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期沂蒙山区党的群众动员经验论文_孙杰

革命时期沂蒙山区党的群众动员经验论文_孙杰

中共蓬莱市委党校 山东蓬莱 265600

摘要:革命战争时期,沂蒙人民踊跃的参军、支前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爱党爱军就是内容之一。群众之所以有那么大的积极性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我党有效的民众动员是重要原因。新时期要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借鉴革命时期的经验,加强新时期的民众动员。

关键词:革命时期;沂蒙精神;民众动员

能够有效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的基本前提。在我们党的发展壮大以及执政过程中,民众动员在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共产党缺乏军衣、军粮、军备物资,单靠共产党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今天优异成绩的。以沂蒙山根据地为代表的山东群众,他们忍饿挨冻把自己的粮食、衣服送给战士,并帮助救助、转移伤残兵员……正是得到群众无计其数的帮助,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12年间,沂蒙人民做军鞋315.13万双,做军衣121.68万件,碾米磨面11715.9万斤,救护伤员5.9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整个解放战争中,山东出动支前民工1106多万人次、小推车30多万辆、担架6万多副,运送粮食11亿多斤,支援的战役占到全国战役总数的23%。

革命时期, 党对社会的动员主要表现为调动人民参与抗战的积极性, 这对解决全民参与抗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动员和发动群众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情感与说服基础上进行群众动员,使之服务于革命战争的需要。

一、以为群众谋利益来动员民众

1.以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来动员民众

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组织在抗日根据地内改革税制、减租减息、减轻群众负担,开展大生产运动、积极发展生产、增加群众收入。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党组织在解放区内掀起生产、土改高潮,无偿获得土地的农民收入大大提高。山东各根据地通过减租减息、精兵简政、推行互助合作、发展工商贸易、免除苛捐杂税、实行土地改革,使沂蒙山区极其落后的生产力在战火中得到很大发展,不仅有力支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且减轻了群众负担、改善了群众生活。例如,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共产党八路军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春夏开荒种地,冬天挑担贩盐,白天养猪种菜,晚上纺线织布,部分机关和部队经常性费用自给率达到50%。

2.以军事上的不断取得胜利来动员群众

1938年至1945年,山东根据地毙伤俘日伪军53万人,占党领导下武装歼敌的近1/3,占全国歼敌的近1/6。一场场胜利的血战、硬战、恶战消灭的是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拯救的是“不打倒日本不能活”的沂蒙人民。事实上,每个普通八路军战士都懂得“为群众当兵、为群众打仗”的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朱村,为什么老百姓每年除夕第一碗饺子祭英烈?就是因为1944年的除夕,有24名战士为救援朱村群众英勇牺牲。这样的事例在蒙山沂水不胜枚举。例如,40多名战士在支援渊子崖自卫战中壮烈牺牲;党的干部武善桐为救村民把日寇引到村外后毅然抱敌跳崖;“何万祥英雄连”30多名战士为解救千名群众战死沙场;带有红军基因的“老四团”有这么一条团规:不管什么情况下,只要群众遭劫遇难有危险,部队就要立即去解救。据不完全统计,仅1944年3月至1945年3月,八路军就解救群众1.9万人。

沂蒙老区曾经涌现过一位“沂蒙母亲”——王换于。她在抗战时期跟她家人一起为八路军的指挥员、烈士养孩子,最多同时养了20几个,大的不过七八岁,小的只有几个月。为了养红军的孩子,她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先后就饿死了四个。这样的事今天说起来简直难以致信,但当年就真实发生了。设身处地从老太太角度想一想,因为八路军这些外乡人跑到那里打鬼子,解决老百姓的利益问题,八路军把命都送上了,留下的遗孤,能不给人家养好吗?如果养不好,良心上能过得去吗?在老太太看来就应该这么做。当年农民老百姓就是死心塌地支持共产党,所以共产党就有了取胜的力量之源。

二、以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需求来动员群众

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在群众中普及基本的文化知识。掀起冬学运动高潮,让人民群众从迷信保守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场广泛性的群众性教育运动,以政治教育为主,辅之以文化教育,并与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相结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根据地内呈现出“村村办夜校,家家读书声”的全民性的学文化热潮。1944年,仅莒南、莒中、日照3县参加冬学人数就达到399974人,其中莒南县14万人,占当时全县人口总数的56%。

实施民主选举、彻底改造村政权,让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真正当家作主。山东分局要求尽一切可能发动群众民主选举,由于农民中文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就采用“豆选”等办法。到1943年冬,全山东抗日根据地对县以下各级民主政权进行了选举。广泛建立群众团体,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造社会的主体。党在抗日根据地内成立了各级群众组织,并制定了群众组织工作条例。据1943年6月统计,根据地中建立群众组织的村庄占根据地村庄总数的62%;有组织的群众占人口总数的32%。

三、以清正廉洁的作风来动员民众

面对生活艰苦的沂蒙人民,八路军传承和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行军作战之余就主动帮群众挑水、砍柴、修房、拉犁、背粮、推碾、开荒、种地、锄草、喂牛放羊。面对群众用“豆选”给予的信任,党的干部用时刻不脱离群众的行动回报人民:沭水县县长王子虹时常背起粪筐,为群众拾粪,并亲自为参军青年抬轿;莒南县委书记杨心培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只小皮箱,一条补丁棉毯;莒南县县长王东年,在大灾之年用卖掉祖林的200块大洋救济难民。面对人民群众对国民党政府贪腐的痛恨,抗日民主政权尤其警醒,自从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就制定措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惩贪污,制定了《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1942年,费南县有两名干部因贪污田赋、公款被判处死刑。

正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彻底获得解放并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迸发出了参军、参战,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巨大力量。

论文作者:孙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革命时期沂蒙山区党的群众动员经验论文_孙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