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研究综述_经济研究论文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研究综述_经济研究论文

国有企业资本营运研究概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说论文,国有企业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会不断地改进和发展,继承包、租赁、股份制、托管经营等诸多国有企业改革举措之后,一些省、市提出了对国有企业实行资本经营的思路,并付诸实施,国家体委为此发出了《关于城市国有资本营运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理论界对此十分关注,围绕国有企业资本营运这一问题发表了很多文章,现综合介绍如下:

一、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营运

近二十年市场化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尊重来自实践的经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目前正在进行的试点经验看,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已经逐渐统一,这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步子,使企业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搞好搞活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对整个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改组,把改革与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把企业内部机制转换和解决历史问题结合起来,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是:对大中型国有企业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组建大型的企业集团、优化资本结构,拓宽注入资本金的渠道,增加生产经营资金等。而对大量的小型企业主要是放开放活,措施有两类,一类是经营方式的改变,根据不同情况,实行联合、承包、租赁、托管、代理等;另一类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出售(收购)、兼并、破产、股份制改造、股份合作制组建等。

回顾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对国企改革的认识有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有个渐次发展的过程。过去的改革,基本上沿着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展开,引导企业面向市场,加强经营管理,在外部环境上通过放宽政策、适用经济利益手段刺激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这些改革虽然对增强国企的活力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但企业本质的、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而使国有企业改革无法进一步深入发展下去,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而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企业的三种法律形式: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其中业主制和合伙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而公司制迄今只有400多年的历史,现代公司制度只是近百年的事,这就是说,股份制比业主制、合伙制进步,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能更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股份制是一种财产的组织形式,不同所有制都可以采取股份制这种实现形式。

国有企业改革,要重视制度创新。这里也有一个思想方法问题。现在我们的理论阵地不必再花很多的笔墨去描绘计划体制的不足,因为那是历史,历史的必然和偶然都是由“历史”形成的。我们也不要花很多的笔墨去试图设计一种划一的、一步到位的完善的企业制度模式,因为我国的企业千差万别,千足难适一履。我们更不要在理论论争中都摘引马克思的语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因为马克思并未看到也没有具体预测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的正确方法应当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企业的共性来认真贯彻中央的指导方针,又根据企业的特性来分类指导,科学确定企业的组织形式。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改革的正确与否。

我们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不会完全改变公有制性质,而且股份制这种形式既有利于产权关系更加具体清晰,又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加速社会化进程,应当是我们企业制度改革的一种可供选择的组织形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法人财产制度和形成资本流动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开展资本营运的前提,而资本营运的实践又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营市场化、产权股份化、业务国际化所表现的管理现代化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开展资本营运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企业的产权结构、企业的决策程序、企业的会计制度、企业的经济核算体系和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都要与国际接轨,这就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

在旧经济体制下,地区、部门分割,重复投资,结构不合理,资产配置效率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有企业三分之一处于亏损状态,三分之一的存量资产闲置不用,调整难度较大。如果仍采用粗放形式,靠注入增量来调整结构,投资多、速度慢、效益差,而且还可能被大量不合理的存量所固化。开展资本营运,通过市场经济运作规则,使资本进行合理的流动和重组,既能促进产业、企业结构的调整,又使企业与社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步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加上承包制的取消,利改税的实行,企业之间竞争力的强弱就日益明显。不管是优势企业还是劣势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都必须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使企业的各种资源,特别是对存量资产要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其潜能。因此,搞好资本营运是十分重要的。企业从生产经营发展到资本营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促进结构调整,形成规模经济,打破原有资本营运格局,促进存量资产优化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以有限的增量投入推动存量资产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流动,加快培植主导产业和名优拳头产品,并以无形资产盘活被兼并企业的有形资产,在降低运作成本的同时,增强自身运作调控社会资本的能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集团规模和实力,达到低成本扩张的目的、实现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

二、资本营运的内涵

1、资产与资本。资本是指个人、社团、企业、公司、机关、 事业单位或其它法人组织所拥有的、具有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各类财产。资产是以货币单位计价的财产物质形态。资产的使用价值体现于运用资产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或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资产具有资产结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是指具有实物形态及实物特征,可以感触的那一部分资产,包括土地、房屋、设备、材料、半成品、成品、股票、债券、货币等。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形态及实物特征、摸不清和看不见的那一部分资产,包括企业的商标、商誉、专利权、技术秘密等。无形资产之所以被称为资产,是因为它一般是与某种产权关系相联,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便能带来效能的效益。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凝结在资产中的劳动力的价值,无形资产虽不具备有形物态但它的形成也同样凝结了人类的劳动,无形资产的使用也体现在利用有形资产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或提供服务上,没有使用价值或使用价值低的资产,其价值就不能体现或不能完全体现。如国有资产帐面价值高于评估价值,就是资产的使用价值降低了。

资本,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表述的,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换言之,资本就是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价值,是财产权益形态的货币表现。对于资本,我们以往更多地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甚至回避它,把它政治化和神秘化。事实上,资本不仅体现在社会关系,更主要的它还是一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循环体现两种意义:首先,资本体现了投资人的财产权益。投资人一旦对某个企业投资,投资人就具有了对该企业的部分所有权。有所有权就有所有权人的依法收益权、资产处分权以及所有权人拥有的其它权利。其次,资本作为产权还可以转让,因此资本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资本的转移体现的是企业财产所有权在不同人之间的流动,这实际上是资本的重组。

2、企业经营与资本营运。企业经营就是企业生产、 供应和销售的总称。经营的客体明确,就是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企业经营包括生产经营、商品经营和资本营运。资产经营的概念之所以有缺陷,就是经营的客体不明确,不管是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关心的是企业资产价值,也就是资本的增值和收益,而不是资产本身。企业经营者可以对暂让一台设备或一套设备等资产作出决策,这是资产的处置,资产处置只是改变了资产的形态,即将一台设备的实物形态转变为货币形态,并没有改变资本作为投资人的权益的性质,所以这不是资本经营。

资本营运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商品经营达到一定基础之后,对“生产商品的商品”即资本实施经营和运作,将资本因素视为效益最优化的核心,以追求最大利润,促进资本最大增值为目的,以价值形态经营为特征,对资产存量和增量进行优化配置、监督、管理和交易,利用资本市场,使企业资产获得最大限度的增值。

资本营运的客体是形成资产的资本,是通过资本的重新组合、买卖等经营性手段,改变资本的结构,使资产得到保值和增值。资产的买卖引起资产实物和资产所有权的转移,而资本的买卖只是引起资产所有权的转移,资产并不流动。企业之间的互相兼并、收购以及企业产权的交易,必然涉及到产权的归属变更,并不涉及资产的转移,这是资本营运。以存量换增量就是让有技术、品牌或经营管理优势的企业通过兼并等方式取得不具备这些优势的企业的产权,这样就可能把劣势企业的存量资产变为更多产出的增量资产,以产权换资金就是出让企业部分或全部产权,换回货币资产再投资到优先发展的产业或扩大原有企业的规模。这两种做法都涉及资产的流动,是通过产权的变更,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这就是资本营运。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产本身是一种商品,它除了本身的内在价值(原始值、净值或重置值)之外,还有因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当市场结构、资金流向、市场气氛、投资者的偏好等不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同样的资产价值会有不同的资产价格。有效地利用这种资产价格和资产价值分离的市场条件,不仅可以将存在于帐面上的资产价值迅速变为企业急需的货币资产,用于投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能力,还可以通过实物资产价值向货币资产转化,实现原始投入资产的另一类增值或扩张。

资本营运要有明确的目标,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资产经营项目总有一定的具体目的。有的是为扩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有的是为多角化经营,减少风险;有的是为了增强活力,争夺市场;有的是为了盘活存量资产或低价收购别人的资产从中获利。

资本营运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有必要也有能力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资本营运可以运用收购、兼并、控股、参股以及运用技术专利、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组织跨地区、跨国家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和原有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市场占有率。

3、资本营运与国有资产。搞资本营运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就是说企业产权变更过程中,要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既不能低估也不能逃避债务,低估企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流失,逃避债务是对债权人利益的损害。没有资本和产权的概念,兼并、拍卖就不可能进行,国有资本也就不能流动,资本不流动,光保住资产不流动有什么好处呢?资本不流动只会造成国有资产闲置,使得管理费用上升,利润下降或亏损等也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其最终还是国有资本存量的减少。

企业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互相关联的权利组合。企业产权按其属性分成归属性产权和支配性产权。归属性产权就是财产所有权,如我国目前形成的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以及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存在的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等产权形式。支配性产权是指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置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其它权利都归国家所有。企业改革以来,我们围绕占有权和处置权到底归谁或政府与企业各占多少的比例争来争去,并搞了许多临时性或过渡性制度,如承包制、资产经营负责制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谁拥有所有权,谁就拥有收益权。企业拥有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企业在行使这些权利时,有一个基本准则就是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企业资本营运实质就是企业产权的经营。

要明晰产权关系就要进行两个层次的分离,即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与国有资产所有权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分离,企业作为法人对企业的全部资产拥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并以其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和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企业在国家所有权的约束、监督下,能充分行使法人财产权利,有权进行资产重组、形式变换、产权交易,成为资本经营的主体。

国有资产要能够保值与增值,除了其它方面的措施外,有两个方面的措施极为重要。一是国有资产要能够顺畅地流动,有极强的变现能力,因为资本只有在流动中才能保值与增值。二是国有资产不能单纯地表现为国有企业,而是应该有比例地采取实物形态、货币形态和证券形态,并且要使这三种形态能够不断地处于变动之中。

三、资本营运的规律

资本主体把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存量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经营和运作,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增值。这种资本营运是生产要素综合运动的一个总的概括,具体说,资本营运又是通过产品形态、资产形态、房地产形态、金融形态、无形资产形态这五种形态来营运的。其营运体现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资本营运的特征概念有:

1、资本营运的成本概念。一种是机会成本,又称择机成本、 强化成本,有助于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通过比较权衡选择出最优化方案。另一种是边际成本,强化边际成本观念,就是要求资本经营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非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克服单一产品赢利想法,在企业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以边际成本为尺度衡量联合作业成本,安排好微利产品和厚利产品的生产决策。

2、资本营运的投资概念。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连续的投入, 为提高投资回报,在资金营运过程中,必须以最小的投入(最小债务)和真正能自我解脱债务为原则。资本营运讲究的是大配套、大协作,为发展自己。可以采取收购或兼并其它企业的办法;也可以收购部分产权,通过控股或参股某一企业进入该行业;也可以通过出售自己的部分产权来盘活存量资产,调整产业结构。所有这些,较之于单靠自己的力量或直接投资更快捷有效,更能够缩短投资回报期,分散投资风险。

3、资本营运的效益概念。 要以经营效益作为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投资决策前,要注重市场调研,与市场需求及发展相合拍,要全面考虑、长远打算,增强决策科学性,克服一哄而上、重复引进,生产销售上以市场为导向确定规模和品种、以最少消耗获取最大收益;资金管理上重视资金与物质经营相结合,加强成本控制,注重挖掘现有资金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使生产经营形成一个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的良性循环。

资本营运的规律有以下五点:

1、资本营运具有价值性。价值性是资本营运的首要特征。 资本营运要以实物资产为基础,但它所侧重的并不是实物资产本身,而是注重各类资产所表现的价值。在资本营运的条件下,任何要素的使用都是要支付成本的,只有运用价值手段才能综合反映出资本占用的成本状况,从而进行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的价值比较,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益和资本的运营效率。

2、资本营运具有流动性。运动是资本的内在属性, 资本只有通过不断的流动才能实现合理配置的增值。一定量的资本在不同的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资本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发生的增值现象或能力是资本的时间价值。但资本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资本的生命必须在不断流动中同活劳动相结合,生产才能不间断进行,从而也才能产生多于它价值的增值额,资本的时间价值的实质是资本流动即周期使用后的增值额。资本营运战略按照资本流动性特征,奉行的是资本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增值的原则,把企业供产销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和动态的流动循环过程,把企业的人财物等一切生产要素资本化,把企业资产作为一个整体在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列地分布于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把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作为可以流动的社会经济资源,以资产的价值形态——资本实行动态整合的营运。

3、资本营运具有增值性。资本可以增值是资本的内在特征, 追求资本增值是资本营运的最终目标。企业的资本营运,是资本参与企业再生产并不断变换其形态,参与产品价值的形成运动,在这一运动中使劳动者的活劳动与生产资料物化劳动相结合,实现资本的增值。无论是资本的配置还是产权重组,其核心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以较小的资本成本去获得最大的资本收益。资本营运并不注重资产规模的简单扩张,而是偏重追求增加新的价值,注重生产要素营运的实际和有效。

4、资本营运具有市场性。资本营运离不开资本市场, 从根本上来说,资本本身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是资本营运的必要条件。无论资本是作为一种生产关系,还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都要通过市场才能实现。资本价值的大小和营运效率的高低,通过市场才能得以检验;资本的竞争,以及产权交易、资产主体和经营主体的选择,必须通过市场活动才能完成。

5、资本营运具有风险性。 风险是指企业经营中主观预期与客观实际结果的距离。资本营运的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在资本经营活动的未来结果中有“不确定性”的可能存在,就有风险存在。所有资本都具有增值和风险的两重性。风险和收益具有替换效应,任何一项资本营运活动都是高风险、高收益和低风险、低收益的“风险—收益交换率”。因此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均趋于把自己的资本分散并吸收其它资本参股,营造一种分散和混合的资本结构,从而增强资本的抗风险能力。

四、资本营运的效应与模式

资本营运对企业具有五个放大效应:

1、资源放大效应。资本营运的对策不只是企业单一的产品, 而是产业或企业的整个组织。企业可供利用的一切资源:不仅包括厂房、设备、产品、贷币等有形资源,还包括商标、专利、技术、人才、商誉、管理、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这些有形和无形资产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资本的快速增值。资本经营的对象扩大到所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使企业资本经营结构由平面扩大到主体。

2、市场放大效应。资本营运可以打破地域、国际范围的界限, 可以运用资本市场上各种投资工具,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投资者进行交易,市场范围扩大,放大效应明显。

3、交易放大效应。资本营运对象扩大,交易规模也随之扩大, 资本的交易量与商品交易量是不可比拟的,与商品经营相比,资本经营交易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4、时间放大效应。 资本经营可以把它的投入和产出周期浓缩在一个特定的时段内,通过资本市场给予迅速释放,使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几十倍,从而形成极高的投入、产出和交易流量。

5、效益放大效应。资本经营者对企业资产进行运作, 如存量的转让、增量的交易,可以使企业资产在短期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增值,以获得巨大的效益。同时资产交易的运作不以资本的实际价值进行,往往要用溢价方式,其交易价值不仅包括当时的价值,还包括未来的价值,即资产未来的盈利能力,从而使资产的未来价值和利润能够提前获得。

企业资本营运的主要模式:

1、资产剥离模式。资产剥离是指将非经营性闲置资产、 无利可图资产以及已经达到预定目的的资产从公司资产中分离出来,从表面现象看是公司规模收缩,但其实质是收缩后更大幅度更高效率的扩张。资产剥离让公司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的资本,剔除自己不善于管理的资本,可大大提高公司资本运作效率。从具体实践看,这种模式具体包括减资、置换、出售等形式。

2、兼并收购模式。兼并收购是企业资本经营中最为活跃的模式。 兼并是指一个或几个企业被另一个企业吸收合并成为一个企业,所有财产和债务债权,均由其负责处理。收购,则是指一公司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公司的股票,以获得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这两种运作有着共同的动机和逻辑,因此合称兼并收购行为。买壳上市是企业兼并收购中最精彩的篇章,其本意是一家非上市公司收购那些股票已经上市却没有业务的公司(称为壳公司),与之合并,将自己的业务注入壳公司,这样一来,收购方也就成为了上市公司。

3、联合模式。联合又称新设合并, 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通过合并同时消失,而在新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公司,这个公司称为新设公司。新设公司接管原来的几个公司的全部资产和业务,新组董事机构和管理机构。公司之所以走联合重组模式,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取长补短,走出困境或获得更大幅度增长。

4、托管模式。托管, 是指企业法人财产权以契约形式所作的部分或全部让渡,即作为委托方的企业财产权法人主体,通过契约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期限内,将本企业法人财产的部分或全部让渡给受托方,从而实现财产权经营和处理权的有条件转移。由于托管这一方式能够在不改变或暂不改变原有产权归属的前提下,直接开展企业资产的重组和流动。从而有效地回避了企业破产、购买中的某些敏感性问题和操作难点。

五、推行资本营运的主要矛盾和资本人格化的问题

当前推行资本运营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1、观念上不适应。 片面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担心在资本经营中会削弱国有资产的主体地位。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动就是国有资产流失的认识误区。将企业的破产和出售与所有制联系起来,感情上难以接受。思想上存在着等、靠的想法,等待政府组织行动。

2、体制上的不适应。资本营运是出资人的行为。 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则是政府行为。政府以外部推动为特征的企业资本运作活动,一方面反映了政府的意图和政策导向,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所有者的利益。此中问题是,在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下,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利益目标,因而造成企业或企业集团跨地区的资产重组活动受到阻碍。

3、功能上的不适应。从企业资本营运的外部环境看, 一是企业间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都必须通过市场来完成。而目前除上市公司的产权交易有固定交易场所外,非上市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整体拍卖、出售、购并及产权和股权转让,无形资产转让和交易,则由于受到没有建立和形成统一、高效、功能完全的产权交易市场的限制而难以有所作为。二是企业改组并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不可能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来完成,由于没有完备的资本市场去筹措和运用资金,因而造成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等,也都直接削弱和影响了企业资本运营能力。三是为企业资本运营配套的中介服务机构,如金融投资公司、咨询公司、企业诊断机构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显得不足,无法适应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存量优化、资产联合等资本运营的需要。

4、能力上的不适应。 主要表现在大型企业集团集约化程度还比较低,经济规模超常发展为数极少。

5、政策法规上的不适应。 一是近几年国家陆续批准颁布了同企业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未考虑企业产权交易的特殊性,针对性不强,原则规定多、具体规范少,因此在依照执行中出现操作上的困难。如对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行为的批准部门及程序、对国有企业被兼并或被收购中的资产处理、税收安排、人员安置等问题的规定不明确;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尤其是国家股的转让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二是金融投资障碍,并购往往是跨地区的,但现行的信贷规模制度是分地区的。三是税收政策障碍,目前按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交纳所得税,严重阻碍企业的兼并。四是土地政策,对土地使用权是否作为企业资产同时参与重组还存在不同看法,有关政策尚须制定。五是企业跨行业的兼并、收购受到既定经营范围的限制,工商执照更缺乏简便的操作程序。六是经营者和职工持股等行之有效的资产重组办法目前尚在局部试点,无统一的政策指导。

关于资本人格化。

所谓资本人格化,就是权益资本所有者作为“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具备剩余索取权、资本控制权和负债清偿责任这三个经济条件的经济主体即权益资本所有者,这一经济主体成为人格化资本。权益资本所有者之所以拥有权益资本的控制权及其剩余索取权,正是因为他拥有权益资本的所有权,之所以拥有负债资本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则是因为他承担了负债清偿责任,而权益资本是承担负责清偿责任的物质基础。

一定的经济主体成为人格化的职能资本,必须具备的三个经济条件:

1、拥有剩余索取权。 剩余是企业经营收益扣除其成本费用后的余额。经营收益对成本费用的补偿表现为资本的保值,超过成本费用的补偿而形成的余额表现为资本增值。因此,资本自行增值的本性就是一定经济主体追求剩余最大化的意志和意识的物化形式。只有当一个经济主体拥有剩余索取权的时候,他才可能将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作为其经济活动的唯一目标,成为资本化的人格。剩余索取权是资本化人格形成的内在根据。(1)它研究资本运行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增值;(2)提供了资本自行增值运动的内在动力;(3)制约着资本按盈利性、 安全性等原则运行,是规范资本运行的内在制约机制;(4 )用是否有利于资本最大限度增值来衡量资本行为是否合理,并决定资本行为的联合,是资本运行的自我评价和调控系统。

2、拥有资本控制权。经济主体仅有剩余索取权, 只能成为人格化的观念资本,不能成为人格化的职能资本。只有当拥有资本控制权的时候,才能将资本化人格物化为资本的增值运动,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在现代经济中,直接推动企业资本运转的是工人、管理人员等,这些自然人的意志和意识与资本自行增值的本性存在着偏差和对抗。资本化人格只有通过资本控制权将其意志一层层传导给企业的所有员工,使其意志上升为整个企业的意志,并按这种统一的意志和意识推动资本进行循环和周转。资本控制权是资本人格化的传导手段。

3、承担负债清偿责任。一定的经济主体只有承担负债清偿责任, 才能使负债的无限清偿责任改变为有限清偿责任。同时,如果负债清偿责任不能成为硬的约束条件,经济主体就有可能利用资本控制权将负债资本价值转化为企业剩余,对剩余的追求就转化为对负债资本的蚕食和侵吞。可见承担负债清偿责任是资本人格化的前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但是,如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力仅仅是商品,劳动者永远是无产者,那和资本主义就没什么本质区别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力不仅是商品,同时也是资本。劳动者既是劳动力这个商品的所有者,也是劳动力这个资本的所有者。作为商品的所有者,他要参加劳动,作为资本的所有者,他应是投资者。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概念,是他设想当资本主义被推翻,劳动者摆脱剥削以后,未来社会的基本生产、分配、消费组织,是劳动者的直接联合。这样的联合体,是共同劳动,自己管理自己,实行按劳分配。联系到马克思说工人的合作工厂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联系到他说的工人的合作工厂里,“工人作为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也就是说,他们利用生产资本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值”;再联系到马克思还说过,“要解释劳动群众,合作劳动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可以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合作制,就是“自由人联合体”。在这样的联合体内,其生产资料就是劳动者自己的,实行“民有、民管、民享”原则。

收稿日期:1997.10.14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研究综述_经济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