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定额管理在精益研发中的作用论文_郭琪

浅谈劳动定额管理在精益研发中的作用论文_郭琪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8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必须一直不断需求新的发展。劳动定额管理和精益研发的关系更是推动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篇文章先对劳动定额基本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主要分析了劳动定额管理在精益研发中的作用。

关键词:劳动定额;精益研发;作用分析

引言

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一项基础管理。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创造更大利润。全面、合理、快速地制定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对劳动定额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全面”是指劳动定额的制定应该完整齐全,凡是投人生产的产品均应按产品类别、车间、岗位、工种分别制定劳动定额,即使是址匕临时性生产任务,也应尽可能地制定劳动定额。“合理”是指劳动定额的制定应该先进合理,同时在不同产品、不同车间和不同工种之间保持水平平衡。“快速”是指劳动定额的制定应该快速及时,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

1 劳动定额基本理论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下,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它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产量定额。即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产品数量。二是时间定额。即劳动者生产单位产品必须消耗的时间。劳动定额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决策、生产计划、成本核算、定员定岗以及收人分配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定额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劳动定额管理与精益研发的关系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生产一定量的合格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企业精益研发的精髓可以高度概括为:“一个目标、一个基础、两个支撑点”。一个目标,是指低成木、i高效率以及高质量研制;一个基础,是指消除浪费、持续改善;两个支撑点,则是“准时化”和“自动化”。劳动定额管理从研究作业系统运行方式入手,重点研究生产作业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是否先进合理,对不合理的生产组织和操作方法提出改进措施,按改进后的生产组织和操作方法制定劳动定额、贯彻实施劳动定额、进行劳动定额的统计分析和修订。这4个基木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从而促进企业人、财、物各种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单位产品成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精益研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展精益研发的基础管理环节。

3 劳动定额管理在精益研发中的作用

3.1 劳动定额管理在精益研发中是推行标准作业的基础

在精益研发中,推行标准作业是准确制定研制周期、控制研制成木的保障。一个产品的研制过程要实现标准作业,首先要将作业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各工序的作业分析、作业研究,这与劳动定额管理的研究对象不谋而合。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产品研制的生产节拍,并通过诸如U型布局、一人多机、工序分流等多种方式,控制其生产节拍。

对于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生产模式,更需要在项目到达试制环节之初,完成上述这些工作。这些工作的基础是要掌握各工序环节的作业时间,这是因为如果通过现场实测的方式确定作业时间,很有可能在确定作业时间的同时,这轮试制工作已经结束。而如果依据劳动定额管理提供的时间标准,在编制产品试制工艺的同时,就对试制过程各个环节的作业时间进行科学核算,那么编制周密、详尽的研制网络图和研制计划,能为推行标准作业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从而保障产品能顺利进行精益研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劳动定额管理在精益研发中是实现均衡化的保证

产品研发的内部具有非常细致的劳动分工,需要由多个专业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产品研发。而在精益研发中,人是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如果人的效率不高,再好的生产元素也无法创造出高价值。强调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合理配置作业人数,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实现精益研发的重要途径。研制一个项目和完成一定量的工作任务,都需要配置合理的科研人员和试制人员,如何合理配置这些作业人数,就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测算依据,而劳动定额管理中的时间标准就是科学测算的依据之一。通过运用劳动定额标准中的时间标准,预先测算出产品研制过程中所必须的设计量和试制工作量,合理配置所需要的科研人员和作业人员,实现大项目多配置作业人员,小项目少配置作业人员,从而优化劳动结构,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和作业人员负荷不均现象,实现研发过程生产均衡化。

运用劳动定额管理提供的基础数据,预先测算出研发过程中各环节的必要劳动消耗量,以及生产线各工位、设备的生产能力,进而科学配置生产设备,合理确定其分工协作关系。同时,研发部门通过制订周密而统一的研制计划来指导、控制研究和试制,从而消除不平均现象的均衡化,保证产品整个研制过程成为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实现均衡、高效、有节奏研发。如果离开劳动定额管理,研发部门就很难发现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作量超出人员或机器设备负荷及可能出现的工作量严重不足等生产不均衡现象,更难发现科研试制中生产线各工位和设备生产能力不平衡、能力不匹配的现象。这些不均衡将会造成人员、设备的浪费,影响产品研发效率,提高研发成木。劳动定额管理为杜绝浪费、消除负荷过重、实现生产能力匹配和实行精益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3.3 劳动定额管理在精益研发中为核算研发成木发挥重要作用

精益研发的核心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消除一切浪费和损失,精简掉一切不增值的活动,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从而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要进行研发过程资源投入量的经济核算,对研发成木和研发成果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力争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

目前,研发成木主要由项目研发过程中所耗用的人力资源成木、原材料消耗成木、能源动力消耗成木和各项费用成本等组成。根据劳动定额的性质和作用,其中人力资源成木和各项费用成木应以单位产品劳动定额时间进行分摊。企业要实现低成木、高效率的精益研发,就应遵循科学管理规律,依靠劳动定额对人力资源成木和各项费用成木进行准确、真实的分摊、核算。如果抛开劳动定额,就会对投入研发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量心中无数,就难以判断这种投入量是多还是少,是节约还是浪费,也就无法进行人力资源成木的经济核算。如果离开劳动定额就对研发过程中各项费用的分摊进行核算,也就谈不上合理分摊各项费用。还有,以劳动定额为尺度,对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实际消耗劳动量和实际获得劳动成果的多少进行比较、分析,剔除不增值的劳动投入,从而使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

结束语

企业实行精益研发离不开劳动定额管理,劳动定额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精益研发水平的高低。发挥劳动定额在精益研发中的作用,是企业实行精益研发、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做好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劳动定额在标准作业、均衡化生产以及成木核算方面的作用,消除浪费和损失,持续开展改善活动,是企业实现低成木、高效率生产,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安鸿章.现代劳动定额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2]齐二石.精益生产的本质[J].新材料产业,2006(11).

[3]庄世欣.社会转型时期的林业企业改进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

论文作者:郭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浅谈劳动定额管理在精益研发中的作用论文_郭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