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体会论文_徐水莲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643000

【摘要】目的 探讨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住院手术混合管理的方法与体会。方法:结合眼科择期手术患者数量多,手术等待时间长,床位周转快,病房环境限制等特点。采取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进行混合管理,将四间病房固定为日间手术专用病房,1—12床,用于日间手术患者安置,开设一间日间手术独立宣教室(医护人员结合视频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宣教)。结果:通过日间手术的开展及合理的医护一体化管理,眼科日间手术台次较未开展日间手术前增长20.1%。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医疗费用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医护人员绩效提升,在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床位得到合理运用,患者满意度较普通入院模式明显提高,满意度达到95%以上。结论:眼科日间手术和常规手术患者进行混合管理能够提高医院床位利用率,提升患者满意度,该管理模式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眼科日间手术;常规手术;混合管理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6年3月26日—2017年3月26日共计预约日间手术患者879人,平均年龄为64.5岁.其中16人因自身原因无故爽约,爽约率1.82%,因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由日间治疗转住院治疗人数36人,占比率4.09%.延迟出院人数共计60人,延迟出院率6.8%,已手术人数826名(白内障:741人,圆锥角膜:4人,外眼手术:81人)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均正常恢复。

1.2方法:

1.2.1管理方法

日间手术在我国,是指病人在一日(24小时内)完成入、出院及手术治疗的全过程.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目前已成为择期手术发展的新趋势,国内已有多数医院开始成立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根据专科疾病的护理特点、患者需求,提供一套特殊的优质医疗、护理服务模式。设立日间手术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日间手术相关规范,病种准入、患者准入、医师准入制度,日间间手术应急预案等。

对日间手术和常规住院手术的患者信息实行登记管理。安排一名护士专门负责日间手术患者信息采集及资料收集管理。专人负责日间患者登记和床位管理,科室排1-2名高年资护士负责预约登记和床位安置。该护士主要负责检查单开具、患者信息登记、病种分类、发放日间手术需知,介绍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并提供电话咨询服务.日间护理小组成员,除负责预约登记、检查单开具外,还负责接收、查验患者的各种检查报告是否齐全,有无异常(有异常,护士即刻通知医生)。交待术前注意事项,发放“日间手术患者须知”内容包括:术前用药、必须完成的检查项目、住院费用、所需准备的资料、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办理入住手续的流程和手术时间等。

1.2.2优化护理流程

床位安置。将眼科现有的58张床位腾出4间病房,共12张病床作为日间手术病房,专门安置日间手术患者,每间日间病房外均标上日间手术病房标识.选择的房间均为病房前端,靠近护士站,主要便于护士管理患者,日间床位固定,病房每日进行终末消毒,以预防交叉感染.将日间患者和普通住院患者相对分开,以便日间小组护士进行管理和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错时收治。日间小组护士7:30准时投入工作状态,在日间手术宣教室进行日间手术患者的收治,宣教室内配备多媒体视频宣教、计算机(专供日间手术使用)、裂隙灯、显微镜等专科检查设备,医护人员在宣教室完成日间手术患者的入住手续办理、病历建档、术前检查、术前谈话、健康教育(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头位、眼位(固视)、毛巾遮住口鼻等适应性训练)。完成所有手续后,护士将患者带至病房休息[1]。

制作日间手术专用章。由于医保限制,日间手术患者门诊费用不能直接参与住院报销。由于眼科病人多、床位周转快,病人等候手术时间长、日间手术推行势在必得。在既不影响日间手术开展又不增加患者费用负担的情况下,我科为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实行门诊费用先检查,住院后补收,最后纳入住院医保核算的方法(经过医院及医保部门批准)。先检查(盖有日间手术单,即可检查),后收费(入院后补收费用)的程序.设眼科专属日间手术章,各医技科室见章即可为患者进行检查[2]。制定日间手术告知书,患者签字一式两份(科室留底保存)。上面注明:患者行各项检查后,如因自身原因无故放弃手术,术前检查费用则不参与报销,由患者自行承担。

实施医护一体化。日间小组医护成员由高年资医生及护士组成,其中医生均为主治级别以上医师,人员5名。日间组设护师级别以上护士[3],人员为2名。日间手术组长由医疗组长担任,主要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及医疗安全.日间手术医生在分管日间手术病人的同时也参于普通病人收治,白内障占眼科手术的70%—80%,除基础疾病控制不好者,统一实行日间手术管理.医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手术,通常在常规住院患者手术日程内安排日间手术,未设日间手术专门手术日。医生相对固定,护士三个月轮换一次。期间人员相对固定,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2 结果

2016年03月26日—2017年03月26日,共行日间手术人数826名(白内障:741人,圆锥角膜:4人,外眼:81人)手术均顺利,术后正常恢复。护士分别对826名日间手术患者,均进行出院后一周、两周、一月的定期电话随访,回访率达100%,患者满意度达到95%以上。通过电话回访,获得患者的建议和意见。由于我科日间手术在全市率先推行,在医院尚未建立统一的日间手术管理规范下,初运行日间手术过程中,病房环境、医院硬件、软件限制,日间手术与常规住院手术混合管理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强化日间手术管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的,我科对此进行积极探索,不断进行相关流程优化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2015年科室数据显示。

3 讨论

3.1病人满意

省钱、省时,为家属省事(主要体现在医院停留时间变短)。

4.2医院满意

病人住院天数从常规5天降至1天,1天则节约床日4个,4天可节约人力成本252元、水电成本70元,共为医院节约成本322元。与此同时,4个床日每天可再次创收4024元(根据2015年平均每床日收入预算)。

4.3社会满意

患者就医难问题得到解决,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快了床位周转,合理利用床位,提高医院床位利用率。

综上所述,加强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使医院有限资源得到合理运用,手术频率加快,医务人员绩效提高,术前等待时间变短,病人满意度、医院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任洁.林红.曾继红.我国眼科日间手术管理简述[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4):440-441.

[2]曾继红.曹芹.骆红梅.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24):18-19.

[3]沈增.眼科住院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9(23):17.

论文作者:徐水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探讨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体会论文_徐水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