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高校转型期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论文_霍畅

浅谈地方高校转型期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论文_霍畅

霍畅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我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应用教育。在大势所趋下,地方高校都积极地融入到了国家的大形势大洪流之中。而地方高校的外语专业也不例外。为了适应地方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步伐,高校必须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外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 转型期; 外语专业; 人才培养

近年来、曾经炙手可热的外语专业因为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导致就业率持续走低而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登上“红牌专业榜”、令人大跌眼镜。向应用型大学转型高校力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既为探索外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要求、又为外语专业的复苏注人一股强劲的发展动力因此、无论从转型高校特色兴校之路看、还是从外语专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看、探索外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外语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由培养单纯的语言技能转变为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出现了外语+新闻、外语+外交、外语+国际贸易等培养模式但是重语言能力、轻素质培养的现象仍普遍存在2000年5月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许多高校一线教师认为新咬大纲》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理念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富有战略眼光的”、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包括外语+专业、外语+专业方向和双学位等复合型以及通适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属于典型的大众化教育。

二、地方本科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粗放性和趋同性

笔者对比了湖北省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与“985”、“211”等重点大学外语专业大同小异、无外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能在教育、文化、经贸、科技等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翻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粗放式、同质化的目标定位主导下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只会是既不如一流大学毕业生语言基本功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又不如高职院校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强、在就业上“高不成、低不就”、毫无竞争力可言所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课堂教学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教学课时不足且流于形式

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受到语言环境和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讲授如商务、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时常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词汇学习+段落分析+翻译”,与基础外语课文的学习如出一辙,学生仍以课堂学习为主,经典的案例教学法难觅踪影,理论脱离实践,导致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低下。

三、对地方本科高校外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潘愁元的分类,我国高校主要分为三类,即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相应的,这三类大学应分别为国家培养学术性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来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各类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回地方本科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应定位于应用型大学在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后、外语专业应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充分利用自身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上的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

(二)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在专业设置上,以地方产业需求和职业需求为导向,学科专业或方向设置细致化和特色化,体现应用性,例如外语教育、商务外语、旅游外语等等在课程体系上,要多元化设置课程,立体化打造应用技术型人才。

首先,协调语言技能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的比例关系地方本科高校外语专业培养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单纯强调应用的技能型外语人才,这种高素质的职业能力建立在语言基本功扎实,文化素质过硬的基础之上,因此关于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课和语言学、外国文学等专业知识课的基础地位下能改变,考虑到日后会增加的职业课程和跨学科课程。

第二,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外语专业应与相关企(行)业如外企或国际旅行社等用人单位共同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核心课程,在语言基本功得到夯实,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展开的三年级上学期由已经接受相关培训的教师和服务于以上企(行)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共同承担。

(三)优化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

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外语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另外,充分利用现代新科技、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设备与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如慕课(MOOC,一种最新的在线开放课程),语言与内容整合教学模式,目前全球最新的双语教育方法,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借鉴欧美国家在应用技术型大学上的办学经验,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校企深度合作例如外语专业与区域相关企(行)业单位签约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在校内建设适用于翻译方向的交传、同传语音室,适用于商务发展的模拟谈判工作间等。

【参考文献】:

[l]田文.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走低[N]一21世纪外语教育周刊.

[2]戴炜栋.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一2008)[M].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外语教学大纲[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

作者简介:霍畅 (1982.11—),女,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论文作者:霍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  ;  ;  ;  ;  ;  ;  ;  

浅谈地方高校转型期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论文_霍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