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与航道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论文_张乐

港口与航道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论文_张乐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67

摘要: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建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设施,直接决定着港口与航道的未来发展,决定着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港口与航道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分析了我国港口和航道工程的现状,指出了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港口航道工程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港口;航道工程;发展趋势

一、港口与航道建设现状

1、港口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沿海港口的需求十分旺盛,港口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繁荣期。据统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90%的国际贸易是通过海运和港口实现的。港口作为陆运和水运的枢纽,关键性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今世界上吞吐量较大的港口,我国就占到了50%以上,并且随着港口向信息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我国港口工程的数量将会继续增加,未来港口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2、航道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内河港口航道作业水平不高,通行能力有限,航运能力不足。地区之间的频繁交流和发展经济的需要,使这个问题更加凸显,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航道作为港口水域规划布局的关键环节,对内河港口航道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对于提高港口航道的通过能力,提高航运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航道,改善长江航道,对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的航道整治建设的主要工作。目前,我国已成功实施了长江口12.5 米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并延伸至太仓、中游航道整治等工程,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京杭运河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工程,广西也正在加快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着力推进“一干三通道”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发挥西江的纽带作用等。

二、港口与航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1、港口缺乏综合功能

现代港口应具备工业、贸易、商业功能,港口的综合性发展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但当前我国的港口还是以传统的运输功能为主,并且港口的规模普遍较小,吞吐能力有限,不适合国际贸易的发展。

2、港口发展不平衡

港口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在地的经济条件 需求力大小 国家的政策支持等,其中的一个因素可能会对港口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综合的规划,我国沿海有五个港口群,分别为渤海湾、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西南沿海。各个港口群的发展水平不同,有的运营能力发挥完全,如长三角港口群。有的运营能力发挥不充分,如西南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港口建设资金缺乏,虽然受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广西沿海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加大了资金的投入,2012年完成总投资140亿元。但由于广西沿海港口航道底质多为岩石,工程炸礁量较大,需要的资金数额大,建设时长,仅依靠单一的行政资金拨付,没有商业的运营收入,港口无法进行良性循环,因此建设资金仍然制约着广西沿海港的发展。

3、航道通航能力不适应。全国大于300T船舶的航道24000KM,仅仅占通航里程不到2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他航道等级低,通航条件差,不适应船舶标准化和大型化的要求,枯水期易发生碍航事件。

4、航道养护资金投入不适应。多年来,全国航道养护资金虽然有所增长,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养护资金的需求。

三、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发展前景

1、基础设施的深水化和大型化 提升综合运输能力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一个海洋强国。随着我国对海洋开发的重视,港口和航道工程的建设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港口工程是连接水运和陆运的枢纽,而航道是内河中航运的载体,两者的不断完善,将提高我国的航运能力。且港口和航道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工程,一般投资巨大,影响广泛,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才能尽快提升综合能力。船舶的大型化是降低航运成本的重要措施。大型船舶的航行对港口的水深 调头水域和陆域以及设备的配置要求较高,如航道水深大多在11m-14m ,配套设备要有强大的系缆、防冲设施等。功能多元化是未来港口的发展的目标。把传统的货物运输作为是港口主要功能的同时,还提供工业和商业服务, 形成港口作业的物流化、港口布局的网络化和港城格局的一体化。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港口在物流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要把一些重要港口打造成从商品的原材料开采、加工生产到配料营销、废物处理为一体的物流供应链。

2、创建优秀示范港区 创新技术和管理

长江航道是我国的黄金水道,依托上海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条件,把长三角建成我国的示范港区,可以极大地提升对西南港区的示范带头作用。各个港区要从国家战略和决策布局出发,抓住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比如广西东临广东 香港 澳门,南临北部湾海域,背靠大西南内陆,面向东南亚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惟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区,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和通往珠三角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明显。广西的沿海港口可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这一大好时机,加大对港口和航道的建设,提升综合能力,为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做出贡献。我国政府应建立健全航运管理体系,借鉴国际优秀港区的发展经验,不断创新机制,加强对港口机械装备技术的大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开发。采用先进的技术,实施信息化的管理,改善港口的通过能力,提高国际国内航运综合服务水平。

3、改善管理体制??实现民营化经营

港口管理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对港口管理归属权的重新定位。港口的民营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自由化的发展而发展。英国的民营化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最早开始港口民营化的国家,随后民营化经营在欧洲和日本得到推广。目前我国港口的民营化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针对我国民营化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行政管理和经营服务各自独立的管理模式,改变行政管的过死过严问题。 行政管理有政府机构管理,如港务管理局、海事局等。经营服务以民营资本为主体进行市场化的竞争,吸引一定的社会资本,在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下,提升了经营者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实行投资的多元化,改变单一靠行政资金的投资方式,解决港口航道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也增强了港口的活力,提升了港口的综合效益。

4、建设智能航道 提升航运力

航道的建设应进行综合的规划,考量航运与防洪、灌溉、水力发电等各个方面。航道的畅通无阻,才能使港口的通过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航道管理部门要经常对航道进行监测,即使疏浚,防止航道堵塞影响通行能力。同时,加大对疏浚技术的研究,引进高效化、环保化疏浚的技术与设备,改变传统耗时费力的疏浚方法,改善港口的工作环境,提高港口的工作效率。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港口航道工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港口航道工程可以促进我国航运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加快实现港口航道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在港口工程的建设中注重采用新技术,实行信息化的管理,从而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快实现“畅通、高效、平安、绿色”水运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朱海澎,张小东.浅谈港口与航道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2012,12(09):176.

[2]赵永炬.我国航道与港口工程的发展[J].民营科技,2012,3(11 ):289.

论文作者:张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  ;  ;  ;  ;  ;  ;  ;  

港口与航道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论文_张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