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建设初探论文

学校信息化建设初探论文

学校信息化建设初探

王东剑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 当前,现代教育的发展已经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学校信息化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信息化建设不仅能给学校的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带来便利,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完善这一工作。本文就如何开展有效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讨论与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系统规划;资源配置;管理系统

引 言

学校信息化对学校管理与教学的作用早已毋庸置疑,它不仅为学校创设了高速、高效、资源共享环境和管理环境,同时也是教育、观念、手段、方式以及管理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笔者认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要,并在本文中分析了建设信息化学校的策略。

二是提高应用水平。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扩展教与学的手段和范围,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师生便捷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帮助西部、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学生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

三角代换法的基本思想,在于把函数的值域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值域问题,在代换时,必须使三角函数的值域与被代换变量的取值范围相一致〔1〕142。消去根式是数学常用的一种划归方法,在解无理方程、无理不等式时,都要用到这种化“无理”为“有理”的方法。下面用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消去根式,得到一个三角式而不是有理式,但它产生了把一个问题得以解决的“有理行为”,这属于更广泛意义的有理化。

一、系统规划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引擎线

学校信息化使传统教学管理过程向现代化、数字化转化,不断提高学校的现代化程度,其实质是学校的整体优化和提高。学校信息化展现的竞争优势不再局限于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而更多地向竞争方式、学校生存方式和校园文化方面转变。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是全面创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过程。

校园信息化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教育教学的信息化;二是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学校管理服务于学校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学校的口碑、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终将取决于学校的管理。同时,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息息相关,取决于校长、书记及领导班子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高度统一。因此,通过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认识,进行前期评估、调研、分析,制订合理可行的整体规划及制度,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期条件[1]

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软件,即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学校依托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现在的管理系统均声称能有效协调各部门与教师间的关系,然而如学校通知、文件签发、教务安排布置的任务是否落实等问题无从得证,教师把使用办公软件视为一种负担,思维仍旧处于传统教育教学管理中。试想,这样的软件能成为教师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吗?答案是否定的,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这些管理系统并非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来设计的,没有进行深入调研,不了解教师的所求所需,而导致系统不实用。因此,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系统应以人为本,系统设计应建立在前期对学校管理、调查、评估及整体规划的基础上[2]

二、资源配置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准线

人类掌握知识需要实践和内化的过程,新生入学教育也无法脱离这个规律。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应该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特别是当其有了一定体验和经历后,碰到后续研究与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时,往往也是我们巩固前期入学教育的好时机。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研究生入学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开学后的几天或者几周。也可以衍生到开学后的一段时间甚至是一个学期严格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根据评估,总结经验,形成更加系统性、规范化的研究生迎新入学文化。

三、管理系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课文大多语言文字富有特色,是学生习作的好范文。怎样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语言特色呢?我们运用“段落大PK”的方法进行对比阅读。

再如,学校教务部门事务繁重,学校活动多,经常要安排代课事务,这成为教务部门难题。人工安排非常困难,教务管理者提出能否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来临时解决代课、调课事宜。

四、人才培养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生命线

例如,做安全保卫的教师就学校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能否实现对学生的考勤、请假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实现管理学生的智能化?有时候访客到校,保安不认识客人,客人不能随意进入校园,如果是家长来访,教师没能通知保安,经常会造成家长与保安的冲突。管理系统能否实现访客事务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一)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思维能力

学校信息化建设要求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思维能力的教师,即敢于质疑、敢于提问题、有新思想的教师。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离不开广大教职员工的配合,因此,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才培养尤其重要。

当今学校的发展最缺少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硬件,也就是资金。学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更大化才是最实际的,而并非学校配备了所有最先进、高端的硬件设施设备。相关工作者应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及发展进程来配置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设备,否则容易造成设施设备的闲置、过时和浪费。

例如,学校每周的工作安排可以用“繁、琐、杂”来形容,那么了解相关教师的任务是否认领、完成落实,并如何进行及时反馈,这些成为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需要掌握的,而如何通过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有效的跟踪,与学校办学理念、管理体系、汇报制度等息息相关。软件研发人员只有通过不断调查、分析、评估、设计与调试,才能使管理系统的功能发挥最大的实效性。

综合科的教师提出:“各专用教室不够齐全,经常上课会有冲突,管理系统能否设置教室预约功能来解决这一矛盾。若实现了教室预约,那谁开门呢?”每次都让功能教室的管理员开门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建议给专用教室增加门禁系统,上课教师只要提前预约就能避免冲突,只要使用门禁系统即可开门,同时也能完成专用教室的使用登记,一举多得,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上述问题提出的前提,皆是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思维能力。

(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点,关系着管理系统应用的长期性、全面性和有效性。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在于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因此教师愿学、想学、好学、爱学是关键;另一方面在于学校的组织文化和制度,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培训,培训方法可以灵活多变,如全员培训与分层教学相结合、演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任务驱动、主体实践法、网络自主训练、以赛促学等。学校做好周密的培训计划,是教师愿学、想学、好学、爱学的基础,能有效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学校应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信息系统应用氛围,有效促进学校信息化的建设,这将有利于提高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水平。

结 语

综上所述,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校情、学情等来制订,应在满足学校各管理部门和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确保各自学校的特色,切忌照搬照抄。笔者认为,只要我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与创新,信息素养思维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何惧学校发展不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牛小梅,段河军,唐凯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7):28-29.

[2]余亮,罗会棣,邹荣,等.基于EMIF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的设计方案[J].中国电化教育,2005(04):82-85.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192(2019)22-0005-02

基金项目: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立项号:FJJKXB17-48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东剑(1978.10-),男,福建泉州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

标签:;  ;  ;  ;  ;  

学校信息化建设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