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配电10KV及以下线路运行维护与线损管理论文_薛道盈,肖忠,李庆国

浅谈电力配电10KV及以下线路运行维护与线损管理论文_薛道盈,肖忠,李庆国

泰安市光明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271022

摘要:电力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在10k V及以下配电线路应用日益广泛的背景下,必须要加强线路运行维护与线损管理,以确保社会经济平稳、有序发展,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10k 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及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关于线路运行维护与线损管理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10KV及以下线路;线路运行;线损管理

1 引言

目前,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此背景下,清洁、优质的电力能源,逐渐取代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能源之一。在新形势下,全面提高电力生产管理水平和电网运行质量,将有助于电力企业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线路运行维护和线损管理是电力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线损率也是评价电力企业效益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10k V及以下配电线路在现实生活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现阶段,10k 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以单相接地故障为主,产生单相接地这一故障的原因众多,而人为破坏、外在条件等是引发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在电能转换和输送过程中,也会因各种原因导致大量电能损耗。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重点做好10k 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线损管理,以促进电力企业服务效率与质量提升。

2 10k 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及线损原因分析

2.1 线路运行故障原因分析

首先,鸟类引发的危害。因鸟类大多喜欢在杆塔表面筑巢,遇到阴雨天气,鸟巢便会和配电线路接触,导致出现相间短路问题,也可能因放电使得线路损坏,进而出现接地故障。其次,雷击引发的危害。雷击对于配电线路的危害极大,特别在雷雨季节,这是因为雷击将会出现过电压,会引发雷击跳闸和闪络等多种危害。再次,线路污闪引发的危害。线路污闪通常因被污染的绝缘子位于不良环境下,绝缘子自身的电气强度有所下降,随之出现闪络事故。尤其是在环境条件不良的厂矿区域,极有可能出现污闪事故。第四,线路覆冰引发的危害。线路覆冰通常出现在寒冷天气,线路覆冰对杆塔影响比较大,可能会导致杆塔出现变形,破坏输电线路。第五,外力破坏。因外力破坏而引发的事故也较为常见,大多由违规施工、恶意损毁电力设施和建筑物障碍等所引发的。另外,管理维护不完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在常规运行过程,若运行巡检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设备巡检不到位,就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排除故障和隐患。

2.2 配网线损原因及影响因素

配网线损是指在配网系统运行条件下,电阻与电导消耗的有功功率。配网线损主要包括定额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线损、理论线损和经济线损等。在电力电能输送过程中,造成配网线损的原因主要是电阻与磁场。首先,电阻因素。在配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其中的各种电气设备,例如,变压器、电动机、导线等,都需要做功,因而会消耗一定的电能,形成一定的电阻,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都会对电流传输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电能传输过程中,也必须要冲破电阻作用,这就然会导致一定的损耗与消耗,从而形成线损。其次,磁场因素作用。变电设备电压改变时要交变磁场,其中会伴随着做功生热的现象,这也会导致一定的电能损耗。

3 10k 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线损管理策略

3.1 运行维护策略

1、配电线路立杆维护。立杆作为配电线路摊铺的前期工作环节,至关重要,我国在立杆掩埋问题上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标准,其埋设深度一般为1/6杆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土质疏松等外部条件不是十分理想的地区,要求工作人员实施立杆操作时,一定要面向杆塔基础实施处理,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加固强化地基外围,借此稳定杆塔。同时,工作人员应结合现场情况,合理布划杆塔连线,适当加固。

2、配电线路修剪。修剪是指面向配电线路邻近树木有计划地实施修剪操作,定期修剪可让配电线路拥有适宜的运用宽度,同时,工作人员应全面清扫线路,确保线路周边不存在鸟窝等杂物,面向线路周边布设醒目的警示标志,不允许乱丢杂物。特别是偏僻的山区,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密切观察树木带来的隐患,格外注意树木较多区域。

3、配电线路防雷。因雷击会带来严重危害,在实际运行维护环节,一定要采取防雷措施。(1)减小雷击几率。通常是面向配电线路配置避雷线,增设避雷器和避雷针,以此实现全面保护,以免雷电直击而引发不良事故。(2)增强线路的绝缘性。通常借助接地系统自身性能的增强面向绝缘设备实施强化处理。(3)引入重合闸设备。因长期不关心10k V及以下配电线路,进而增加雷击停电事故出现的几率,为控制雷害引发的暂时性停电引发的故障范围拓展问题,应配备重合闸装置,出现瞬时性故障后可有效恢复。

4、加强配电线路巡视。对于 10k V 及以下配电线路,真正投入使用后应面向线路实施定期巡视工作,进而全程掌握线路的基本运行情况,一旦出现问题,有效发现,合理解决。与此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应围绕配电线路开关以及接地装置实施定期检测,判断线路开关是否存在故障,明确接地故障是否满足安全标准。另外,工作人员需定期巡视,提升职业素养,实现配电线路的稳步运行。

5、大力应用现代技术和新型设备。通过GPS系统明确每一根杆塔和配变的实际位置,改善检修,优化巡线;面向配电网进行自动化、动态化监测,第一时间明确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中;配备接地自动选线设备,合理挑选故障线路,增加供电稳定性能,以免故障进一步扩大;正在建设或改造优化配电线路时,应面向分段与分支开关配备真空断路器,借此降低线路故障出现的可能;出现事故后辅以技术人员,面向线路故障实施综合排查,明确故障点,确保线路可稳定供电。

3.2 线损管理策略

首先,供电企业需要对线损的管理指标进行确定,采用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电网线损管理方法,将其中的线损率按照电压等级和线路等承包给各个区域的负责人(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中的电压合格率和综合线损率进行确定,并以此来建立相应的内部统计考核制度。对计量关口点进行设置,计量关口点对于电网线损的管理和统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加强对电能计量的管理,在进行计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计量制度,对其中所需要使用的计量装置的质量进行把关,保证其精度需要满足相关的要求。另外,还需要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校验。供电企业需要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电能计量方式,以此来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供电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部门,对计量管理工作进行技术监督,并且对其中计量装置的运行事项进行安排和负责。再次,科学运用信息采集技术。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采集与收录,离不开信息采集技术。信息采集系统可以真实地记录和采集相关数据,监控区域范围内的线路、配网等运行状况,并对客户表数、应抄户数、实抄数量等进行统计分析,保证用电低谷期、高峰期等各个阶段,都能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在线损精细化管理中,电压合格率、线损率、三相不平衡等,均为非常重要的数据,如果数据采集准确,将能提高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质量。在出现非法用电、服务异常等问题时,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统计数据,来探寻到线损异常的根源,从而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防止产生严重的危害。

4 结语

综上所述,10k V 及以下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也会产生线损等问题。为实现配电线路的稳步运行,电力企业必须要强化线路日常运行维护与基本检修,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线路安全、平稳运行,提高电网安供电水平,实现节电降损。

参考文献

[1]叶永傍. 浅析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策略[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225.

[2]张生龙. 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9:140-141.

论文作者:薛道盈,肖忠,李庆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配电10KV及以下线路运行维护与线损管理论文_薛道盈,肖忠,李庆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