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抹灰砂浆施工控制论文_高山

预拌抹灰砂浆施工控制论文_高山

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 要】当前施工材料都是尽可能地采用节能环保材料,而预拌砂浆是施工建设时的环保材料之一,但此材料在施工时易出现质量通病。因此,需要我们管理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预拌抹灰砂浆的施工控制技术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预拌抹灰砂浆;质量通病;控制技术

一、工程概况

某建筑项目面积约13.6万m2,4幢砖混结构商业用房,一幢幼儿园,一幢社区服务中心,地下设有车库。本工程基础墙为MU20混凝土标准砖,M10水泥砂浆砌筑;一至二层墙体为MU10级240厚页岩模数砖,M10混合砂浆砌筑,三层以上墙体采用MU10级240厚页岩模数砖,用M7.5混合砂浆砌筑。经设计确认,墙体砌筑砂浆及内外墙抹灰砂浆均使用预拌砂浆。内墙:15厚DPM5(1:1:6混合砂浆)砂浆打底,5厚DPM15(1:0.3:3混合砂浆))砂浆面层收光;厨卫间内墙:15厚DPM5(1:3水泥砂浆)砂浆抹灰。外墙保温由于采用页岩砖自保温,只有在梁柱部位(冷桥)提前预留出4cm凹槽,粘贴4cm的复合发泡水泥板。外墙抹灰采用12厚DPM15(1:3水泥砂浆)砂浆打底,8厚DPM20(1:2.5水泥砂浆)砂浆面层收光。

二、抹灰砂浆的产品质量控制

预拌抹灰砂浆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为稠度、保水率、拉伸粘结强度、抗压强度、凝结时间和28d收缩率。

(1)保水率

墙体抹灰砂浆层的最大特点即为厚度只有20mm左右,其远远小于抹灰层的长度以及宽度方向,是薄而面大的结构,它的一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另一面与具有一定龄期的混凝土墙体或砌体表面接触。在抹灰操作完成和抹灰砂浆凝固之前,预拌抹灰砂浆层中的水分迁移方向为:暴露在空气中的那一面不停地将水分蒸发掉,使砂浆内水分不停地向暴露在空气中的那一面迁移;接触墙体那一面,由于墙体的含水率相对较低,水分不停地被墙体吸走,造成水分向墙体迁移;当墙面预湿过度时,一部分水聚集在墙体和砂浆界面,影响抹灰砂浆与墙体的粘结。抹灰砂浆的保水率较差时,水分的蒸发和向墙体迁移的量就非常大,这一方面造成抹灰砂浆的大量失水,产生较为严重的塑性收缩,同时这个时期的抹灰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拉伸粘结强度非常低,造成抹灰砂浆层的开裂,降低其与墙体的粘结。保水率高的抹灰砂浆,施工后的失水相对就少很多,有利于抹灰砂浆的抗压和拉伸粘结强度的正常增长,减少塑性开裂。

关于提高预拌抹灰砂浆保水率的措施有以下几种:其一,适当提高预拌抹灰砂浆中的粉体含量,由于相关规定中取消了P.O32.5的水泥,而市场供应的P.C32.5的散装水泥相对较少,预拌砂浆企业同时又是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企业,混凝土公司普遍采用P.O42.5水泥,用P.O42.5水泥来配制强度等级相对较低的抹灰砂浆时,粉体含量相对偏少,不利于砂浆保水性的提高,这时可以掺加适量的磨细石粉(主要成分为CaCO3)。其二,需要掺加提高砂浆保水率的成分稠化粉、纤维索醚或含有这些成分的砂浆外加剂,掺加这些成分后预拌抹灰砂浆的保水率明显提高,这时能够满足预拌砂浆相关产品标准要求。

(2)砂浆的稠度

不同的施工环境和部位需要不同的砂浆稠度。在其他材料一定的情况下,砂浆的稠度和用水量有关,用水量大时砂浆的稠度也大。随着砂浆的存放时间延长,由于胶凝材料的水化、原材料的吸水等影响,砂浆的稠度会逐渐下降。砂浆的稠度和砂浆的保水性的关系是:砂浆的稠度变大,砂浆的粘聚性变差,保水性就会降低。

在进行预拌抹灰砂浆生产时,由于砂的含水率的波动性、材料的质量波动、运输时间的不同等,使得到达施工现场的砂浆稠度会产生波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一车砂浆(6m3)到达施工现场后,抹灰施工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假如3小时施工完该车砂浆,那么开始抹灰时砂浆的稠度相对较大,最后抹时的砂浆稠度相对较小,特别是在某些地区,高温季节抹灰,这种砂浆的稠度变化就更加明显;这时,如果开始抹灰作业时砂浆稠度满足设计要求,那么一车砂浆抹灰终了时的稠度就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反之,开始抹灰时的稠度相对偏大,有可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稠度偏大的抹灰砂浆来讲,其特点为凝结时间很长,因此抹灰层很容易出现下坠,造成抹灰层空鼓,或拉伸粘结强度下降。而对于稠度偏小的砂浆来讲,施工时由于难于抹压操作,因此形成砂浆与墙体的薄弱环节。所以,控制稠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控制稠度的措施有以下几种:砂浆配合比设计时,应按标准要求合理确定抹灰砂浆的设计稠度,且能控制在2小时内的砂浆稠度损失率不大于30%。同时,控制进厂砂的存放时间,做到先进厂的砂先用,使砂的含水率相对稳定,雨天时应及时检测砂的含水率,生产时及时调整砂的含水率。砂的细度要相对稳定,含泥量要小;水泥的厂家、品种、质量要相对稳定;掺合料石粉的厂家要固定,细度等指标要稳定;砂浆外加剂的质量要稳定。

(3)砂浆的凝结时间

预拌砂浆生产、运输时间以及为了控制砂浆的稠度损失,从而导致预拌砂浆的凝结时间往往较长,长达12小时,甚至更长,与现场搅拌的砂浆相比凝结时间长多了。已经抹至墙上的砂浆,凝结时间过长,会造成砂浆强度在没有洒水养护的情况下大面积失水和下坠,从而造成砂浆层的塑性开裂和空鼓。因此在抹灰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时,需要根据生产和施工需要,合理确定预拌砂浆凝结时间指标,根据凝结时间要求来选择砂浆外加剂。

(4)预拌抹灰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

根据《预拌抹灰砂浆规程》中对预拌抹灰砂浆的粘结强度规定:水泥抹灰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0.20M Pa,水泥粉煤灰、水泥石灰抹灰砂浆和掺加塑化剂的水泥抹灰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0.15MPa。而《预拌砂浆》标准中对砌筑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未作规定,而对预拌抹灰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作了规定。这说明拉伸粘结强度对确保预拌抹灰砂浆层的质量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抹灰砂浆与墙体间粘结强度较低,不足以承受抹灰砂浆层与饰面层的重量,将会引起抹灰砂浆层的空鼓和脱落。抹灰砂浆层和墙体间的粘结强度与设计的预拌抹灰砂浆保水率、稠度和凝结时间有关,三者互相影响着抹灰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在抹灰砂浆的抗压强度和配合比一定的情况下,保水率高的抹灰砂浆粘结强度也高,过大稠度和过长凝结时间会影响抹灰砂浆和墙体间的粘结性能。在保水率、稠度和凝结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抗压强度高的抹灰砂浆,其粘结强度也高。但是过高的抗压强度,砂浆中的胶凝材料用量也会很大,抹灰砂浆的化学减缩也增大,容易引起砂浆的开裂。抹灰砂浆和墙体间的粘结强度与组成抹灰砂浆的材料也有关系,所以在抹灰砂浆配合比的设计时抹灰砂浆的粘结强度也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来控制的。需要说明的是,试验室试验的拉伸粘结强度受保水率、稠度和凝结时间的影响较小,所以试验室试验的砂浆拉伸粘结强度不能真实反映抹灰砂浆层与墙体间的粘结性能,只能说相关。

(5)抹灰砂浆的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作为抹灰砂浆的一项基本的性能,其也是预拌砂浆厂以及施工现场非常重视的一项指标。需要强调的是预拌抹灰砂浆的强度发展对预拌抹灰砂浆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由于预拌抹灰砂浆设计时掺加了大量的石粉或粉煤灰;掺加了砂浆外加剂,延长了抹灰砂浆的凝结时间,使得预拌抹灰砂浆的强度发展缓慢,7d龄期的抗压强度偏低,预拌抹灰砂浆自身的抗拉强度与其抗压强度成正相关关系,所以7d龄期的预拌抹灰砂浆的抗拉强度也偏低,当抹灰砂浆的收缩应力大于同龄期的抹灰砂浆的抗拉强度值时,就会引起抹灰砂浆的开裂。

(6)抹灰砂浆的收缩率

根据《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预拌砂浆》JG/T230-2007中分别对湿拌预拌抹灰砂浆的收缩率规定:湿拌抹灰砂浆28d的收缩率小于或等于0.20%,湿拌防水砂浆的28d收缩率小于或等于0.15%。28d收缩率大的抹灰砂浆,开裂的可能性就更大,抹灰砂浆28d的收缩率也是一个控制抹灰砂浆收缩开裂重要指标。

(7)抹灰砂浆质量控制

对进厂的预拌砂浆原材料要按相关原材料标准进行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预拌抹灰砂浆配合比设计时建议对预拌抹灰砂浆的稠度、保水率、凝结时间、拉伸粘结强度、抗压强度、收缩率进行设计控制,同时需要做2h稠度损失率试验。

预拌抹灰砂浆在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时,建议对预拌抹灰砂浆的稠度、保水率、凝结时间、拉伸凝结强度和抗压强度进行抽样检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预拌砂浆是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因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能发挥非常显著的作用,其推广应用势在必行。本文具体分析了预拌抹灰砂浆的保水率、稠度、凝结时间、拉伸粘结强度、抗压强度、28d收缩率对墙面抹灰砂浆层质量的影响等,采取预拌砂浆配合比设计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墙体抹灰砂浆层质量。

参考文献:

[1]温艳芳.建筑施工预拌砂浆应用技术研究[J].混凝土,2013(5)

[2]丁百湛,孙明.抹灰砂浆质量控制要点—JGJ/T220-201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解读[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2(11)

[3]张凤仙.墙面抹灰空鼓裂缝问题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

论文作者:高山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预拌抹灰砂浆施工控制论文_高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