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论文_张芳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论文_张芳

张芳

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市医院 012100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经胸部X线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护理进行了分析。结果:经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积极治疗、加强耐心、细致的进行临床护理。治愈51例,转入上级医院3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氧疗、呼吸道管理、胸腔引流及抽气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尽快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胸腔积气,是肺部疾病的并发急症,它发病急促,迅猛异常。如果抢救不及时、治疗不当、护理不妥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有的甚至会有生命危险[1]。因此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抢救要分秒必争,尽心尽责,本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市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56例进行护理干预,患者治愈率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之间在我院经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56例,男36例,女20例,男女之间比例为1.8:1。年龄58-79岁,平均(61.3?5.7)岁。其中闭合性(单纯性)气胸10例,交通性(开放性)气胸42例,张力性(高压性)气胸4例。肺萎陷程度小于等于20%的有5例,老年人继发于慢性肺疾病51例,占96.43%,其分别继发于肺结核、肺癌等,起病相对缓慢,呼吸困难是初发症状,同时伴咳嗽、咳痰、紫绀、气喘突然或进行性加重。除原发病症状外,常显示胸膜黏连,多房性气胸24例,占42.8%,局限性或包裹性气胸8例,占14.2%。血气分析以PaO2<8.0Kp,PaCO2>6.6KPa等呼吸衰竭指标为特证。

1.2 护理方法

1.2.1基础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创作良好的环境,保持病床、床单清洁、整齐、安静,室温控制18-20℃,湿度50%-70%,定时开窗通风,流通新鲜空气。夜间护理人员要注意病房内的光线要暗淡些,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避免影响睡眠休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水封瓶灭菌及密闭状态,防止排便用力导致肺泡破裂,再次发生气胸。

1.2.2心理护理:患者确诊为气胸后,易产生抑郁、焦虑、胸闷、烦躁不安、失眠、悲观、消极等心理障碍。医护人员应热情耐心劝导、安慰,要讲说成功的病例,减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加强其对治疗的信心。

1.2.3氧疗:指导患者正确接受氧疗,吸氧是纠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缺氧的有效治疗方法。患者发病气胸后,立即取半坐卧位,使膈肌下降,减轻对心肺的压迫。因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有利呼吸,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同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吸氧后动脉血氧分压保持在6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压不超过50mmHg,氧浓度为28%-30%。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储留,氧气时间>15h/a,吸氧的温度要保持在37℃,湿度80%左右,在给氧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呼吸通畅。

1.2.4呼吸道管理护理:指导患者做有效咳嗽及咳痰的方法。加速胸腔内气体及痰液排出。要记录痰量及痰的颜色,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措施,必要时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与黏膜病变的修复,有利于痰的排出,每日饮水量应为1500ml为止。

1.2.5胸腔引流及抽气护理:要做好术前各项护理准备工作,必须首先拍X线胸片,明确气胸的位置,以防误诊,选合理的胸腔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不能影响患者坐卧,引流瓶位置必须低于胸部水平线,以防液体倒流入胸腔[2]。术后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固定是否牢靠,防止引流管滑出及脱落、折叠、阻塞等。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出液、皮下气肿,拔管后第二天更换敷料,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一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并作详细记录。

1.2.6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告诉患者及家属了解气胸的发病诱因。告诉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给予高热量、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如蔬菜、水果等粗纤维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适量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定期复诊,一旦出现突发性胸痛、胸闷、气促、干咳等,可能为气胸复发,应及时就诊。

2 结果

本次经入院后确诊56例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经积极治疗后,耐心、细致的进行各项护理。最终治愈51例,转入上级医院3例,自动出院2例。说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氧疗、呼吸道管理、胸腔引流及抽气护理等临床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尽快恢复,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病因是引起细支气管性变化和通气阻塞的因素、导致弥漫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的发生机制为肺气肿,肺大泡破裂,因为细支气管炎性狭窄引起活瓣作用,使肺内压急剧升高致肺气肿或肺大泡破裂,肺组织坏死伴脏层胸膜的破溃。回心血量减少及纵隔摆动常会导致严重的缺血和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而做好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采取治疗措施,如立即平卧、吸氧、止咳、化痰、解痉、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使用呼吸兴奋等药物治疗,并及时有效的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式引流以缓解症状,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病情变化,并迅速协助医师积极治疗,防止原发病,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等,使患者得到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胡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13-14.

[2]黄燕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50例护理体会[J].内科.2009:331-332.

论文作者:张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  ;  ;  ;  ;  ;  ;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论文_张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