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_文化论文

中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_文化论文

中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原论文,价值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日益加强的知识经济时代,按照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的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研究和探索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现代 化问题,继承和弘扬中原文化优势,强化中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支撑力,对于促进中原地 区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孕育中原文化的自然环境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像大地母亲般 地孕育了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 密切相关。

中原文化主要是指以中原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其人们之间对象性关系而 形成的特定的生活结构体系。亦即中原大地上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 方式的总称。“中原”一词,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在历史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广义“ 中原”泛指中国中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全省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 一部分地区,古代人所说的“中原”一般是广义的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天的河南省 ,今之河南,在古代谓九州中之“豫州”,位于古代中国的中部平原,所以人们称河南为“ 中原”,近代以来,人们所说之“中原”一般专指河南,而不包括其他地区,本文所指中原 文化的“中原”取狭义之“中原”,以古今河南文化为研究对象。

河南位于黄河中游的下段和黄河下游的中段,自古中天而立,东有辽阔无垠的豫东冲积平 原,西依巍峨连绵的伏牛、熊耳山脉;南有蜿蜒起伏的桐柏、大别山脉、南阳盆地;北有太 行山脉、华北平原;奔腾澎湃的黄河浩浩荡荡从中间穿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 源,使河南自远古起就成为黄河流域古老文化的一颗明珠。中原文化按流域文化划分属于黄 河文化的一部分,黄河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融会了黄河支流上多民族的地方文化,逐渐 凝结成浩瀚渊深的黄河文化。

黄河众多的支流不仅形成黄河主干的滔滔巨流,而且这些支流最先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提供 了优越的生存条件,在这些支流上出现的远古文化,汇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历史长河。 据现代考古发掘证明,在黄河许多支流两侧有较多的冲积平原和宽广的台地,洪水不易淹没 ,又有涓涓的溪流和山泉,依山傍水,是人类生存的最适宜的地方。河南境内的黄河、淮河 、伊洛河、漳河等河沿河的台地和平原上,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既 有适合狩猎采果、种植五谷的地方,又有能躲避水灾的地方,为古代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 环境。

二、中原文化的兴盛与衰落

1.中原文化的孕育与萌芽

中原文化的孕育虽然可以追溯到距今40—50万年的南召猿人,但从大量考古资料证明,中 原文化萌芽从旧石器时代距今2万年的小南海文化为起点,中经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 南龙山文化,然后进入文明社会。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以豫中为中心,分布于新郑、新密、郑州、长葛、郾城、 中牟等20多个县市,已发现的有50多处遗址,那时,人们已开始定居中原以农业耕种为主, 狩猎采集和家畜饲养并行,从磨制精细的石器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

继裴李岗文化之后的河南仰韶文化,以彩陶和磨光石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河南 渑池县仰韶村、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等遗址中有考古发现,家畜、饲养和原始的手工业 都相当发达,人们定居生活相对稳定和巩固,村落扩大并稠密起来,中原大地上一夫一妻为 基础的个体家庭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特征显现出来。

经历了仰韶文化巨大影响与各文化体互相交流后,黄河流域涌现出大量高度发达的地方文 化 ,而此时中原地区处在一种空虚状态,良渚、屈家岭等地方文化反过来影响中原地区,而此 阶 段正是中原文化的萌芽和形成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2000年之间的河南龙山文化,广泛地 吸收周边文化因素,仍以农业为主,轮制陶器提高了陶器的质量,在陶器种类、石器制作技 术、建筑结构、埋葬制度、刻划字符等文化因素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文化面貌繁荣而复 杂的中原龙山文化兴起,中原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对周边文化兼容并蓄,为以后三代文明准备 好了地域舞台,为中国文化的多重空间结构提供了基础。

传统中的三皇五帝,也大多以河南为活动中心,相传颛顼高阳氏居濮阳,太昊伏羲氏居淮 阳,帝喾高辛氏居偃师,黄帝有熊氏居新郑,舜(有虞氏)居虞城,河南境内黄河、伊洛河、 漳河、淮河等沿岸到处都有上古时期的文化遗址,但影响较大的是在黄河沿岸及伊洛河沿岸 , 到夏、商、周三代时期,西起陕县、渑池;中经洛阳、偃师、郑州;东到豫东商丘;北起安 阳小南海,南到南阳淅川、南召的广大地区,文明程度高度发展,是我国最早跨入文明社会 门槛的中心地区。

2.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夏、商、周三代是中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夏朝活动的中心在黄河大曲的南岸、 黄河支流的伊水、洛水两岸、河南登封(阳城)偃师(斟寻)至河北山西安邑一带。此间肇始了 以华夏族为主体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中国第一个有阶级的王朝在中原出现,表明中原地区最 早进入所谓文明社会(即阶级社会)。殷商民族兴起于东海之滨的黄河下游,后多次迁都,多 次建都中原,说明商族活动中心地区也在中原地区。在安阳小屯发现的十多万块的甲骨文, 是世界古文字史上的一大奇迹,它证实了中国的古文字起源于中原文化,其形体结构“远取 诸物,近取诸身”,象形逼真,千姿百态,形意结合,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和人类丰 富的情感与活动。

人类活动文字记录的出现,表明中原文化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周文化继承了夏商,又有 重要演变,东周避犬戎东迁洛阳,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关系逐渐解体。经济与军 事力量强大的霸主崛起,诸侯彼此竞争、互相兼并的格局赢来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 百家在中原兴盛。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的诸雄并起的时期,也是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族文化大 汇流、大交融的时期。秦统一六国,一个伟大的汉民族在秦汉时期形成,中原文化作为中华 民族文化的主体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3.中原文化的兴盛与繁荣

从秦汉经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是中原文化逐渐兴盛和繁荣的时期,这不仅是因为中原 地区长期是中国封建政治统治的中心地区,更因为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实力在全国占居了突 出的主导地位。秦汉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区实际上在由沣水、渭水、黄河、洛河一 线的东西二京沿着关中盆地、伊洛盆地延伸连接,形成黄河文化发展的中轴地带。这一带不 仅是统治全国的中心枢纽,而且把以关中平原为中心的西部经济文化区和以华北平原为中心 的东部经济区连接起来,这一经济、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唐末时期。以三国西晋时期的文化 发展为例,当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三国时,北方拥有最大面积的文化发达区 ,三国相比,蜀地出人出书最少,无法与魏相比。据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进行统计,三国 时代约551部书的作者可考,其中有363部书和作者在曹魏境内,约占2/3,说明中原文化仍 具有绝对优势。就儒学而论,虽然洛阳周围与兖豫一带已逐步衰落,但河东、弘农、关中、 河西以及东部青徐一带仍相当发达,章句之业的大师仍以魏国为众。三国时期五经博士可考 者36人(王国维《汉魏博士题名考》),其中曹魏博士即占29人,蜀、吴仅占7人,其中还有3 人 是北方流寓士人。唐末五代之后,由于黄河漕运干道泥沙增加,运输困难,致使天子们不得 不“逐粮而居”,就食东都洛阳,由此关中地区开始失去了容纳国都城市的经济基础。公元 10-13世纪间,国都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先后在东京(开封)、临安(杭州)、建康(南京)等地 建都,但洛阳——开封一线仍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

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原文化兴盛的鼎盛时期。邓广 铭先生曾指出:“两宋期内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 上是空前绝后的。”(邓广铭《关于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有宋一代,不仅农业大发展,而且出现了工业,以煤和钢铁为核心的中国工业大发展,在 中国“经济结构中有了剧烈的变化,可以称之为真正的革命性变化”( [美]罗伯特哈特威 尔《北宋时期中国铁煤工业的革命》,《亚洲研究》1962年2月号)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 金融业发展,纸币第一次出现,纺织业、交通运输业、手工业的发展,使北宋东京成为中世 纪壮丽辉煌的东方大都会。

4.中原文化的衰落与式微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南北的地域差异为主流,近代以来,由于先进的工业文化由沿海向内 地的传播和辅射,加大了东南沿海地区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中国古代史是一部农业文化 发生、发展、兴盛、衰落的历史,农业文化重心从北向南转移,中原文化从中原地区向周边 地 区辐射扩散。从东汉末年到两宋之际,中原地区战乱不断,边疆游牧民族入居中原,迫使黄 河流域人民南迁到淮汉、长江以至闽岭以南地区,又造成几度南北政权分裂对峙的局面。南 迁 的人民不但给南方增添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移民过程实际上是一 种文化快速传播的过程。魏晋以后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大大加速了南方的开发过程,使南 方的农业文化逐渐赶上而且超过北方,中国历史文化重心开始由北向南转移。

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转移自西晋“永嘉之乱”就明显开始了,西晋“八王之乱”引起晋室 南迁,此后“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割据和战争,中原人士为远避战乱之苦,进行了大规模、 长距离的迁徙。“自永嘉之乱后,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人烟”(《晋书·慕容光传 》),“洛阳倾覆,中州仕人,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从东晋初到刘宋末年,从黄河中下 游迁出人口达100万以上,且士人及附属人口居多,这批南迁的文化人与工匠农民带来了先 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唐宋时期,虽然中国文化重心仍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南方的开发和繁荣,与北方的战乱与破坏形成较大反差,黄河中下游人口普遍减少,以河 南府为例,开元时(713-741)有12万户,到宪宗(805-820)时只剩下1.8万户,这一人口大迁 徙迁出中心城市是洛阳。宋与辽、金对峙时期,中原居民南渡者仍川流不息,从1080年-122 3中,江南人口增加125%,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江南的经济文化从此超过 了北方。

明清时期,中原文化更加式微,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而来的资本主义 工商业文化在东南沿海一带最早传播,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原文化日趋衰落,随着沿海地 区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原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三、中原文化的基本特质

1.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

就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最早的。但 在 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和文化中,惟有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有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在四大 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 腊化、恺撒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罗马文化则因日尔曼人入侵而中断 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却从未发生。

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是以河南地区的华夏文化为主体,融会 了三晋、秦、楚、齐鲁、燕赵、吴越以及巴蜀等地区的文化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在中原 。中国传统文化的长青树以中原文化为主干,因此,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古老文化的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强健的生命延续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原文化的主干作用是其重要缘由之 一。

严文明先生将中国新石器文化概括为中原文化区、山东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江浙文 化区、燕辽文化区和甘青文化区,并认为“中原以外五个文化区都紧邻或围绕着中原文化区 ,很像一个巨大的花朵,五个文化区是花瓣,而中原文化区是花心”(严文明:《中国新石 器时代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3)。这种比喻既形象又恰如其分,十分符 合 中国古代考古文化的发展情况。

中原文化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主干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士人众多 著述宏富

士人、学者是学术文化事业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繁荣发达的标志,从东汉到唐宋是中国传 统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恰在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中 原地区人才辈出,学者、游士会聚中州,留下浩如烟海、卷秩浩繁的古籍。以东汉时期为例 ,河南在士人、书籍、五经博士、私人教授的数量上都居全国第一,参见下表:

项 目总数 河南 山东 陕西 山西 江苏 四川 河北 安徽

士 人990 184

55

71

24

18

33

22

23

五经博士

7429

16733240

私人教授

213

61

32

2379

2064

书籍(部) 508 188 117

895

34

3846

(据卢云《东汉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中心》复旦大学出版社1978。黄宛峰等著《河南汉代 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8)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辽阔中原大地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哲学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灿若群星。如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墨家创始人墨子 ,名家邓析和惠施,兵家吴起和尉缭,杂家名相吕不韦,法家韩非子,无神论者范缜,洛学 奠基者邵雍、程颢、程颐,明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廷相、理学思想批判家吕坤,现代哲学史 家冯友兰、赵纪彬。封建社会的政治家商鞅、李斯、子产、张良、陈平、晁错、姚崇、赵普 、王安石、吕蒙正等;文学家贾谊、应劭、阮籍、谢灵运、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 商隐、苏轼、李梦阳、何景明等;史学家班彪、班固、荀悦、裴松之、范晔、薛居正、司马 光等;艺术家蔡邕、钟繇,吴道子等;科学家石申、张衡、张苍、张仲景、张子信、僧一行 、李诫、张从正、朱载育、吴其濬等;经济学家陶朱公、范蠡等;军事家诸葛亮、岳飞等 。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载于史籍的有千余人,他们对丰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社会历史 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思想活跃 学术发达

由于中原自古文人士子众多,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学术事业兴旺发达,使古代河南成为全 国各种思想的荟萃之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法家、名家、纵横家;活跃于中原的儒家、 兵家,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 《庄子》更为历代仕人所研考。贾谊的变革、进取思想,桑弘羊的“盐铁论”,张衡的唯物 主义宇宙观,荀悦、范缜的无神论思想,魏晋玄学观念都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 丰富的思想资料。宋元以来,中原作为理学的最早发源地,产生了邵雍、二程、许衡等一批 著名理学家,理学思想由于封建官方的推崇和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六七百年的主要 精神统治思想。

在中原学术文化方面,史学、经学、文字学、目录学、法学等都有极高的成就,体现了中 国古代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如文字学,中原地区是我国最早产生语言文字的地区,在河南 舞 阳发现的刻划文字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符号。1899年在安阳小屯发现的甲骨文 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河南上蔡人李斯用小篆作《仓颉篇》对统一全国文字起到极大的推进作 用,河南郾城人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研究古文字、汉语语音史及古代社会史有重要价值, 此后还有丁度的《集韵》、王洙的《类篇》等文字学著作。汉字的产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 要 标志,文字学的发展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纽带,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

宗教文化方面,在中原流行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道教是 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教理来自老庄道家思想,自东汉产生之后,魏晋南北朝时“嵩山道士 ”寇谦之推行道教改革,使道教由民间教团变为官方正统道教,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 隋唐时期,封建统治者崇道抑佛,道教地位盛极一时,道教思想也深入人心,思想精华溶入 我们民族精神的许多方面。佛教传入中国,最早在中原落地生根,从东汉到隋唐,中原地区 出现许多有名的高僧,朱士行、玄奘、神秀,一行等佛教大师在引进改造佛教教理方面,作 出了很大贡献,使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融汇在一起,对中原人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风俗 习惯、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育先进 文化繁荣

古代的中原教育文化发达,不仅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而且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由于许多 王朝都在中原建都,因此中原历史上不仅有各级地方官学、私学,而且有全国学府太学,规 模之大、生员之多,都是当时世界所罕见的。唐代的龙门书院、太乙书院;宋代的嵩山书院 、应天府书院、百泉书院、花洲书院、龙门书院、伊皋书院;明清时期的大梁书院、丽泽书 院、百泉书院等,都是研究学问、聚徒讲习的教育场所。涌现出一批如伊尹、墨子、贾谊、 韩愈、二程、许衡、王廷相、孙奇逢、李时灿等教育家。

在文化艺术创造方面,诗、词、歌、赋在中原均有很大成就。以诗歌为例,诗歌是中原文 学中的瑰宝,先秦诗歌的《商颂》、《国风》反映了当时中原人民的喜怒哀乐和民风习俗, 汉代张衡的《同声歌》、《思玄诗》使中国诗歌向前跨进了一大步,蔡琰的胡笳十八拍是现 实主义诗歌杰作,南北朝时期的阮籍、潘岳、潘尼、干宝等更为中原文学增添绚丽的色彩, 唐代的中原文学,群星璀璨,以杜甫、韩愈、李贺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用他们的生花妙笔 把中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科技领先 创新不断

科技发展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程度的客观标尺。古代中原地区出现了不少的科学发明和 科学家,在当时多处于全国和世界领先地位,如,登封的周公测影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 ,比公元前二世纪西方最早的亚历山大天文台和罗马得斯观星台都早得多。张衡发明了世界 上最早的漏水转浑天仪,是中国天文钟的前身。高僧一行第一次对地球子午线进行实测,是 天文学史上的一大创举,比最早由阿拉伯人对子午线的实测早90年。张仲景集医学之大成, 写成《伤寒杂病论》,对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清嘉庆状元吴其濬的《植物学名实图 考》代表中国古代植物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在陶瓷科技方面,中原唐三彩生产技术先进、艺 术价值极高,曾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亚、波斯、埃及,使中原科技文化远播海外。宋代汝、 官、钧三窑均在中原,汝窑中青瓷的窑变,使中国瓷器制造业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为中国 制瓷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中原文化博采众长,具有海纳百川的兼容性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原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 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复上演着“征服者反被征服”的历史戏剧。如春秋以前的“南夷”、 “北狄”交侵中原,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人接连南下 ,直至明末满族入关后对中原的统治。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民族虽然在军事上大占上风,甚 至多次建立强有力的统治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 表的中原文化所同化。匈奴、突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和半游牧民族在与 先进的中原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几乎都发生了由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和飞跃,军事征 服的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与中断,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进步。中国传统历史 文化就是在这种不断的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强盛生命力的文化体系,成为人类文化史 上的伟大奇观。

任何一个民族或文化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不是完全封闭独自成长的,而是一个开放、吸 收、传播、融合的过程,是同周边文化不断交流、互相影响,彼此融合,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的。这种交流传播包括经济的、文化的、战争的、宗教的,交流层次上包括物质文化、制度 文化和思想观念等几个层次。中原文化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如新石器时代 ,黄河长江流域仍是多种文化并存时期,三代时期,首先是夏商周人之间统治地位的更替和 彼此之间文化的同化、继承和发展,在文化上表现为后者向前者学习,文化落后的一方向文 化先进的一方靠近,最终融入为一个文化体系,古公亶父的“贬戎狄之俗”大约就是这种 文化认同和融合的反映。其次表现为中原文化同周边羌戎夷狄越人的文化融合,这一时期的 战争是交往的主要形式。至战国时期,这一过程基本完成,中原文化的分布区域扩大,内在 的统一性巩固。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同北方草原民族文化、西方羌人文化、南方百越文化发生 了初步交往,生活在河南这方土地和邻近地区的华夏族与来到中原地区的戎狄蛮夷狄逐渐杂 居通婚融合,形成了汉民族。如豫南是中原与长江流域交汇处,也是文化交汇点,楚文化, 源于河南,盛于荆楚,是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与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共铸的结晶。正是这种 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东西南北民族的大融合。南北朝时期是南北方文化融合的关键时期 ,比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再度进入中原,与居住在这里的汉民族杂居, 又一次实现了民族的融合,完成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南北对峙以及战争状态实际上也 在扩大文化交流。唐宋时期是中原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原文化同北方草原民族文化、西 方羌人文化、南方百越文化之间直接的交流,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吸纳,特别是北宋以 后,由于战乱与灾害频繁发生,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也有大量人口迁徙他乡,移居我国 东南、西北、东北一带,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促进了这些区域经济文化的 发展。同样,移居中原的少数民族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也参与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开发,五彩 斑斓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或多或少地融入中原文化。如游牧民族的骑射技术,荆楚地区的编钟 音乐、边疆地区的物产、技艺等,都使中原文化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同时,佛教自东汉传 入洛阳以后,由于中原地区长期处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位置,同西藏、西 域、东北、朝鲜、日本等更遥远的地区文化也发生了直接的交流。

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中,中原文化既积极向外传播,对周边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又以恢 宏的气度、开阔的胸怀,从四邻地区文化中吸取营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促进自身发展 。如中国历史上比较开放的汉唐时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洛阳为起点,当时以洛阳为中 心的河南地区,曾吸收了中亚各国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艺术,丰富了河南地区人民文化生 活,开阔了视野,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在学术交流上,除儒学经学之外,道学、法学、佛 学、玄学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渊源。著名的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唐诗、宋词及其它文学都是 在这里兴盛起来后,传播四方,推向全国文坛的。

3.中原历史文化:农业文明的产物,具有良莠并存的特点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中原文化的特质正 是由其特定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从地理环境看,中原处于一种半封闭、相对稳 定的内陆性地域,与沿海沿边地区有很大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原文化根植于农业社 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原地区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这与某些游牧民族、工商 业发达的海洋民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 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的中心地区,专制制度、宗法制度及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在没 有发达的资本主义,没有经过资本主义文化批判和清除的情况下,中原古代文化中的大量糟 粕部分仍存在,并与今天社会主义文化相对立,严重的阻碍着农业大省的现代化建设。如古 代官文化中的官本位官至上的价值观、清官“救世”思想,小农意识中平均主义、“多子多 福”、小富即安思想等,目前仍存留并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原地区的现代化起 着相当大的负面作用。一旦放松对其批判,就会泛滥成灾,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四、中原文化的现代价值

1.中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是当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原地区悠久的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版图和世界文化格局中,是一颗璀璨夺 目的历史明珠,研究开发这一散发着古色古香气息的文化资源,对于丰富中华文化宝库,增 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强化华夏文明的感召和纽带作用,形成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结 合的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伦理道德体系,推进“以德治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新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在完全抛弃现有文明的基础上 凭空创造出来,而是以既有的文化为依据,以现有的条件为前提进行创造。换句话讲,今日 的文化都是在往日文化的沃土上生发出来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 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是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 提”(恩格斯《致康·施密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485页)。也就是说,任何文化的 发展,总是要从它的先驱那里继承一定的材料为前提和出发点。

中原文化中确实含有极有价值的思想精华,积淀和凝聚着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为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如中原先哲们《易经》中的“八卦说” 、《洪范》中的“五行说”、《老子》中的“阴阳观”、“自然观”、“有无观”、二程哲 学中的“格物论”等整体思维和系统方法,如果进行科学分析和现代转化,完全可以成为我 们今天认识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企业的思想资料。

中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谐和说”观、道家思想中的“回归自然观”,为我们正确处理人 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套精辟的思想方法,对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造自然、顺应自然 、不屈从自然、不破坏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都会有深刻启迪。

中原文化中包含的明“人伦”、讲“持中”、求“致和”的儒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系 列关于协调人际关系、讲究心态平衡的合理思想,从中挖掘合理内核,对于建立文明、民主 、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会有重要促进作用。

中原历史文化中杜甫脍炙人口的爱国诗篇,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杨靖宇、吉鸿昌为 抗日而抛头洒血的爱国行动,将永远成为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原地区涌现出的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优秀乡党委书记吴金印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林州人民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现代开拓进取的现代精神 相结合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都已成为 中原大地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振兴河南”的巨大精神动力。

中原自古是中华武术之乡,流行于河南民间的武术有套路1200多种,拳类160多个。少林武 术和陈氏太极拳尤为著名,千余年来绵延不断,流派遍布大江南北,享誉海内外,中原作为 少 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应当发挥武术之乡的优势,鼓励人们强身键体,发展中原体 育事业。

豫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绚丽奇葩,不仅在河南全省有着众多的爱好者,而且 观众流布中南、华北、西北、东南等十几个省区,另外,中原地区还广泛流行着曲剧、越调 、二夹弦等戏剧形式,利用这些传统艺术形式,赋予新的思想内容,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对于鼓舞中原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振兴河南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2.中原文物遗迹是开拓历史文化旅游的独特资源

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留下极为丰富的地下遗存和历史文物。如旧石器时代的新郑裴李岗 遗址,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河南渑池仰韶村文化遗址,父系氏族社会河南龙山文化遗址,早 已为世人注目;濮阳贾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和刻划符号,郑州大河村新石器时 代遗址出土的房基和天文图象彩陶,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用蚌壳堆塑排列而成的龙虎图案 ,更令人赞叹不已,据专家考证是中国龙文化的最早发现。此外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郑州 二里岗商代文化遗址、安阳殷墟尤其是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司母辛鼎、铜镜等, 表 现了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

又如西周时期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车马坑、青铜器、玉器;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的青铜 礼 器,东周时期温县出土的石圭盟书,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孙诰编钟,音域宽广、音律和谐、音 频准确,在中国冶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城址方面,有登封王城岗、偃师尸乡沟,郑 州商城,卫辉朝歌故城,安阳殷都等,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即有六朝古都安阳、九朝故都洛阳 ,七朝古都开封三座,在古墓葬方面,有淮阳太昊陵,东汉、曹魏、西晋,北宋皇陵。历史 名人墓葬则不计其数,河南出土的碑刻墓志数量为全国之冠,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车 马器、兵器、玉器、陶器、瓷器、竹简、货币、印章、汉画像石、画像砖等多类多种文物, 以及隋唐洛阳含嘉仓和宋代汝、钧官窑遗址出土的文物,总数以百万计。这些文物,尤其是 其中的精品,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原文化的悠久与辉煌,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创造 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实物见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地上文物古迹中,洛阳龙门石窟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封龙亭、大相国寺, 另有登封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观星台、嵩岳寺塔、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巩义石窟。 革命战争年代的鄂豫皖苏区政府旧址,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和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军事会议旧 址,淮海战役总前委后勤机关旧址等众多革命纪念馆、纪念地,这些革命遗址记载着一代又 一代中原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丰功伟业,他们不仅是中原人民 的骄傲和光荣,而且以历史的见证成为教育一代又一代的珍贵的爱国主义教材,为开发中 原历史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

3.中原历史文化资源是加快河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宝贵财富

当今世界,与“全球意识”相并列的是人们的“寻根意识”,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各自存 在着自己的特殊问题,都希冀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中寻求救世安邦的良方与文化之根, 特别是那些已经实现现代化过上富裕生活的人们,将怀着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寻求祖先繁衍 生息的文化土壤,这就是世界范围内寻根谒祖活动之风日盛的深层原因。在世界范围内寻根 谒 祖活动中,河南是华人寻祖的重点地区。中国传统文化以群体为本位,以家为中心,强调的 是家、族、宗、国,人际关系,注重伦理与乡土情谊。

中华民族是以中原地区华夏族为主体发展分支开来的,海外华人的祖根在中原,在漫长的 历史长河中,华夏儿女从中原出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如河南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也是华人姓氏的主要发祥地。史载太昊伏羲氏居住中心 在河南淮阳一带,距今已有4000~5000年。中外华人公认炎黄二帝人文始祖,自称为炎黄子 孙 ,而炎黄二帝就长期在中原地区活动,黄帝所居住的轩辕丘就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相传 黄帝的嫘祖、方雷氏、彤鱼母、嫫母四妃,生25子,得姓者14人,分别为12姓,另有5子, 散居各地,后来发展到101个属地,派生出510个氏。其中仅一个姬姓,就衍生出198个氏。 据有关专家考证,中国人古今使用的姓氏有8155个,其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500个,占五分 之一。按人口多少排出的全国100个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在台湾有 “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美称的四大姓氏和“陈林黄郑李许蔡,天下占一半”的七大 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又如今天在欧美、东南亚及台湾地区到处都有来自中国广东、福建的“客家人”,而客家 人的祖根在中原。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游学、避仇等原因,他们从西晋起背乡 离井,向南方辗转播迁,散落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一带,此后又遍及香港、澳门、台 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多数客家人寻根的起点在闽南、终点无疑是河南,大多数台湾同胞 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年前在中原。

历史上中原地区经济发达、文化先进,今天的河南无论与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 与国内东南沿海省区相比,都大大落后了,历史上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在开放的环境下进 行 的,中原文化的繁荣是在同周边广泛交流中繁荣的,在全国推进河南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 然必须坚持创造开放的环境,借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促进中原地区经济文 化的现代化建设,而古老的中原文化在全球性的寻根谒祖活动中,将会在吸引海外华人和中 国东南沿海地区客商来豫寻根旅游、投资办厂方面找到广阔的用武之地,万古常新的中原文 化将会在河南的重新振兴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标签:;  ;  ;  ;  ;  ;  ;  ;  ;  ;  ;  ;  ;  ;  ;  ;  

中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