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学术论文载体特征分析-以“一带一路与西藏”研究领域数据实证分析为例论文

基于文献计量的学术论文载体特征分析
——以“一带一路与西藏”研究领域数据实证分析为例

□张若蓉

【内容摘要】 “一带一路”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基于当前世界局势和国际背景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本文采用CNKI数据对“一带一路与西藏”相关论文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反映该主题文献研究领域在各个学科门类的发展现状,从而进一步为该领域学者提供基础数据借鉴,拓宽该领域研究范围。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与西藏”;学术论文;统计分析

一、引言

“一带一路”,简称“OBAOR”或“OBOR”(One Belt One Road或Belt And Road),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同年10月在访问印度尼西亚之时又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即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最初源头。2014年3月,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标志着“一带一路”进入了一个全面推进的阶段。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根据世界局势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而西藏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的重要参与者,当前是我国与南亚国家交往的重要通道,应当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契机,实现交通、贸易、金融、能源和现代物流业等领域的跨越式升级[2]

本文基于实测水下地形和水文资料,建立了如东洋口港15万t级航道工程海域的三维潮流、泥沙数值模型,对工程海域的潮流分布、泥沙特性做了系统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本文采用CNKI数据库数据,以篇名“一带一路与西藏”为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对数据库中的论文按照发表时间、主题、作者单位、研究层次、科研基金等分门别类地逐一进行分析,以此论证和评价“一带一路与西藏”研究领域科研成果发展走势。

二、论文发表时间计量分析

论文发表时间统计分析是针对该论文学科领域的发展走势以及成果研究概况。笔者截至2019年4月15日统计关于“一带一路与西藏”篇名的研究论文共计112篇,论文发表时间从2015年开始,具体发表论文时间如图1所示。

图 1

从图1看出,自从2013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学者们就逐步开始研究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篇,学科主题范围较广,涉及领域包括经济、旅游、文化、教育等。其中,2015年发表论文15篇,占总发文量的13.4%;2016年发表论文25篇,占总发文量的22.3%;2017年发表论文28篇,占总发文量的25%;2018年发表论文30篇,占总发文量的26.8%;2019年发表论文14篇,占总发文量的12.5%;也由此看出,发文量每年都在逐步递增状态(说明:截止时间为2019年4月15日,所以统计2019年只有14篇),从年代和篇数上分析,该学科研究领域潜力较大,突破性较强,研究领域跨度宽广,论文价值颇高,专家学者们也积极参加了相关学术活动,这些成绩都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三、论文各类别计量分析

从表1分析得出,“一带一路与西藏”研究领域里,研究者研究的主题范围比较广泛,其内容涉及8个主题类目。其中,涉及“一带一路”方面的研究论文在发文量上居多,再次是边境贸易、旅游业等,从各主题类目的图表中看出,其研究领域的突破性很强,涵盖面较广,研究渠道及学科方向不断延伸和发展,论文价值颇高。比如温文芳发表的《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应打好特色牌》;周伟洲发表的《“唐蕃古道”与“一带一路”建构中的西藏》;陈敦山发表的《西藏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毛阳海发表的《西藏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狄方耀发表的《“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西藏与南亚国家发展贸易问题初探》;陈敦山发表的《从国家安全视角看“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藏发展》;刘小三发表的《“一带一路”视域下西藏对外传播的着眼点与实现路径》;徐宁、图登克珠发表的《“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闫红瑛发表的《“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与南亚边境贸易发展浅析》;亢茜发表的《“一带一路”视域下旅游业在西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发挥》;顾国爱发表的《西藏地区发展“一带一路”的对策》等稿源,都重点阐述了“一带一路”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基于当前世界局势和国际背景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这一战略将中国的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推向了深化经济发展的前沿,西藏在历史上长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解放以后,其经济也通过北向、东向发展,尤其是通过青藏经济一体化,融入西北、西南经济圈,已经在事实上融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3]

(三)论文类型统计分析。论文类型是指该文章发表在某种物体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一带一路与西藏”为篇名的论文中,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为101篇,占总篇数的90%;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为5篇,占总篇数的4%;硕士论文和中国会议论文分别为4篇和2篇,各占总篇数的4%和2%。从数据分析得出,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所占比重较大,也是作者们的首选类型,而发表在报纸类、参会论文所占比重也不错,也再次证明报纸类论文也是得到学术界很大的认同和肯定,而研究此领域的硕士论文选题所占比重也不容忽视,这些信息的获取也为该研究领域在各学科门类的信息获取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图3所示。

[39]施密特:《合法性与正当性》,刘小枫编,冯克利、李秋零、朱雁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9-40页。

(一)论文主题统计分析。论文主题是反映该学科在研究领域中的进展情况以及成果要闻。截至2019年4月15日关于“一带一路与西藏”方面发表的论文共计112篇,分为8个主题类目(有些论文在主题分类上难免出现交叉学科现象)。如表1所示。

自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特别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发布后,西藏自治区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对于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及国家安全的行列。西藏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处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外与印度、不丹、缅甸、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和地区接壤,内与青海、四川、云南、新疆相邻,是联系内外的重要枢纽。笔者就以“一带一路与西藏”为篇名的论文分门别类做以下分析。

(二)论文作者单位统计分析。“一带一路与西藏”研究领域中对论文作者单位的统计分析,有助于随时掌握作者群体研究现状和学术动态,还可以促使同学科领域作者们在学术界相互沟通和交流,逐步了解该领域具有较强研究单位及作者的情况。“一带一路与西藏”为篇名的作者单位群中,笔者统计了发表2篇及以上作者单位的论文,从中发现西藏民族大学发表论文共计49篇,占总发文量的44%;其次是西藏大学、西藏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广播电台、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由此说明西藏民族大学在“一带一路与西藏”研究领域里涌现出了一批学者,是该领域的主要力量。尤其是狄方耀、陈敦山、闫红瑛等,经常深入西藏各地进行实地田野调查或调研,不管是从学术上还是从理论上都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并且在本研究领域里称得上是中坚力量。也进一步证明西藏民族大学在科学研究领域方面紧跟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紧跟国家的步伐,走在科研领域的前沿,作者群的力量比较雄厚。如图2所示。

表 1论文主题类目统计表

这些论文无论从文章内容、学术价值还是作者学术地位的影响力都将对“一带一路与西藏”研究领域带来很大的益处。除此之外,孔令志的《融入“一带一路”助力西藏文化教育发展》一文参加2016年《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会议,该论文被《“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经营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录入;陈小君的《“一带一路”战略与西藏铁路发展新格局——兼论青藏铁路的重要作用》一文参加2016年中国铁道学会、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会议,该论文被《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录入等,其中有些价值颇高的学术论文还被全文转载、论点摘编或收录各种索引等。

图 2

近年来,受哥伦比亚建筑工艺的影响,同时引进了瓜多竹等竹种,墨西哥正在开发更为先进的原竹建筑,但整体的竹建筑行业仍然较为落后。目前,墨西哥至少有4个为建筑配送竹材的中心,同时为竹建筑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这为建筑师和工程师了解竹材用做建材的良好性能提供了便利[11]。

图 3

(四)科研基金项目课题相关论文统计分析。科研基金项目,即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项目参数包括项目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等[4]。学者通过申请各类科研基金项目一是为了体现自身的科研学术水平;二是为了扑捉本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更是为了衡量各学术期刊质量和价值尺度的标杆。“一带一路与西藏”为篇名的文献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论文共计9篇,其中4篇来源单位均来自西藏民族大学,说明西藏民族大学的作者群非常重视本研究领域,也较全面且系统反映关于“一带一路与西藏”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热点、难点等问题,并在前人研究领域基础上均有所创新或具有独到见解。除此之外,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论文各占1篇,也说明基金论文在一定学术界研究领域所占的比重和分量较强,在国内外学术领域也产生了不同凡响,也由此说明这些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相关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术界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体现了该科研项目相关论文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据笔者在课题调研中发现,西藏民族大学自2011年以来,根据学校的科研发展战略与规划,该校特别重视和强有力推进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重点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与此同时,积极营造申报国家科研课题的氛围,想方设法调动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各类课题,扎实推进申报工作,使得科研立项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影响力。如表2所示。

表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统计表

(五)研究层次。研究层次是反映学科门类在研究领域中的深浅难易程度的一种界定,更是辅助于各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一带一路与西藏”为篇名的论文中,研究层次包括7种,它们是基础研究(社科)类67篇,行业指导(社科)类19篇,政策研究(社科)类9篇,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类2篇,经济信息类2篇,高等教育类1篇以及其他类10篇,从数据得出,基础研究类方面的论文占的比重最多,约占总数量的60%,从论文的题材来看,涉及的领域宽泛,广而精,纵向学科与横向学科交叉且互补,既能衡量论文在该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又能反映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能力的指标体系。如图4所示。

依然是沉静如水的曲子,却不是物我两忘的境地。敦礼的心里似乎有着些许的期待,可是,期待什么呢?他很想把这些似有若无的东西抓住,却像把手伸进水里抓水一样徒劳。

图 4

四、结语

关于“一带一路与西藏”这一研究领域已经成为学者们比较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了,这方面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逐年增加,有些学术性很强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空白。众所周知,西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无论从它的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还是从语言文字、教育以及艺术等方面依旧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甚至有些前瞻性、学术性研究课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祝愿更多的专家学者们紧密结合西藏的实情特征,紧密联系实际,思想紧跟行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伟大战略部署中,投入到该研究领域范围中,进一步促进西藏经济体制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文芳.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应打好特色牌[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2~46

[2]汪慧堂.“一带一路”视域下西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学习月刊,2015,14:18

[3]毛阳海.西藏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60~68,171

[4]科研项目_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7%91%E7%A0%94%E9%A1%B9%E7%9B%AE/15436897?fr=aladdin

【作者简介】 张若蓉(1976.4~),女,陕西铜川人;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及藏学文献

标签:;  ;  ;  ;  

基于文献计量的学术论文载体特征分析-以“一带一路与西藏”研究领域数据实证分析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