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养指导方式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施对比论文_钱芳,吴婷(通讯作者)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城中院区>血液净化中心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指导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74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予制定的营养方案,12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实验组AC:23.41±2.32cm,TSF:1.69±0.21cm,RBW:80.24±5.03,BMI:20.51±1.96;对照组AC:22.07±1.64 cm,TSF:1.51±o.14 cm,RBW:76.44±4.85,BMI:18.48±1.45,实验组综合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P:59.76±3.67,HB: 92.35±2.84,TRF:1.79±0.08,AB:30.59±2.13;对照组TP: 55.85±4.12,HB: 84.13±3.58,TRF:1.51±0.20,AB: 28.06±2.69。两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科学的营养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巩固患者体质。

【关键词】指导;血液透析;营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335-02

腹膜透析治疗肾衰竭易并发腹膜炎[1],因而多数患者首选血液透析。肾脏血透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本研究参考文献,制定营养方案,探讨营养指导方式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74例患者,其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27~69岁,;初中以下57例,高中以上24例;糖尿病肾病2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5例,高血压肾病9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红斑狼疮性肾炎2例,药物性1例。透析次数2~3天/次,透析流量500ml/min,4h/次。

1.2 分组

按入院时间随机分组,2014年12月-2015年9月37例患者为対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5月的37例实验组。实验采取单盲法对照。

1.3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健康和饮食护理。对照组建立群组,定期发布动态消息,系统健康和饮食如下(1)疾病基础知识:讲解尿毒症发展、透析原理和作用、治疗的积极意义。(2)营养状况概述:包括膳食营养成分知识、合理的生活方式、科学的营养搭配。(3)蛋白质补充:蛋白质摄入量1.2g/kg/d,50%为优质蛋白,建议早晚鸡蛋一个或鲜奶100ml。(4)能量:年龄≤60岁,热量推荐摄入量25kcal/kg/d,年龄>60岁可选择20kcal/kg/d,其中糖和脂肪供能约1:1。(5)钠和水:低盐饮食,≤3g/d,水分≤1L/d。(6)低钾饮食:平时限制高钾水果如香蕉、橙子等食用,解馋时可于透析前1~2小时少量食用。(7)低磷饮食 推荐磷摄入量以800~1000mg为宜,当不确定食物是否高磷时,可选择“水煮去磷”,减少磷含量。(8)其他需注意的事项。

1.4 评价指标

(1)生物指标:上臂周经(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相对体重(RBW)、体质指数(BMI);(2)生化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钻铁蛋白(TRF)、白蛋白(AB)。测量和记录时间为透析进行12个月后。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作采用SPSS 20.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间相关性比较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实验组男27例,女10例,其中年龄≤60岁32例,>60岁5例;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60岁31例,>60岁6例;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前,两组生物指标:上臂周经(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相对体重(RBW)、体质指数(BMI)和生化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钻铁蛋白(TRF)、白蛋白(AB)情况见表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 营养生化指标情况

实验组TP:59.76±3.67,HB:92.35±2.84,TRF:1.79±0.08,AB:30.59±2.13;对照组P:55.85±4.12,HB:84.13±3.58,TRF:1.51±0.20,AB:28.06±2.69。两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本实验显示:与常规的护理相比,科学的营养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巩固患者体质。本研究再次证实了营养在长期透析患者中的重要性。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治疗期间患者饮食状态较差、营养摄入不均衡。由于肾衰竭相关症状表现会影响患者食欲,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恶心呕吐等表现,导致进食量较少。患者对于透析期间营养知识匮乏,饮食原则不明确,依然维持发病前饮食习惯。(2)患者对食物营养素成分知识掌握度较低,同时透析治疗会导致机体血液营养物质丢失。因此在透析患者中,应格外注意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可定期为患者召开营养保健知识讲座,介绍常见食物的所含能量和成分,系统理论讲解营养饮食的意义,增强治疗效果[2]。有研究提出个性化话的宣教模式,根据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价值观以及信仰等方面信息,在护理干预时采取不同的措施[3]。

本营养方案重点关注能量与供能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葡糖糖,保证患者基础能量需求。试验中我们向患者宣教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维持机体元素平衡。在实践中,有病人因经济条件或饮食习惯等因素,不愿或不能调整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营养状况改善不明显,此时护理人员需让家属和患者共同参与,增加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张起铭,赵黎,张海静,等.糖尿病肾病腹透患者腹膜炎观察和临床护理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5):438-439.

[2]钱淑萍.尿毒症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2,22(7):2107-2107.

[3]肖雅丹,韩磊,梁惠,等.饮食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5).

论文作者:钱芳,吴婷(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不同营养指导方式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施对比论文_钱芳,吴婷(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