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论文_李秀玲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论文_李秀玲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中心小学

在新的形势下,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正确合理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而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就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他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中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模式。有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学习新知识,弥补课本中挂图式文字叙述的局限性,使教学突破时空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数学课堂化枯燥为有趣,体验知识的获取;化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单一为多元,增加知识的密度;化抽象为易懂,感悟数学处处来源于生活。在课下,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在网上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建立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学习"向"媒体学习"的转变,让学生真正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化枯燥为有趣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特别是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最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生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富有变化,就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

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比较枯燥的,反复单调的操练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为帮助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我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用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电脑游戏来组织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将一道道计算题赋予卡通形象或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如可把练习设计成"小蚂蚁运粮食","小猴摘桃","比比谁先跑到终点"等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枯燥为有趣,从而顺利完成练习。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由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为数学学习创设和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将难以表达或者不能用语言完整而准确地表达的一些数学图形和图象或者一些比较抽象枯燥的理论,通过文字、图形、三维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技术表达出来。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化静为动。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教师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有效实现精讲。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32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数学重难点在学生的观察和思考中迎刃而解,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掌握圆的面积公式你,更重要的是理解公式的生成过程,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

三、注重学法指导,化单一为多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尤其显得特别重要,我国自古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强调学法指导。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形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尝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沉尽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一般推导圆面积公式教学到此结束,可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就此设问:"把圆剪拼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为简单最易操作、推导?"教师这一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兴趣推向高潮,这时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逐一展示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各种方法,学生很快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还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表面积的求法和体积公式的推导等,都可以用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非常直观地展示形成过程,渗透、转化思想,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的、最有效的方法。

四、感悟生活与数学,化抽象为易懂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在学习"连加连减"时,可把情境图制作成课件,"草地上有5只小鸡正在吃食,接着跑来了2只小鸡,最后又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8只小鸡在吃食,2只吃饱离开,又有3只吃饱离开,现在还剩下多少只小鸡?"动态的演示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很容易的理解了5+2+1和8-2-3意义和计算顺序,从而达到由深变浅,化抽象为易懂的目的,在结合教师的讲解,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好信息技术可以优化小学生们的认知过程。通过现代的信息教育技术可以把小学数学中抽象的、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的形和声进行形象化处理,让学生们直接感知和理解数学教学的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提高学生的素质,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论文作者:李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论文_李秀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