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救治及探讨论文_张利媛

13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救治及探讨论文_张利媛

张利媛(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湘阴 410500)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临床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总结有效的救治措施。方法:择取我科室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间分娩的135例发生产后出血的分娩产妇,对择取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有效的救治措施。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包括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产道损伤等方面;此外,多次分娩、妊娠合并症以及分娩的方式选择也是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导致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在面对分娩产妇时应加强产妇的孕期保健工作,并为患者合理的选择分娩方式,同时做好分娩过程及分娩后的监护以便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这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机率及病死机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 救治措施 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120-02

临床上将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该种疾病是临床产科最为常见且也是最为严重的分娩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1]。因此,如何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对于降低产妇的病死率是非常重要的。为深入研究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救治措施,此次笔者对近期内分娩的13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择取我科室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间分娩的135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入选产妇的年龄从21岁到3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8.6岁;入选产妇中属于初产妇的有87例、属于经产妇的有48例。

1.2方法: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分析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相关高危因素以及救治措施。并将全部所得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2.6进行处理,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这两年时间内,我院妇产科合计接受住院分娩产妇5769例,其中135例产妇发生了产后出血,占全部产妇的2.34%。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经笔者对13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主要包括了以下四点:其一为宫缩乏力,本组有100例,占患者总数的74.07%;其二为胎盘因素,本组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14.07%;其三为软产道损伤,本组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8.89%;其四为凝血功能障碍,本组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2.96%。

2.2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了分娩方式,详见表1。分娩次数,详见表2。此外,妊娠合并症也是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之一,本组135例患者中有107例患者存在合并症,占患者的79.26%,其中36例患者为妊娠高血压疾病、24例患者存在流产史、21例患者存在胎盘前置现象、9例患者为羊水过多、2例患者为过期妊娠、11例患者为胎位异常、4例患者为巨大儿。

表1 表示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n(%)]

分娩方式总产妇人数产后出血发生率

自然分娩490499(2.02)

剖宫产分娩86536(4.16)*

注:与自然分娩患者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2:表示分娩次数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n(%)]

分娩次数总产妇人数产后出血发生率

初产妇432787(2.01)

经产妇144248(3.33)*

注:与初产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产后出血是导致临床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据研究显示,产后出血的发生约为2.5%左右[2]。为此,笔者特择取了135例产后出血患者以便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①分娩方式的选择,本组研究显示,相比自然分娩,剖宫产产妇其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明显较高。因此临床应严格把握好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及时机,并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的发生机率。②分娩次数,有研究显示,产妇的分娩次数越多,当其再次发生妊娠时,其发生胎盘前置、胎盘残留的机率也就越高,相应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也就越高[3]。③妊娠合并症,本组研究显示,伴有妊娠合并症的患者其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明显高于未伴有妊娠合并症的患者。

3.2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引起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因素经笔者对135例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显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便是宫缩乏力,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约占全部产后出血患者的75%左右[4]。而导致宫缩乏力的因素又主要包括产妇的精神因素、麻醉剂应用、多胎、羊水过多等。其二便是胎盘因素,其中主要包括胎盘的粘连、植入以及胎盘剥离不全、胎膜残留等。此次本组135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因胎盘因素而发生产后出血。其三便是软产道的损伤,本组12例患者因软产道的损伤而导致产妇产后发生大出血现象。而导致软产道损伤的主要因素包括会阴撕裂、阴道撕裂、阴道壁血肿等,此外若产程进行过快、巨大儿的分娩以及助产操作不当等都会导致产妇的软产道出现损伤,从而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其四便是凝血功能的障碍,此类现象一般出现在伴有血液疾病的妊娠产妇、伴有重症肝炎的产妇的身上。此外,若产妇发生胎盘早剥、死胎等现象,也会对产妇的凝血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3.3产后出血的治疗:对患者进行快速止血治疗的同时,还应积极纠正其休克现象、补充患者的血容量以及防止感染现象的发生,是产后出血的治疗原则。现笔者就产后出血的救治措施进行如下总结:①做好产妇的孕期宣教工作,如:指导产妇避孕以减少不必要的流产;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的心理情绪;指导产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早排除可能会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②针对不同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中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对产妇的产程进行密切的观察,并注意加强产妇的营养。若剖宫产出血,应对产妇的子宫进行常规按摩,必要时适当进行宫缩剂的治疗,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可采取宫腔填塞止血、子宫盆腔结扎止血法以及子宫切除法进行止血[5]。对于胎盘因素所引起的产后出血,应密切的注意产妇的第三产程并做出正确的处理,并仔细检查剥离的胎盘是否完整、胎盘的胎儿面是否存在血管断裂现象。对于软产道损伤所引起的产后出血,首先应确认软产道的损伤情况,之后对裂伤处进行缝合止血,必要时可对患者适当的输血以免休克现象的发生。对于凝血障碍所引起的产后出血,应在密切的监控下对患者的原发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并积极的改善患者的凝血机制、改善患者的微循环。

4 小结

结合此次研究结果及上述理论,笔者认为,引起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病因及高危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临床应加强产妇的孕期保健工作,并对潜在的高危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对于已经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应根据其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这样方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以及降低产后出血产妇的死亡机率。

参考文献

[1]熊庆,梁娟,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构成的变化趋势[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1-2.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5.

[3]王小敏,王小燕.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2):938-939.

[4]宋澍.孕产妇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7):51-53.

[5]Sharma S,EI-Refaey H.Prostaglangdins in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J].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2003,17(5):811-813.

论文作者:张利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5

标签:;  ;  ;  ;  ;  ;  ;  ;  

13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救治及探讨论文_张利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