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论文_王雷

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论文_王雷

枣庄中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而房屋建筑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整体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软土地基不能有效进行处理,对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根据软地地基的特点,进而探讨了在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地地基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设;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所住居民的切身利益相关,而在整个房屋建筑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地基的质量控制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地基,即在承载力方面较差、比较松软、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特殊处理的地基。在进行房屋设计及施工时,应对软土地基进行特别注意,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技术处理。

1 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危害

软土性质同地基土沉积年代、成因类型以及成层构造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具体来说,其具有的性质有:第一,含水量较高。软土当中的成分主要为粉土粒以及粘土粒组,且具有少量的有机质,该类土体具有较高的孔隙比以及含水量。第二,透水性差。透水性差也是软土的一项主要性质类型,在荷载作用下具有较慢的固结速度。如果地基当中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土当中则可能产生气泡,在对渗流通道造成堵塞的情况下对其渗透性产生影响,即如果在软土层施工,那么其上方的建筑将在较长时间以后才能够稳定,且在荷载作用下,强度也具有较为缓慢的增长速度。第三,抗剪强度低。软土自身所具有的抗剪程度较低,且同排水固结性具有密切的联系;第四,流变性强。在荷载作用下,软土在剪切力作用下将逐渐产生剪切变形情况,并因此衰减抗剪强度,即在主固结沉降完成后,且能够继续产生固结沉降情况。软土地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基本属于不可预见性的问题,勘测设计过程中没有详细资料进行描述软土地基具体情况时,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规范规程以及工程实地软土地基情况进行实施。一旦处理不合理,就可能发生质量事故。对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的应用目的就是防止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出现整体或局部的破坏,以及防止工程完成后发生地基不稳、房屋倒塌等情况。

2 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本项目系棚户区改造工程,在该项目东南侧为河流!其中一座楼基础开挖过程中,在达到开挖深度时局部遇松软泥沙层!经钎探得知该泥沙层深为2.0米,长3.0米,宽2.0米,经与设计院设计师沟通后给出处理方案。①将出现泥沙层清理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在清理后基坑边缘做漏斗状边;③清理后基坑用c35抗渗混凝土填平至基坑标准标高。后续工程正常施。这是一个局部为松软土层基坑施工实例,下面将细化讲解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2.1 表层处理技术

该方式主要是对地基的表层进行处理,其具体方式有:第一,表层排水法。即在填筑地基前先在地面上做好水沟的挖掘,在对地表水进行排出的基础上对地基表层含水量降低,保证施工机械能够具有较好的机械条件,同时,使用具有较好透水性的沙砾材料做好回填;第二,砂垫层法。该方式即在地基顶面铺设一层厚度在0.6-1m的砂垫层,将其作为固结工作所需的上部排水层,在对沉降速度加快的基础上实现固结过程的缩短。第三,稳固剂表层处理。该方式即通过水泥、生石灰以及土壤离子稳固剂作为材料将其掺入到表层地基土当中,在对地基强度、压缩性进行改善的基础上保障施工条件,实现路堤填土效果的提升。

2.2 强夯法处理技术

该方式又称之为动力固结法,即将重锤以反复的方式提高到高处自由落下,以此形成对地基的夯实,进而不断降低其压缩性、提升地基强度。该方式适合应用在杂填土、碎石土、粘性土以及粉土等地基类型当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地基强度,且能够对土的湿陷性进行消除、实现抗振动液化能力的改善,并因此可以应用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当中。而对于饱和度较高的粘性土,其处理效果则不明显。

2.3灌浆法处理技术

所谓灌浆法主要就是指依靠气压、液压及电动学,将拥有胶结性和填充性特点的施工材料充分应用到各个裂缝和空隙之中,进而最大限度增强基础表面土层的密实性和整体强度,并且灌浆法施工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的同时还能做到有效防渗。

2.4砂垫层处理技术

所谓砂垫层具体就是指针对一些软土层较薄、排水性能较好及砂砾资源较佳的公路桥梁进行实际施工,一般要对砂垫层的厚度严格把握,大约是在18~20cm左右,只有达到这一标准才能使排面高度符合要求,并且在地基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荷载基础上,其排水能力也较强,进而导致凝结的速度也较快,对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对于砂垫的选择也要重点把握,保证对砂砾做好清洁工作,含泥量不得大于10%,因此施工人员要对软土层落实好地基洒水工作,还要对砂砾表面状态展开详细的检查,充分保证其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2.5 搅拌法处理技术

所谓搅拌法处理技术又被称为深层搅拌桩法和水泥搅拌法,主要是指利用水泥浆和石灰等材料制作成固化剂,再加上深层搅拌机械的使用,然后将软土地基和固化剂进行均匀搅拌,是其二者之间产生物理、化学反应,进而最大限度提高软土地基的使用强度。同时要对水泥的使用量严格控制。由此可知,此种处理技术较为适用于含水量较大的粘性土质,从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效果。

3 结语

总之,目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逐渐趋于广泛化状态,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公路具体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约束性。因此施工人员应根据不同建筑结构的不同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从而达到软土地基施工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戢英.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

[2]田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5,34:134-135.

论文作者:王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  ;  ;  ;  ;  ;  ;  ;  

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论文_王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