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论文_靳朋叶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论文_靳朋叶

河北省沙河市十里亭中学(054100)靳朋叶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语文课 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旨在全面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应合理设计,提高针对性,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各个环节,落实目标,定能事半功倍,这 是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保障。同时也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阅读教 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的阅读不能局限于 教科书的范围,只有以其为源,漫游书海,开拓学生的阅读面, 纵览课内外健康书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1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把握主流、激发思维的习惯 从认识的一般规律看,首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笼统认识, 然后进入到对事物局部或细节的认识,进而发展到对事物结构 的认识,最后进入到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在一气呵成读到底中整 体把握阅读内容。在语文阅读训练中,经常遇到学生“滞读现 象”,学生一看到文章篇幅较长或语言信息传达的事物皆为新 生事物而有陌生感时,学生往往产生烦燥不安情绪,导致学生 读不进去或“走马观花”,以至不能或不能准确获取语言信息, 更谈不上准确解答关于阅读的训练问题,这也是阅读兴趣不高 的表现。如果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却无所察觉而津津乐道于答 案的分析或忙于赶进度,这样的训练是不会有收效的。所以,教 师要培养学生读书养成一气呵成读到底的习惯,要有耐心、一 丝不苟地通过阅读感知全文的有用信息。在平时阅读训练时拿 到一篇文章,不管篇幅长短,首先要有时间限制,严格要求学生 一定要有耐心一气呵成读到底,哪怕有不认识的字、不明确的 句都可以“跳过去”,达到迅速整体感知全文大概内容的目的。

2 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切入点,促进新知 识的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 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 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 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 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 参与的愉悦。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很少产 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 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 识点上。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 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 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 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 的建构。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 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 知的兴趣,较好地体现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新知识 建构的教学策略。

3 不应忽视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长期以来,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教 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名篇名句,偏重于分 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这种串讲加分析的教学方法,教法上 面面俱到,结果是费时费力,最容易把学生讲得昏昏欲睡,既没 有互动投入,也没有激情感悟。在古诗文教学中,“词汇”的积累 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文言文必须跨越的门槛。比如,积累常见 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 义、句式等等。对于这部分内容如果掌握不了,就根本谈不上提 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同时根据汉语言的特点,沟通古今,活学 活用,让学生明白学习古诗文有利于表达的凝练与生动。教无 定法,学无定法,但必须得法。对于我国传统文化长廊中最绚丽 多姿的古诗文,我们只有采取诵读、积累、感悟、运用等最本朴 最实效的策略来教来学,才能让学生把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 规范表达等领悟在心,运用在手,才能将优秀古诗文中所蕴含 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及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内核镶嵌于灵魂,传承 给后代,并使之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4 设置图书角,加强同学间的交流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仅仅激起学生的阅读兴 趣,却没有考虑到阅读的物质前提,即是有的无矢,阅读也就成 了空谈了。面对当前中学文化氛围相对较薄弱,家庭经济水平 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奢望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 的能力去找到自己想看的书,且如觅书过程艰难,很多学生的 兴趣也会随之殆尽。为此,应集众人之力量,设置一个班级图书 角,从教师到学生每学期一人捐出最少一本的书籍。让阅读教 学成为有源之水,让学生的阅读强烈愿望有地方冲浪实现,也 掀起了班级广泛阅读的高潮。多样的社会,要求多样的人才,在 图书角的内部也必须多样化,不能局限学生的阅读面,不能束 缚学生活跃的思维。另所备之米应香气逼人,所集书籍应健康 向上。并非所有的书都“开卷有益”,况且中学生本身还缺乏明 辨是非,特别是抵制诱惑的能力。因此,设置图书角时要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要热情地保护学生的阅读积 极性,又要帮助学生净化阅读内容、规范阅读行为、提高阅读品 味,教育学生远离黄色、灰色、黑色的读物,拒绝“毒品”的诱惑, 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确保阅读大课堂在光明的快车道上健康 平稳地运行。

论文作者:靳朋叶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  ;  ;  ;  ;  ;  ;  ;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论文_靳朋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