室放到现场,让质量问题可以直观的体现,分析问题不再纸上谈兵,落实整改不再毫无头绪。建立更完善的实测实量奖罚和改进制度,对各施工队伍和劳务班组进行实测实量对比,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制度,对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质量问题,采取对策进行攻关和改进,逐步提高。制度的创新带来的是落实的事半功倍,质量水平将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

4.3质量管理体系创新

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工长、质量员、技术员、班组长及其分包质量检查员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垂直及水平信息平台,对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及信息进行及时共享,健全了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回复问题的管理机制,通过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

根据工程项目体量,项目应指派管理人员作为片区负责人,专项负责所属栋号的质量管理,同时,对下辖各施工班组进行严格要求,配备专职质量管理员与总包对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而且,项目创新采用互检方式,交叉互验,不同班组之间进行质量观摩与问题分析,实现质量管理良好竞争发展机制及经验交流机制,从项目管理成果来看,可提高项目质量管理的运行效率。

4.4质量管理技术创新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度,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被生产应用到各个领域,建筑行业也是如此,通过现场施工生产工具及管理工具的创新,能有效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实现工程质量创优。

在主体阶段可通过运用方圆扣模板,解决框架结构柱构件传统支模方式的垂直度控制问题,经过简单拼装后即可成型,节省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验收一次合格率。设计实施全自动喷淋养护解决方案,采用定时系统及喷淋装置,对竖向模板拆除后的墙体进行喷淋养护,解决了因模板支撑架体未拆除时竖向结构养护不便的问题,避免了混凝土因前期养护不足导致强度不足的问题。项目部可以把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作为控制重点,成立QC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关键问题,通过改进主要问题,达到提高施工质量,提升工程品质的目的。根据填充墙构造柱传统做法中容易出现的漏浆、胀模,垂直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创新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砖代替模板的施工工法,利用不同尺寸的预制混凝土空心砖,保证一字墙、转角墙、丁字墙、十字墙等构造柱形式均能合理设置,采用先绑筋,后砌筑,再浇筑的方式,取消了模板支设的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及一次成活质量。通过对各种做法的创新、改进,提高了工程内在品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总结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创新的实质是施工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观点、理念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方法,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质量管理模式,提高建筑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施工项目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节约成本造价,才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才能提高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占京.质量管理创新策略在建筑施工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5127.

[2]任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195.

论文作者:尹斌斌1,孙理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施工总承包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创新总结论文_尹斌斌1,孙理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