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复原力水平中学生的社会支持感差异论文_车珉

不同复原力水平中学生的社会支持感差异论文_车珉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花源管理处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复原力能够帮助遭遇生活挫折和人身伤害的人达到良好适应的特质。在复原力的特质中,社会支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社会支持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尽相同,调查发现不同水平复原力个体表现出了对社会支持敏感程度的差异。

一、绪论

有研究认为,复原力之所以能够帮助人通过人生的挫折,是因为它能使个体在压力事件中体验到成长,尽可能多地找到支持力量,判断出积极的解决方式,使个体进行积极的改变。在复原力的特质中,社会支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源,如家人、朋友和社区中的其他人能够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生力军为复原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能量,使个体能够持续面对创伤环境,克服挫折,获得良好适应。但并不是每个人对社会支持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同样的客观社会支持场景里,不同个体体验到的社会支持的力量可能截然不同。

二、调查设计

调查采用的复原力量表是Conner-Davidson复原力量表。该量表是张建新等人在国外复原力量表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的基础上,根据灾后中小学生的特点修订而成的。量表共包含24个项目,三个维度:坚韧性(tenacity)、力量(strength)和乐观(optimistic)。本研究中,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5、0.63、0.83。量表修订后的结构效度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RMSEA=0.08、NNFI=0.96、CFI=0.84。随机选取12-18岁30名中学生进行测试,分成3组,处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内的被试属于中等复原力组,得分高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以上的为高复原力组,得分低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以上者为低复原力组。

请三组被试做图片正负情绪的判断。主试向其发放印有13张中性刺激图片和低唤醒程度的情境图片,向被试宣读完指导语后被试开始根据图片信息对6个维度进行打分。每张纸上只出现一张图片,在图片下方呈现语义相反的对偶描述,共6对:亲密疏离、肯定否定、陪伴孤独、安慰冷漠、帮助打击、融洽冲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被试在看过图片之后,针对图片中呈现的情境结合这6组对偶描述进行打分,分值有5、4、3、2、1、0、-1、-2、-3、-4、-5。积极一侧得分依程度为1到5分,消极一侧依程度分别为-1到-5分。记录每一项目的得分。被试不能漏选或多选。

三、调查结果

将被试对社会支持情境图片的判断进行描述统计。由表可知,被试中学生在低唤醒消极图片的判断上有显著差异,F(3,30)=2.48,p<0.05。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高复原力组>低复原力。有研究者认为高复原力组的被试在判断人际关系的时候会更加保守,Arce等的研究则说明高复原力组的被试在判断他人面部表情时更偏向为积极。本研究要求被试作为旁观者的角色,分析13幅中性、低唤醒人物场景图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支持是什么样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相互肯定还是否定对方,是亲密以待还是冷漠走开。数据显示各组被试均表现出对消极维度的低认同和对积极维度的高认同。在对中性图片和低唤醒程度场景图片的判断过程中,高复原力个体表现出比低复原力个体更易被唤醒,低复原力个体对图片的判断、打分较高复原力个体更为保守,高复原力被试比低复原力被试对图片的判断更夸大,积极方向的他们判断为更积极,消极方向的他们判断为更消极,这说明他们在认识情境图片时更为敏感。

四、讨论

在调查中,结果显示高复原力组比低复原力组对社会支持情境的认知更积极。而这种更为积极的认知可能促使被试形成更加高水平的动机,去探索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陌生环境。在对其他人来源的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高复原力的被试比低复原力的被试能感知到更多的来自于其他人的帮助,如果被试对其所处环境中的社会支持情况抱有积极的看法,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在这个环境里面更加努力地寻求帮助。在面临创伤和灾难事件时,高复原力的被试更容易对社会支持的认知表现出偏积极的特点,这会使他们在应对的时候促进心理复原力的增加,减轻创伤的症状。

参考文献

[1]席居哲 桑标 左志宏 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06)。

[2]徐敏 徐晓艳 中专生复原力、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2)。

[3]席居哲 桑标 左志宏 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J].心理科学,2011,(01)。

[4]臧伟伟 张宇迪 伍新春 汶川地震外迁学生的PTSD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5]赵玉芳 胡丽 汤永隆 李哲 张静秋 汶川震后一个月受灾者心理应激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9,(05)。

[6]张姝玥 王芳 许燕 潘益中 毕帼英 受灾情况和复原力对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9,(03)。

[7]全宏艳 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8]车珉 汶川灾区中学生社会支持认知的调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车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不同复原力水平中学生的社会支持感差异论文_车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